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凸显三种理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7 07:49

作为首都“大氧吧”“大花园”,生态涵养区是首都功能不可或缺的承载区,守护好绿水青山则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昨天,本市发布《关于新时代高质量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凸显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生态涵养区系统治理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三种理念。

《实施方案》突出

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与2018年发布的《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相比,新一轮《实施方案》全文突出高质量的发展理念。

《实施方案》共分为七大部分28条。这七大部分为总体要求、坚定不移持续巩固提升生态涵养品质、着力突出生态产品总值对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引导作用、培育壮大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稳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提质、充分激活乡村要素推动生态涵养区共同富裕、切实加强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支撑保障。

综观上述内容中不难发现,《实施方案》显著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而高质量发展,也是本版《实施方案》相较2018年版《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最突出特色。

例如,《实施方案》第二部分“坚定不移持续巩固提升生态涵养品质”,是对生态涵养区在质的提高上提出要求,要严控生态空间,持续夯实生态本底,不断提升生态品质,着力增强生态共享,系统推进科学治理,全面推进协同治理,切实保障生态安全。而提质升级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又如第三部分“着力突出生态产品总值对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引导作用”,体现生态产品总值是对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指挥棒”。

第四部分“培育壮大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则明确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包括,强化重点功能区引领作用,推动生态涵养区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深化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结对协作,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第五部分“稳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提质”则从公共基础服务建设方面凸显高质量发展要求,包括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市精致发展水平、提高社会精细化治理能力等。

通读《实施方案》不难发现,“着力突出生态产品总值对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引导作用”和“培育壮大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两部分分别是从体现生态保护的生态产品总值和体现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两方面,对生态涵养区的高质量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安排。

《实施方案》体现

生态涵养区系统治理

北青报记者在通读新版《实施方案》时,切实感到整个方案体现出强烈的系统观念。

首先,《实施方案》对生态涵养区的生态保护目标作出了前瞻性安排。到2027年,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健全,良性互促局面基本形成,生态产品总值全市领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定向好。

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目标是,要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只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确保区域生态空间只增不减,到2027年,保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占市域面积比例不低于27.5%,生态控制区面积力争达到市域面积的75%。

其次,《实施方案》系统观念还体现在“整体性”,《实施方案》将生态涵养区发展与民生建设、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富裕等国计民生问题作为整体考量。

《实施方案》将生态涵养区发展与民生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考量。例如,在城市更新“微治理”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要整合破碎绿地斑块,构建特色鲜明的郊野公园、体育公园;在百姓康养方面,《实施方案》要完善城市绿道和森林步道体系;在居民宜居性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开放公园围挡、强化滨水空间服务等。

《实施方案》将生态涵养区发展与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整体考量。《实施方案》中提到,生态涵养区产业要差异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做强主导产业。例如,发展本市现代化种业优势,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区域资源优势促进山区旅游业发展,用好冬奥遗产发展冰雪产业等。

《实施方案》将生态涵养区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考量。在交通建设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推进通密线、东北环线、京门线等市郊铁路建设,推动京密快速路、国道109新线高速、承平高速等建成通车,以提升生态涵养区的对外通达率。在特色小镇新基建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要统筹考虑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布局。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要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

《实施方案》将生态涵养区建设与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整体考量。《实施方案》提出,要支持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发展,做大做强“北京优农”区域公用品牌,引导平台企业搭建优质农产品销售服务平台等。

再次,《实施方案》中的系统观念还体现在协同性。例如,实施方案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动“两山三库五河”系统保护。同时,《实施方案》提出对跨省水域进行协同治理的思路。例如,本市将实施京冀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深入推进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官厅水库水源保护工程,推动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等。

《实施方案》详解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实施方案》在第三部分用整个章节详细叙述了生态涵养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实现路径,包括生态产品总值的工作基础、核算体系、结果应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等方面。要探索将核算结果与生态涵养区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分配和绩效考核联动挂钩,先在生态涵养区和结对平原区之间试点探索利用结对资金实施GEP和GDP交换补偿机制,进而探索在不同功能定位的区之间开展交换补偿等任务。

比如,延庆区将深化GEP核算与结果应用,加快推出“两山”转化推动乡村振兴成功试点。门头沟区将继续推动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及应用理论研究与案例探究。

生态产品价值如何实现?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1月6日,本市发布《北京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聚焦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旨在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形成具有首都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生态产品总值简称GEP,指一定行政区域内各类生态系统在核算期内提供的所有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之和,包括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类。GEP是对“无价”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有价化”,核算的是一本“生态账”,可以更直观地体现生态系统的价值,科学地衡量绿水青山可以转化成多少金山银山,为二者架起了“桥梁”,是一个对标、对话GDP的新概念。

为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和应用体系基本建立,全市生态产品总值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更加优化,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做精、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做实、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做强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基于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结果、按生态贡献分配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基于生态产品总值考核的跨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形成,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有效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深入落实,具有首都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初步形成。到2035年,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推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作出首都贡献。

为达成上述目标,《实施方案》提出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基础、优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实施方案》在引导发展理念转变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方面实现创新。通过建立GEP核算及应用体系,《实施方案》引导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有利于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有利于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首都实践,有利于推进全市走出一条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建立健全以GEP核算结果为依据的市级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将GEP核算结果作为补偿资金分配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发挥GEP绿色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各级政府强化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责任。

此外,《实施方案》还探索GEP和GDP跨区交换补偿,基于GEP考核的跨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创新机制,有助于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拓展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市场化转化路径。

案例

优美的生态环境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地处北京西南青龙湖镇,扼守房山区西部山区门户,依山傍水、地貌多样,“山、水、林、田、园、湖”样样俱全,森林覆盖率达47.25%。这里不仅有清代贝勒园寝、明代姚广孝塔和千年古刹灵鹫禅寺等3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4平方公里的青龙湖水库,以及北京西南最大的万亩湖畔丘陵森林公园——青龙湖森林公园。“近年来,青龙湖镇不断提升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确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站在青龙湖森林公园的观景平台上,房山区青龙湖镇党委副书记李占强不禁感叹。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龙湖镇大力度加快生态建设。2018年年底青龙湖森林公园全面竣工,特有的丘陵地貌特征,“松岭含碧水,林海藏花谷”的优美景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踏青赏景,这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聚集。李占强介绍,目前,多家知名企业到青龙湖镇来投资置业。

在青龙湖森林公园不远处,韩建-翠溪谷儿童世界是青龙湖镇转型发展的典型代表。2017年之前儿童世界所在地还是一座废弃矿山,经过产业提升改造后,发展亲子文旅事业。大型亲子乐园、亲子酒店、中西餐厅、亲子体验类教育等综合业态在这里聚集,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眼中郊区亲子游的必选之地。“我们在原有的建筑上加以利用,植入新的设计理念,实现了既保留场地的原有记忆,又大大增加了该区域绿化面积,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的整体价值。”该项目负责人介绍,2019年项目正式运营的第一年,不仅为当地旅游文化事业注入新的能量,提升当地就业率,同时也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全年共计接待游客18.7万人次,营业收入2340万元。

“不久的将来,国家大熊猫科研培训中心落户这里。据估算,最少一年能有300万人次的客源。”李占强感慨,青龙湖镇都是青山绿水,现在随着项目的不断引进,越来越觉得镇里发展的是更优质的GDP。

数说

◎2018年至2021年年底,累计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70亿元、生态保护补偿资金130亿元,生态涵养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18年到2021年,生态涵养区(5区)总体森林覆盖率从59.2%提升到66%,高于全市21.4个百分点。

◎2018年到2021年,生态涵养区(5区)PM2.5平均浓度从51.2微克/立方米降低到31.3微克/立方米,低于全市1.7微克/立方米。

◎2018年到2021年,生态涵养区(5区)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612万平方米。

◎生态涵养区5区全部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森林城市称号,7区全部成功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

◎本市创新建立跨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平原区通过直接给予财政资金每年6亿元【平原区对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5区的支持规模每年不低于1亿元,对房山区(山区)、昌平区(山区)的支持规模每年不低于0.5亿元】,或通过支持引导绿色产业项目落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多种形式,为生态涵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有力支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张月朦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黑建军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