北京青年报
外资跑步入局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新年新气象
中国证券网 2023-01-20 14:16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春节前夕,两家外资机构“踩点”拿到证监会批文,其中,上投摩根基金外资控股变更,摩根资产管理控股公司将全资控股;渣打证券设立,成为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

与此同时,北向资金“高歌猛进”,截至记者发稿,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入已超50亿元,今年累计净买入金额已超千亿元。此外,多家外资投下“信任票”,上调中国2023年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政策放开、长期投资价值、中国市场特殊性等方面。未来随着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明显,金融行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中国资本市场也会迎来更多“真金白银”,推动市场加速回暖,并给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能。

开年新增2家外商独资公募

证监会官网昨日的消息显示,摩根资产管理控股公司受让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亿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100%)获得证监会批准,核准摩根资产管理控股公司成为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股东,摩根大通公司成为后者实际控制人。

此次上投摩根基金获批后,境内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将增至6家,上投摩根基金也成为第二家合资转外资控股获批的公募基金。

此前一周,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核准设立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的批复》,正式核准设立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施罗德基金”)。施罗德基金成为2023年首家获批的外资公募基金,也是继贝莱德基金、路博迈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富达基金之后的第五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

去年12月,业内首家合资转外资控股的公募基金“花落”泰达宏利基金,宏利投资管理(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受让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51%股份,成为泰达宏利基金主要股东,宏利金融有限公司成为泰达宏利基金实际控制人。

目前,仍有多家公募基金在排队申请,范达基金、联博基金等多家外资机构已提交公募牌照申请。随着我国公募行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包容开放、多元竞争、双向开放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中金公司认为,短期内行业竞争将加剧,外资在跨境投资、技术运用、多样化产品和策略、激励机制、管理模式等更为成熟领先,但在本土市场的渠道建设、人才储备、市场环境适应等不具备先发优势,外资加速入局或进一步带来“鲶鱼效应”。

渣打证券成为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

外资券商也在持续扩容。据证监会昨日发布的消息,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渣打证券”)获批准设立,成为首家新设的外商独资证券公司。该公司注册地为北京市,注册资本人民币10.5亿元,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承销、证券资产管理(限于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

除了渣打证券外,此前已有2家由外商参股变更为外商独资的证券公司,包括高盛高华证券、摩根大通证券。截至目前,外资控股券商已达10家,除上述3家外,还包括瑞银证券、瑞信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星展证券、大和证券(中国)、汇丰前海证券,以及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进入2023年,外资券商队伍有望不断扩容。目前,包括花旗证券、法巴证券、青岛意才证券等多家外资券商的设立申请处于审批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券商进入中国市场后,不会带来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相反能够促进证券行业呈现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同时,国际金融机构在技术应用、人才培养、风险控制等方面更为成熟,外资券商队伍扩容有助于推动中资券商与国际接轨,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

大同证券策略分析师闫晓伟表示,随着外资在华业务开展脚步不断加大,在“鲶鱼效应”下,或将推动中资券商增强自身业务发展。

今年北向资金流入超千亿元 外资上调中国2023年预期

近期,北向资金开启“买买买”模式,提振了市场信心。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北向资金已连续12个交易日净流入,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额达1032.74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净买入额,并超过2021年12月份的单月历史高点889.92亿元。

从加仓行业来看,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电力设备等备受外资青睐,主要增持宁德时代、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五粮液等A股核心资产。

外资机构也纷纷上调中国2023年预期。比如,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12个月目标从70点上调至80点。摩根士丹利维持增配MSCI中国指数,并将2023年底MSCI中国指数目标上调至80点。去年12月,摩根士丹利将中国股票评级从平配上调至增配,并将MSCI中国指数2023年末目标位从59点上调至70点。

中金公司认为,对2023年A股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看法,去年底至今年一季度市场可能有阶段性机会。考虑到展望中对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中国增长企稳改善的判断正在逐步兑现,以及在中国龙头公司依然具备较好基本面和中长期估值吸引力背景下,中金预计2023年海外资金全年净流入A股规模可能相比2022年有所改善,预计全年可能在3000亿元至4000亿元左右。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中国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政策放开、长期投资价值、中国市场特殊性等方面。首先,我国监管政策对境外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政策红利;其次,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转向高质量发展,蕴藏着大量投资机会;再次,中国市场流动性好、容量大,兼具发达市场的质量及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具有不可替代性。(记者 梁银妍 汤立斌)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监管释放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两大信号 让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证券日报 2024-11-15
外资机构齐发声 看好人民币资产全球吸引力
证券时报 2024-09-18
外资机构加速布局 资本市场长期吸引力增强
证券日报 2024-07-29
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经济日报 2024-05-09
首家新设外商独资券商展业!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2024-03-24
金融业开放加速 第3家日本券商要"抢滩"中国市场了!
证券时报网 2023-11-24
金融业开放加速,第3家日本券商要“抢滩”中国市场了!
券商中国 2023-11-23
外资机构看注册制改革: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迈向纵深
上海证券报 2023-11-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