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为了一线生机的重装转运:3名医护+1位患者+半吨ICU装备+近百公里
南方都市报 2023-01-10 09:35

对于今年64岁的老杨而言,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可谓在生死线上走了好几遭。其间,他还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体外循环、ICU团队携手合作下,进行了一次最特殊的“搬家”。

“刚刚接到紧急会诊通知查看他的资料时,我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即便转运到省医心研所,立即开展手术修补或置换二尖瓣,其成功率也低于10%。”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瓣膜及冠心病外科主任、医务处副处长黄焕雷主任医师表示。即便如此,在与心外科体外循环室主任周成斌、心外重症监护二科副主任罗丹东深入沟通后,他们还是决定放胆一搏。

命悬一线

患者核心功能几乎全被机器替代  

一切故事,是从一张会诊单开始的。2022年12月9日晚间,刚刚下手术的黄焕雷收到一张来自临近城区三甲医院发来的会诊单。患者急性心梗、猝死救回、冠脉开通后二尖瓣撕脱严重返流,心源性休克。

“那是一张可以让心脏外科医生充满压迫感的会诊单: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二尖瓣脱垂并重度反流、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冠脉血栓抽吸加支架植入术后、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体外膜肺(ECMO)植入术后、昏迷待排。”黄焕雷表示,这其中的一项就足以致命,而患者的致命威胁,超过10项。“除了心脏还在体外膜肺支撑下跳动,患者的其他核心功能几乎全被机器替代。”

病人命悬一线,刚刚下手术的黄焕雷在向心研所所长陈寄梅教授、主管医疗的心外科副主任郭惠明教授进行简单汇报后,驱车近百公里来到了兄弟医院,参与会诊。

经过与首诊医生及家属沟通,黄焕雷明确了老杨病危的前因后果。冠心病十年长期药物治疗,发病前五天胸口剧痛后就医,在急诊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当地医务人员扎实的急救功底,将老杨从死亡线上拉回。

当地医生紧急按照胸痛流程,为老杨进行了冠脉开通、支架植入。可原本堵塞在冠脉里的血液在重新开通的一刹那,释放出了强大的冲击力,生生将二尖瓣冲毁,本应经由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再泵往全身的血液大量回流,血液潴留在左心房加重临近肺脏的压力负担,造成缺氧,心室的射血不足也让其开始快速进入心衰状态,呼吸困难、血氧低,老杨的双肺大量渗出快速呈现“白肺”。除了呼吸机,治疗团队很快就上了球囊反搏帮助恢复心脏搏动,但仍不足以支撑,最后给老杨上了高级生命支持体系——ECMO。

然而,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让老杨“命悬一线”。此时,将患者转回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成了唯一的希望。

“如此复杂的手术,成功几率小于10%。”

重装转运

车里除了患者、医护还有半吨ICU装备  

患者戴着ECMO设备、球囊反机搏(空间很大)、呼吸机、肾功能靠CRRT(异常沉重)而且满身导管。即便在室内短距离挪动都得小心翼翼,初步难行。更何况要转送到近百公里外的省医。可若不转运,患者的存活几率为零。

几位专家讨论到了当天深夜,依然决定为了那不足10%的生机放手一搏,准备第二天开展这次医疗领域的“重装转运”,而且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转运救护车的空间本就有限,装载了身形不小的患者后空间就更小了,还要戴着ECMO设备、球囊反搏机、呼吸机。路途中还潜在断电风险,携带上备用电源和可能遭遇堵车时所需的两倍以上氧气……

救护车狭小的空间还必须挤下李佳妮、陈尘两位医师和陈官映护师组成的转运小组,作为转运指挥官的周成斌主任只能自行搭车沿途护送。

虽然患者的生命状况非常糟糕,但转运团队在充分评估后,还是短暂停下了CRRT的支持,为车辆减少数百公斤的载重。在转运过程中克服了当地医院内部路面不平整、诸多沉重设备如何顺利进入电梯、过道和下坡路段等考验后,转运组终于将患者从当地医院ICU病床转到了救护车上。球囊反搏设备拆解成依然能够运行的两个部分后,装进了车里,ECMO设备、多个输液泵、呼吸机也小心翼翼地进行了转移。狭窄的救护车内,挤满了3名医护,1名患者,和500多公斤的生命维持系统。近百公里的路途中,医护们时刻紧盯着各种设备参数,确保万无一失。

出发时已经进入下午五点,正值晚高峰,ECMO团队一路提心吊胆,终于在晚上七点抵达省医,将患者连同转运担架车及多个设备移出救护车后,他们这才长舒一口气。

心外ICU的罗丹东主任和李杰护士长带领的医护团队开始了下一步腾挪,小心谨慎地将患者、设备送入ICU,直到患者安稳着床。这场最为特殊的转运工作才算结束。

急诊手术

心脏不停跳 进行二尖瓣膜修复

转入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ICU后,经过积极救治和密切监护,5天后老杨意识终于恢复清醒,能进行有指令性的微弱简单动作。清醒与否是决定是否手术治疗的关键因素,医生决定第二天就为老杨开展急诊手术。

但这样一个病人,风险极高。由于老杨血小板数只有4万(正常10万以上),肝功能衰竭,如果采用正中开胸的方式进行体外循环手术,出血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经过反复讨论,最终黄焕雷选择了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全胸腔镜微创手术方式。这一手术方式只需要在右侧肋间开几个小孔,不用正中大切口,不用锯开胸骨和切断肋骨,可极大地降低出血风险。但因心衰肺水肿,肺很难塌陷手术视野会受到影响。虽然面临重重困难,最终黄焕雷还是选择了损伤小的微创手术方式,并力争修复二尖瓣。

由于患者急性心梗和植入支架才几天,手术是采用心脏停跳还是不停跳又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采用心脏停跳的方式,心肌损伤会进一步加重,且支架容易堵塞;在心脏跳动下做心脏手术对于这个病人来说是最安全的,但难度又将是最大的。黄焕雷及整个心脏外科团队经过缜密的讨论,一个难度大安全性更高的手术方案逐步确定:在心脏不停跳基础上进行二尖瓣膜修复。

病情好转

患者二尖瓣重新恢复正常解剖形态

12月16日,在紧锣密鼓的术前准备之后,老杨这一突破心脏外科极限的手术终于在无影灯下有序推进。当打开心脏后,其病变的严重性还是超出黄焕雷的意料:急性的心肌缺血,固定牵拉患者心脏二尖瓣的后组乳头肌全部断裂,就像降落伞一半的牵拉绳索根部全部断裂,并且原本韧性大的心脏肌肉变得像豆腐一样脆,难以在心脏内找到瓣膜固定需要的点位。

换瓣相对容易,但要修复却难。可是在ECMO的危重状态,患者如果要活命,修复二尖瓣是最佳选择。为了确保手术成功,黄焕雷决定了最难的那条路——修复瓣膜。植入人工腱索、缝合脱垂的瓣叶、放置人工瓣膜成形环……患者的二尖瓣重新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形态,最为关键的是保住了患者的瓣膜,二尖瓣成功修复,术中心脏彩超显示,二尖瓣功能好,只有微量反流。

术后老杨的病情终于慢慢出现好转,顺利撤除了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初步脱离了生命危险。

为了这不足10%的生机,外科病房的何标川主任、臧鑫医生、朱家德医生、赵志宇医生、麻醉科柴云飞和梁杰贤主任及黄小聪医生、体外循环周成斌主任及团队成员李佳妮、陈尘和陈官映、手术室护理、以及ICU罗丹东主任和李杰护士长带领的相应医护人员先后不下40人参与了救治。

“而且选择的二尖瓣修复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血栓栓塞和出血的风险。对他后期的康复、生活质量也是有着更大帮助。”黄焕雷表示道。

文/王道斌 臧鑫 李佳妮 郝黎 张蓝溪 靳婷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中秋节的一些趋势,酒商们该如何应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9
清华一附院成功为两名重症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实施矫治手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6
二尖瓣狭窄和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怎么区分?
医学微视 2024-08-31
国产二尖瓣正式开启商业化,会重蹈TAVR“价格战”困局吗
​第一财经 2024-07-14
开诊了!潞河医院添了一个新门诊
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2024-03-03
体检查出心脏瓣膜退行性改变,还能运动吗?
人卫健康 2023-12-05
清华一附院为15岁复杂先心病少女打开生命通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1
雅培提前披露参与本届进博会医疗器械新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