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认出一字甲骨文奖10万元 6年来仅一人获最高奖 专家:常用字前辈多已释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9 17:08

近日,安阳市宣布发布500个未释读甲骨文字形,并为取得优秀成果的释读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的消息引发了网友热议。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该消息系12月27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魏文萃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

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实际上早在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就曾发布通告,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不过直到2018年,中国文字博物馆才发布了首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名单,两名研究者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是研究者蒋玉斌,其论证报告为《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此后,2019年中国文字博物馆曾再次发布征集通告,但截至今年12月29日,博物馆方面尚未发布新一批获奖名单。在发布会上魏文萃透露,截至2019年10月31日,第二批收到论证报告84篇,目前,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初评已经结束,正在推进终评工作。

认出一个字奖励10万元,但为何征集通报发布以来,仅一人获得最高奖?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甲骨文研究者朱彦民告诉北青报记者,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至今,在安阳殷墟地区出土的甲骨片数在16万片左右,目前相对共识性的观点认为,其中包含的单字大约有5000个。目前已有四五代学者前赴后继尝试破解这些单字,但仍有大约3000多字还没有被解读出来。

朱彦民表示,3000多年来,语言在发展,文字在进步,我们也已经脱离了商代的时代环境,文字的变化是文字释读一大障碍,“文字的发展有其时代性,如果古人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他看到我们厨房里的很多工具,他会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同样的,我们回到古代,很多古人厨房里用的东西,我们也不会用,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所以不仅仅是文字在改变,很多事物也在改变,除非有些材料将这些餐具和文字对应起来,否则我们很难去追溯到其古代的形态,也就很难去了解文字背后的来龙去脉了。”

他介绍,包括王国维在内的中国最早的一批甲骨文释读者,都有很深的传统文化积淀,“比如王国维先生对四书五经是烂熟于胸的,还很喜欢青铜器上的金文,对于这些古文字非常熟悉。所以包括王国维那代人在接触到甲骨文的时候,能够从掌握到的文字往上推,推到小篆、再上溯到金文,最后追溯到甲骨文。那个时代的学者几乎把所有常用的字都考释出来了,贡献极大。”

“现在破解甲骨文就比过去复杂多了,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手段和途径。首先要了解甲骨文的造字本意,既要跟后世的文字对应得上,也要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所以现在的古文字研究,尤其是甲骨文的考释,要求学者既要有古文字长期训练的素养,同时也得读懂古书,尤其是和甲骨文时代比较接近的古书,比如说《尚书》《左传》《诗经》都要读得懂,解读出的甲骨文和传世文献能够一一互证。”朱彦民表示,除此之外,研究者还需要了解金文、战国时期的简牍文字,甚至再往后的小篆、隶书等古文字的体系。“现代学术的要求也进步了,要求更加严格,不是说认出一个字就行,还要能印证上,这也是现在考释甲骨文非常难的原因之一。过去三五十个字能够解释清楚的字,现在也许需要几十页、上万字才能论证清白、解释清楚。”

此外,朱彦民也坦言,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常用字已经基本被前辈学者解读完毕了,而且这些解读目前来看也基本都是正确的,供后人改正、完善的地方很少,剩下的就是所谓的“死文字”、“硬骨头”,往往是不常用的字。但如果一些在多片甲骨中重复出现的文字在今天成功得到释读,往往意味着很多相关联的内容也能被破解。这类相对重要的单字在目前未释读的甲骨文中只有不到10%。

不过朱彦民也表示,就像有更多的小朋友参与踢足球一样,其中一些人踢足球后强身健体,更有一些人有了兴趣,会成为专业运动员,这样整个国家的足球运动才会好起来。同时,他介绍,目前相关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继续,新材料的出现往往也能够促进甲骨文释读工作的开展。

朱彦民说,这些年随着相关投入的增加,参与甲骨文释读工作的年轻人也变多了。但另一方面,甲骨文破译的成果很难分享给普通的公众。他认为民众的重视对于甲骨文研究有促进作用,但如果向公众普及仍存在一些难题。“从我的角度来说,我也会做一些甲骨文的书法、篆刻,希望大家能够从美的角度去接触、了解甲骨文。就像让更多的小朋友参与踢足球一样,其中一些人为了强身健体,更有一些人投身其中,成为专业运动员,这样整个国家的足球运动才会好起来。甲骨文也是这样,有些孩子从书法的角度关注到了它,将来就可能去报考这方面的专业,最终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促使更多的甲骨文获得释读。”

实习生 杨童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王朝
校对/李克明

相关阅读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腾讯宣布开源全球最大甲骨文多模态数据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5
95后女孩科普甲骨文出圈 文化传承期待更多新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95后女孩科普甲骨文出圈,文化传承期待更多新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北青快评 | 95后女孩让甲骨文活起来,没有破译一个字同样功不可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几千年前的“硬骨头”有多少待解之谜?看如何用大数据破译“甲骨密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13
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技术助力甲骨文的“破译”之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13
甲骨文上热搜是对“冷门有用”的正名
光明日报 2023-12-20
破译一个字“重赏”10万,甲骨文释读还需久久为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