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农民日报头版评论:吃饱吃好是最基本的民生
农民日报 2023-01-20 07:37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临近春节,全国各地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在同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留守的商户和采购年货的群众连线时,总书记指出,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总书记的这番叮咛,传达着他对人民群众深深的关切,更指出了农产品有效供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为我们确保全国各族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和要求。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就是最大的民生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进行过深刻阐述。2021年,总书记还曾专门向部分地区负责同志严肃提出,把“米袋子”、“菜篮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市场不行,不能搞无粮化。看望基层群众,总书记也常常会走进厨房,揭开锅盖、打开冰箱,看一看老百姓的日子是不是过得殷实。

可能有人会不理解这种“念兹在兹”。如今,大部分的中国家庭,厨房五谷杂粮要啥有啥,冰箱里也不缺肉蛋奶,各色水果更是长年不断,在农产品供应如此丰富的今天,“舌尖上的丰盛”似乎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吃饱乃至吃好”已经稀松平常,为何还要三令五申、反复强调?

但只要稍微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往回看,中国人才几天时间没饿肚子?也就是我们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这批人。问问我们的父母祖辈,谁又没品尝过饥饿的滋味,经历过“凭票供应”的窘迫。即便是在物阜民丰的今天,经历了过去几年疫情的影响,大家也愈发感觉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意义——它代表的是一种确定性、一份安全感。

尤其是在除旧迎新、共话丰年的团圆时节,“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我们中国人都有“年年有鱼(余)”的朴素愿望,过去,不管多困难的家庭,也要在过年时想办法让孩子们打打牙祭。今天,大年夜饭桌上的菜品丰不丰盛,茶几上的水果是不是新鲜多样,既体现着一家人过去一年过得怎么样,更寓意着未来一年的日子能否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刚刚过去的一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因为“产出来”做得好,我们的储备是丰富的。能不能安全顺畅地让丰收的成果走上老百姓的餐桌,还考验着我们的农产品供应体系,考验着“运出去”“销出去”的功夫。越是在这个时候,市场、物流越要打起精神,拓展货源、丰富品种,在质量、品质上下功夫,在加强食品检测和市场管理上下功夫,确保“舌尖安全”。农贸市场人流物流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要尽最大努力降低疫情风险。节日市场数量充足、品种丰富、质量放心、价格稳定,保障了最基本的民生,大家的年就过好了一大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佳节,让我们拎好“菜篮子”,填满“米袋子”,端稳“果盘子”,过一个丰盛幸福的团圆年。

编辑/张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