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又称“小人书”,当地人却有“老佛书”和“图画书”叫法。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但我的少儿时代却是与“连环画”相伴而过的。在当年农村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的情况下,能看就是一种最好的人生享受,由此也培养自己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尽管后来多次搬家而渐渐丢失,剩下无几,然而那一本本连环画,伴随着那段快乐时光,久久不能忘怀!
“连环画”——是我国独特的文化形式。起源于“汉代”,到了“民国”后,“连环画”开始迅速发展,像《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相继出版。在童年的记忆里,很早以前,村子里“正昌”家里就有两本这些作品的“图画书”;如获至宝,很多人在传阅着,“百看不厌”,他们在看时,我们小孩也会拿过来翻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农村,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翻来翻去,时间久了,使之破旧——“缺页少张、残缺不全”,大家仍然爱不释手。
“图画书”,它以优美的图画和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人看了一目了然!一种让人普遍喜欢阅读的“书本”,设计简洁,老少皆宜,不仅是小孩子看,大人也可以“读”,即使不认字的人也能看懂一些内容。
在儿时的印象中,在农村,像小说书之类,少之又少,只有一些中学才有那么几本。而那么读过书的人,想看下,连借也借不到。正是这样,“连环画”作为替代品,就是最好的读物了,只能借此过过隐了!
早先年间,“连环画”属于“稀缺品”,只能在“新华书店”才能买到,因是这样,只有在城里和杜泽(区供销社图书柜)才有。后来的日子,周家合作社(供销社)也新开了这一业务(原来只有课本代售),又增加图书出售业务(其上方也同样挂着“新华书店”的铁牌),但品种只有连环画,且数量不多、门类少,也只有那么十来本。
——像我后来买的,以城里为多,因“品种”多,挑选余地大,想那本就那本。小的时候,经常要跟父亲去城里“玩”,每去必买,一本或两本。如是他独自出差,也是如此,翻开看看,油墨飘香。像《地道战》《地雷战》和《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沂蒙颂》等等,都是从城里买回来的。而杜泽,是集镇,商铺林立。我们经常要去下,买点东西。有时也会买一二本心仪的“连环画”。
自从上学以后,父母决意要为我购买连环画,以拓宽知识层面。连环画每本都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故事,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的形式非常适合初学者群体。打开阅读,顿时飘起久久不散的油墨香味。
自己的第一本连环画,大概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从周家合作社买回的根据同名京剧改编《智取威虎山》,从此有了自己除课本以外的其他书籍,并在扉页签上自己的名字,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之后用“看图说话”的方式阅读完全书,大概了解故事情节,也认识了英雄“杨子荣”。
——说起《智取威虎山》,还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情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衢县文化局任职期间,负责筹办一台文艺晚会,其中就邀请了当年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的扮演者、上海京剧院著名演员童祥苓,目睹了连环画中杨子荣的英雄形象,无比兴奋!
有了第一本连环画,以后数量、品种也在不断增加,戏剧类的有《沙家浜》《海港》《白毛女》等;故事类的有《南征北战》《奇袭》《打击侵略者》等。而《地道战》等电影题材,用电影镜头剪辑合成,给人有观看电影的现场感。
——买回后编号,整齐叠放在抽屉里。事后会经常有小伙伴来借阅,我都热情相待。
放学后,假期里,事先约好,定下“钟”点。从抽屉里搬出来,放在饭桌上,耐心等待。到点后,纷纷前来,围坐在一起,挑出自己所要的那一本。你看你的,我看我的,专心致志地翻阅着。当然忘不了交流一下学习成果——谈体会、讲情节、说背景、学台词、演动作。说唱、比划,绘声绘影,喜形于色。争辩、斗嘴不休,喧闹、喧闹不停。但气氛热烈、其乐融融。因携带方便,我们一起外出干活(如:拨猪草、砍柴)时,也会带上几本消遣消遣!
也有的时候,还没看完的那本,也让他们带回去看的。看见后,那些年纪稍大的人(有点文化的),也会过来翻翻或借去看看。
在旧时,因连环画极为稀少,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为此,也有些人“摆书摊”,出租“连环画”,看一本,化个一二分钱,同时也为家里增加少量的收入,算是“双赢”了!为吸引人来,一般都摆一些过往行人地方,比如:马路边、车站旁等。像开“物质交流会”,车水马龙,抓住机遇,也有人挑着箩筐去那儿。
在我的连环画“收藏”中,其中有一本是当年衢县美术创作组集体创作的、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火烧野牛》。因是“衢县美术创作组”创作,对此特别有“感情”!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浙江西部某地。小勇是革命后代……战斗打响的后,敌人纷纷溃退。十几名敌兵仓惶逃到小勇家茅草屋里,爬到屋顶负隅顽抗。小勇想起指导员讲过‘火烧野牛’的故事,使放火把敌人烧死在屋顶上。游击队在这次战斗中,全歼了镇上的保安队。”
笔者在衢县文化局工作期间,有幸遇到几位参与者——许铁铮、刘金珠等人,还原创作过程,困惑多年“谜底”终于揭开了!聆听他们的创作感受,得知当年的创作背景!
——“此书”创作于1973年。出版后,还参加全国过“全国连环画联展”并获奖!
当年的农村学校,是没有专门图书室的,像我就读“周家初中”也一样。但每个班级各自会有十来本,放在木箱里,不借时锁上,因“条件所限”,都是放在班主任房间里的。装的大多是连环画,约有二三十本。而小说及其他读本书极少,也只有四五本,像《金光大道》《雷锋日记》等,封面印上“周家初中图书室”的字样。
——每个班,安排一名学生负责借出。一般是由学习委员承担,像我们班里,就是由我来做的。放学后,就要开始“借”了,三五成群前往。“先还后借”,借出一次,登记一次,姓名、书名、日期。日复一日坚持着,直至毕业。
儿子小学阶段,依照我的经验,也为他买了四册一套《成语故事》的连环画,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知识也来源于此,这是我家最新版的连环画。
随着的年龄增长,与连环画接触时间越来越少,我弟弟就自然地承担起管理责任,他还在空白处印上由他自己雕刻的印章,以显“主人翁”之态,顺利做到“新老交替”。
连环画,虽然不再风光,渐渐变出人们的视线。但因它的价值所在,已经成为“古董”,竟然以收藏品“身份”出现了!
现如今,偶尔也会拿出少量收藏的连环画,认认真真翻阅着,细细品读、慢慢领悟那“耳熟能详”的故事,让找回那已经过去倍感亲切的记忆!
编辑/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