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学|讲好中国故事——长篇小说《神圣婚姻》创作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1-13 12:00

值此拙著《神圣婚姻》出版之际,我要由衷感谢感谢《作家》杂志,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感谢宗仁发主编,感谢臧永清社长,感谢李红强总编。《作家》杂志是无数作家景仰的地方,更是我的福地,1997年我发表在《作家》上的短篇小说《厨房》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中国文学出版事业的殿堂。作为一名职业写作者,能够在人文社出书,就意味着触摸到了职业生涯的天花板,毕生足以感到幸运和荣耀。

《神圣婚姻》以新时代为主题、书写新时代纷繁巨变的生活场景,从叙述到结构,从人物到故事,都体现着我们身处其中的、当下这个新时代的内在节奏,体现着新时代小说的审美特质。同时,《神圣婚姻》探讨的主题又是严肃的,它以我们文化的、价值的传统,来审视市民阶层与城市精英、知识分子与海归青年等等的遭遇和蜕变。这部小说不仅写了知识分子的坚守,同时直面社会现实,包括对物欲、对精神阶段性傍徨与苦闷的直面正视。

这是地地道道新时代的、当下的北京故事、中国故事;上部“市民的狂欢”与下部“精英的抉择”相交织,激起一道道绚丽彩虹和霹雳闪电。小说中给读者提供都是原创的、没有被别人写过的故事,多数是作者本人经历过的,饱含着泪和痛;这些泪和痛,在我心里憋了五六年,早成了现成的故事,它们是小说的雏形。

这部小说中始终保持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节奏螺旋式上升,主题不断升高。小说精心塑造了几对人物:90后海归“傻白甜”和精致利己的“妈宝男”;东北铁岭受害妇女于凤仙和北京退役运动员炮三儿(可以自行脑补《刘老根》里长着一双桃花眼的山杏、《水浒》里的豹子头林冲丁海峰);带头大哥孔令健和怀才不遇小弟萨志山。其中于凤仙和炮三儿是最鲜活的,是一对“中间人”形象,历经波折,迷途知返。知识分子群体不好写,总体上无趣。所以,在主要人物带头大哥孔令健形象身边,配置了对立面人物老黄和菲利普、配置了软肋儿子、配置了光芒万丈的丈母娘樊梨花;小弟萨志山,怀才不遇软饭硬吃,最后让农家孩子大地之子复归大地,身后留下两个未亡人,拼尽一生博,沧海一声叹。

新媒体、信息爆炸时代的长篇文体该如何坚守与创新?

这是我在新长篇创作中不断思考的问题。类似我上一个长篇《八月狂想曲》那样洋洋50万字还打不住,由着性子写,丝毫不考虑读者阅读耐性和感受,一段心理描写写上15页,还行不行?这是个新媒体、信息爆炸时代,高铁、飞机、快艇、航天飞机,微信、微博、短视频崛起之“快”的时代,新时代在传承过去的同时,更是革命性的,我很担心传达不出新时代的审美特质,也很担心无法与新时代内在的节奏相适应。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心里始终要有个“读者”在,你在写,他在看。要时刻掂量掂量,你写的东西,他愿不愿意看。如果不愿意看,那就是白写。

小说如果抛弃读者,读者自然也会抛弃小说。

所以,在写作中,我有意识地做减法,有意识地通过“快闪”“留白”“移步换景”等等戏剧式写法,快速时空转换,达到牢牢抓住读者阅读兴趣,与读者共振。比如从铁岭到高铁到北京到地铁到潘家园到大姨家,按传统小说写五万八万字沒问题,而现在经过“快闪”“蒙太奇”等艺术处理,总共只有万字左右,信息量一点没少,但动感却强大了许多。而这种动感又是用文字与节奏带出来。这些都是有意为之。

同时,我借鉴剧本的写法,不是一章一章地写,而是一场戏一场戏地写。人物出场,都非常讲究。比方说萨志山,总共就出场四回:第一回,后沙峪家里,扎着围裙,头发打绺、油渍麻花从厨房里出来,一看就是社科院那种不坐班天天在家做饭的家庭妇男类型;第二回出场,已经挂职安岭市委常委、副市长,一出场就浑身带着光,判若两人,找到自己位置的那种容光焕发,也是官场和爱情春药的滋润所致;第三场,出场在殡仪馆,躺在尸床上,眉眼没被破坏,依然俊美,微笑着离世,是那种实现理想,得偿所愿的微笑;第四场,借助元宇宙技术,几百架无人机编队,VR全息影像中,萨志山又活着回来了,来跟众人补一句道别:同志们,再见了!看了让人头皮发麻,又热泪盈眶。这部分构成全剧的高潮。

再比方说,于凤仙的铁岭打架一场、樊梨花的暴雨梨花枪一场,同样是女人,同样是打架,底层妇女的撒泼打架、与全球500强女董事长打的架,自然打得不同。每一架都打得符合各自身份,每一架都是戏剧中的“群戏”,都富含巨大信息量,活灵活现。

此外,人物描写和对话都尽量用短句子,嘎巴溜脆,绝不拖泥带水。

综上所述,这是我认真思考、呕心沥血打造的一部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长篇小说,容纳概括了新时代的北京生活,融进了我个人居京三十年的痛切生命体验。篇中每个人物小传我都写下了几万字的笔记。我这样一个写小说的老司机,也要重新进入艺术准备和学习,我网购《编剧十二法则》(【英】朱力安霍克思特著,冯永斌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元宇宙——经济学的解释及真相》(李勇坚著,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认真学习,精心思考,择取其要,融会贯通进我的小说中。

最后我要感谢出版社和杂志社的责编徐子茼、王小王、邓沫南几位年轻同志,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尤其要感谢出版社的责编徐子茼,她以高度负责精神,以科研探索态度,索隐发微、认真校正,认真查实核对书中涉及有关国五条、婚姻法、继承法,外地人进京落户细则等等,甚至将咨询电话打到链家、打到律师事务所,一一查询核实,将全部细节一一核对无误,全部熨平妥帖。我非常佩服,也非常感动!在这代年轻编辑身上,我看到了人文之光绚丽灿烂,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文学的希望。

编辑/陈品

相关阅读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长篇小说《极顶》研讨会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2
文学|“这是我真正看家的书” 叶兆言长篇小说新作《璩家花园》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30
文学|描绘时代画卷,厚植乡土情怀 杜阳林长篇小说《立秋》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2
文学|抒写港运与国运相生的好时代 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中国大港》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31
文学|“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翟妍长篇小说《霍林河的女人》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31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硕果 翟妍长篇小说《霍林河的女人》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9
北京儿科医生张鹏飞历时四年创作,长篇小说《拓跋氏后裔的诅咒》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7
被“误读”为报告文学的长篇小说
新民晚报 2023-12-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