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访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先行先试中继续当好排头兵
东方网、澎湃新闻 2023-01-13 07:42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也是新一届上海市政府的开局之年,各方面工作面临更复杂多变的形势、更高的要求、更重的任务。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新一年的上海将如何领风气之先、立时代潮头?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

记者:2022年,上海经济运行实现V型反转,全年成绩如何?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上海经济的发展信心源自哪里?

龚正: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殊为不易。全市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无惧风雨、团结拼搏,危中寻机、应变克难,奋力推动上海经济加快恢复重振、走出V型反转。这份成绩令我们倍加珍惜。

这是在就业总体稳定、物价基本平稳基础上实现的,去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6.3万个,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5%,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这是在城市核心功能持续提升中实现的,去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近300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0%,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这是在发展新动能加快迸发下实现的,去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预计突破1.4万亿元,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60%以上,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

展望新的一年,信心源自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蓝图引领航程,我们要牢牢把握“四个放在”的政治要求,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贯穿上海工作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信心源自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强大支撑。上海一直是国家战略集中承载地、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地,我们要充分发挥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牵引带动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信心源自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坚实基础。上海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着力培育发展的一批新增长点、新增长极正在蓄势崛起,我们要持续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核心竞争力上取得更大突破,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现代化建设中勇立潮头。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上海将如何做到“稳”和“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龚正:“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行稳方能致远。上海将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通过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为更充分的就业、更稳定的物价创造条件,为更大力度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留出空间,为更好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注入更多确定性。上海将继续狠抓国家和我市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发力,不断夯实提质增效的物质技术基础。

“进”是大方向,是目标,进得好才能稳得住。对上海来说,关键是在“三个着力”上下更大功夫。一是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促进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持续提升,加快实现向高效益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跃升。二是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和成果转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成势、未来产业抢先布局,努力实现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高端制造业占比稳步提升。三是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要全力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五个新城建设、南北转型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持续拓展新空间。

记者: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上海有哪些独特优势?

龚正: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全市生产总值已突破4万亿元,跻身全球城市第4位,初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上海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风向标,已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五个中心”核心功能正在加快全面提升。上海作为我国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正在加快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上海有基础、有条件先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规律,我们要强化使命担当,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在新征程上,上海将始终抓牢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把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扩大开放这个最大优势,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着重抓好“三个加强”:

一是加强重大改革开放先行先试。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关键领域,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创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今年,上海将推动出台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行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政策升级版等,着力实施一批含金量高、突破性大的政策举措。

二是加强重大平台协同建设。聚焦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等“五型经济”,着力实施全球营运商计划、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等,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发展。今年,上海要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一批专业贸易平台和国别商品交易中心,不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三是加强重大项目示范带动。聚焦科技产业、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着力推进一批具有全局性、引领性、标志性意义的工程项目。去年,我们在“潮涌浦江”系列活动中启动了一批基础设施、新能源、民生保障等领域的重特大项目,总投资约1.8万亿元。下一步,要不断提升上海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城市配套设施能级,显著增强服务全国改革发展能力。

记者:上海在构筑新型产业体系的基础上,瞄准新赛道新领域。未来,上海如何补强产业链,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龚正:产业是城市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上海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布局,着力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突破1.4万亿元,六大重点产业也在加快创新突破、集群发展。去年,我们还出台实施一批行动方案,积极竞逐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前瞻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努力抢占先机、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仍需下气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一步,上海将着力推进“一个突破、两个转型、三个强化”。

“一个突破”,就是集中优势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我们要更加注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支持更多企业在创新链前端布局突破,同时,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联动,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两个转型”,就是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我们要促进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传统企业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钢铁、化工、电力等传统高耗能企业实施绿色化技术改造,在落实“双碳”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三个支撑”,一是强化重大项目支撑。过去5年上海建设了20多个百亿级以上、400多个十亿级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今年还将再启动建设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示范性好的高能级产业项目。二是强化园区载体支撑。我们要通过优化产业布局规划,更好地集中各类要素资源,引导53个特色产业园区错位竞争,全力支持那些从创业一开始就锚定战略必争领域、面向全球市场展开竞争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加速成长。三是强化产业人才支撑。我们要实施海内外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提升、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锻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振兴等工程,持续壮大产业人才队伍,助推上海产业体系加快升级发展。

记者: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新的一年里,上海将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龚正:上海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重点是“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经贸制度体系,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要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对标全面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进行差异化探索,不断完善新型贸易、离岸金融服务、国际创新协同等新业态发展的制度体系。

二是聚焦提高要素跨境流动效率。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打造外商投资首选地的重要支撑。要落实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要完善海关综合监管模式,深化建设外高桥、虹桥国家级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

三是聚焦营造一流对外开放环境。坚持为外商来沪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确保外资安心投资、放心经营、专心发展。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要实施好营商环境6.0版方案,进一步完善政企沟通圆桌会议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机制,持续为外企提供优质精准服务。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习近平:在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上当好排头兵 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建设模范机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31
访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人民日报 2024-07-31
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七年累计形成686项创新案例 自贸试验区已成西安对外开放排头兵
西安晚报 2024-04-02
殷勇参加海淀团审议时指出,高水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识政 2024-01-23
国家级新区要勇当排头兵
经济日报 2023-12-06
金观平 | 国企深化改革当好顶梁柱
经济日报 2023-10-04
北青快评 | 当好网络安全的“排头兵”,为建设网络强国做出新贡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