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10秒接听率达99%!北京120生命线运行稳定!
北京新闻广播 2022-12-25 20:02

微信图片_20221225200119.jpg

本次疫情发生以来,120急救电话处于高位运行。为保障市民需求和生命安全,近期北京急救中心多措并举,加强急救资源统筹,大大提升急救运行效率。本台记者今天探访120调度指挥中心,目前120生命线运行稳定。各区每天现场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服务需求满足率基本在100%。

上午10点,北京急救中心调度指挥大厅内,调度员们一刻不停地接听电话。本次疫情发生以来,120急救电话处于高位运行,在12月9号出现高峰,24小时电话呼入量达31863次。截至12月24日,120电话呼入量已经下降到13000次。其中,需要急救车的电话近7000次,派出急救车辆达到近6000次。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说:12月9日当日呼入这么多电话,大部分是咨询、催车以及寻医问药这类,实际急救的呼叫电话是3000余次。到昨天(12月24日)为止,市民真正打120电话是呈现以60%左右的(趋势)在下降,而需要急救车和我们派出急救车,呈两倍的态势在持续增长。没有一天需要急救车和我们派出急救车辆是持平或略微下降的。

微信图片_20221225200125.jpg

为最快地接起每一个120来电,北京急救中心启动电话系统升级扩容,数字电话交换机中继线由240路紧急扩容到720路,电话席位由50个扩到100个,扩容后120电话运行平稳。

刘红梅介绍,真人接听。我们通过多渠道增加有偿的支援服务,对三家公司的人力进行筛选和规范培训,现在上岗。大概有150人增加到调度指挥中心,受理120急救电话。同时开通了联通云坐席,云受理30个、云咨询30个。首都医科大学专门组织了高年资的医学生通过专业培训,我们在“首医端”开设了 20个24小时不间断的咨询席,专门围绕国家和本市关于新冠的最新政策、各区发热门诊的设置,还有一些症状解决、寻医问药。市民关注的120电话打得通、有人接, 第一步解决了。接了电话你就要派得出车。第一个环节分流席,如果他确实要打120电话,10秒钟能够持续地准备接听,我们现在10秒钟的接听率已经达到了99%。分流席工作人员,要求是 60秒钟之内快速地明确患者的需求。

目前120调度系统安全升级后运行稳定,日接听急救电话数量最高可达9万个,受理派单4万件。北京急救中心调度组长李曦说:我们现在又开设了一条专线,对于急危重症的患者,我们会有调度席去守着专线。为了第一时间满足大家的接听呼救。

微信图片_20221225200130.jpg

为满足市民就医需求,进一步畅通急救通道,近期,本市多个区加开就医专线电话。其中,西城、海淀、门头沟、房山、顺义加开急危重症紧急求助热线。东城、大兴、丰台、石景山、通州、昌平、怀柔、延庆、经开区公布非急危重症转运专班热线电话。

刘红梅说:我们叫分级分类调度,急危重症紧急地受理以后立刻调派就近车辆。对于一些有转院、回家需求,或者以解决搀扶、搬抬包括需要交通工具去就诊的需求,各区政府严格落实市里的要求,以街道为单位,配备了非急的分流和转运,大大减缓了急救车配齐医、护、司、单的抢救车的任务。增加支援人员是一部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各区均加大了对院前急救工作人员的补充和相关急救设备设施的投入。2022年,全市落实了465个急救工作站。 随着近期的疫情形势,出现了更多的急危重症患者。我们现在的当班车辆已经达到了560多,远比规划的465 高出了20%左右的当班车数,有车、有设备、有人员。我们各区的每一天的急危重症满足率基本在100%。

凡有非急危重症就医需求的群众,可拨打999或所在区的热线完成就医出行需求;尽可能不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急救资源留给急危重症群体。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可不是人人都会
大众医学杂志 2023-06-21
北京120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如遇热线繁忙,请这样处理
我在120上班 2022-12-31
图片故事|与时间赛跑的天津120急救先锋护佑急危重症病人
新华社 2022-12-31
大兴区“非急危重症热线”搭起互助急救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30
扩容接听调度席位、增加急救车组 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扩容应对呼叫高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