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广州疾控和重症救治专家回应防控热点:以“三同”判断密接 流调更注重八大类场所
南方日报 2022-12-05 08:34

12月4日,4位来自疾控、重症救治等领域的广州专家围绕密切接触者判定,以及市民出行、备药等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专家们强调,市民要牢记个人防护三件宝“口罩、洗手、打疫苗”,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访谈专家

张周斌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

张春焕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部副部长

李粤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

谭行华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主任医师

市民日常出门没必要佩戴N95口罩

问:如何判定密切接触者?如果感染人数增加,流调能力是否跟得上?

张周斌:我们聚焦于同吃、同住、同工作的“三同”人员,即一起吃、一起住、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这些情况下大家接触时间长,防护效果和外出时有一些差别,因此感染风险更高。我们优先对这三类密接人员进行评估,希望在疫情防控和保障市民日常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们也在调整流行病学调查的策略,更加聚焦八大类重点场所,比如学校、养老机构、母婴照护服务机构等容易成为疫情“放大器”场所的处置工作,做到分级分类,统筹兼顾。

问:如何做到精准防控?

张周斌:疫情防控的重点在监测和预警,我们要突出哨点监测作用,守住第一道防线,将防控关口前移,集中精力尽早发现感染者。

要做到“早发现”,必须采取精准的核酸检测手段。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广州精准落实几个重点环节,如外地来穗人员“落地检”“三天三检”,要求不聚集、不聚餐,做好健康监测等。广州对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有相应的核酸检测要求,目前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点,也主要在这些环节,聚焦这些环节可以早发现、早处置。另外,发热门诊起到很好的兜底作用,能第一时间对发热病人开展核酸检测。

问:市民日常出门需要佩戴N95吗?

张周斌:除特殊情况外,市民日常出门没必要佩戴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如果是发热需要到医院就诊的,要佩戴N95口罩;还有高风险岗位、高风险工作环境,也应该按要求佩戴N95口罩。

李粤平:有研究表明,佩戴贴合紧密的N95口罩,防护效果会好于正确佩戴外科口罩;但如果佩戴不紧密,防护效果还不如正确佩戴外科口罩。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很难长时间耐受贴合紧密的N95口罩,所以还是选择外科口罩更好。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下雨时雨水打湿了口罩,也会减弱防护效果。

问:如果市民在家里自测抗原阳性,应该如何处理?

张周斌:自测抗原阳性的市民完全没有必要恐慌,应该尽快向社区报备,社区会通知疾控部门进行后续处置。如果有同住人员,也应该一起在家里等待,因为一旦确定为阳性,同住人员就是“三同”密接,需要集中隔离,如符合居家条件的允许居家隔离。对自测阳性人员来说,要立刻和其他同住人保持距离,待在独立的房间,有独立卫生间就用独立卫生间,等待疾控人员后续跟进。

问:市民接下来该如何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张周斌:对市民而言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好戴口罩、勤洗手、接种疫苗这些个人防护。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用的物理手段,不仅能防新冠,还能防住很多传统呼吸道传染病。勤洗手也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疫苗接种方面,成年人群体的接种率已经比较高,但当前广州60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的疫苗接种率比较低,还需要努力加强。

穗将安排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

问:目前在多个城市试点推广的吸入式新冠疫苗,有什么特点?

张春焕:从原理上看,吸入式和注射式疫苗都是让抗原成分进入人体,发生免疫应答,从而产生作用。吸入式新冠疫苗还有一个特点,其通过呼吸道吸入进行接种,理论上可以诱导产生黏膜免疫,在呼吸道层面起到抑制病毒定植、繁殖的作用。

问:吸入式新冠疫苗是否可以在广州大规模使用?

张春焕:目前,首批吸入式新冠疫苗已经到达广州,接下来会陆续安排接种。据我了解,吸入式疫苗的产能足够,只要市民有接种需求,广州会备足以供使用,有条件、有能力满足大规模接种。

问: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风险比年轻人大吗?儿童接种的风险如何?

张春焕:年轻人接种新冠疫苗的风险很小,老年人、儿童接种的风险也不比年轻人更大。有数据表明,老年人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程度甚至比年轻人还轻,可能和老年人对不良反应不适的耐受度和身体机能的特点相关。

儿童接种的安全性非常好,大多数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少数儿童身上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和其他常用的疫苗差不多,绝大多数是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局部反应,还有发热、头疼、乏力等全身反应。这些不良反应都不严重,而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无须特殊处理。

问:本轮疫情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了多少60岁以上的新冠患者?他们的恢复情况怎么样?

李粤平:本轮疫情中,截至目前市八医院收治了500多例60岁以上的新冠患者,已出院300多例,包括一位97岁的高龄患者。这批病人主要是围绕基础病进行治疗,恢复情况都非常好,其中因新冠病毒导致肺部感染明显加重的病人只有个位数。

问:少部分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李粤平:首先必须明确,接种新冠疫苗是老年人防止重症和死亡的最优选择。对于少部分有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的老年人而言,除了和普通人一样注意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外,还应该注意居家勤通风,每天每个房间要轮流开窗通风2至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近期广州气温下降,老年人在开窗通风时应该戴好围巾等,做好保温。另外,老年人还应该与家人多交流,及时诉说头痛、发烧、全身疼痛等症状,避免发现不及时导致基础疾病加重;手机要保持畅通,能及时联络到家人或者110、120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未接种新冠疫苗、平时又要带小孩的老年人,要注意小孩是否有到处走、到处摸,有没有规范佩戴口罩,督促自己和小孩勤洗手。

不建议乱吃所谓的预防性药物

问:患基础疾病老人的家庭应该准备哪些药物?

李粤平:新冠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病、基础疾病的病情加重,如患有心脏疾病的老人可能出现心绞痛,血糖平时就控制不好的老人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因此,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日常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好病情,家中要储备一个月左右的基础病用药。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差,不建议乱吃所谓的预防性药物。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可以备用,如缓解发热的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缓解咳嗽的川贝、橘红等,蜂蜜水、西洋参蜂蜜水对止咳也有比较好的效果。

问:老年人家里需要准备血氧仪吗?家用制氧机要买吗?

李粤平:血氧饱和度是重要的生命体征,老年人应该注意监测。目前一些健康手环等可以测血氧饱和度,但是跟血氧仪相比不太准。如果家中有老年人,可以买台血氧仪。

至于家用制氧机,如果老人本身有慢阻肺或者慢性心功能衰竭、晚期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需要吸氧的,可以购买;但如果日常不需要吸氧,就不建议购买和使用制氧机,真的缺氧的话作用不大,还有可能因为吸氧而掩盖了病情。

问:对抗新冠病毒,是否建议居民家中备一些中成药?

谭行华:广州的药物、诊所等医疗资源都比较充足,我不主张居民自备中成药。如果出现新冠相关症状,尤其是老人、小孩和孕妇等,不能乱吃药,应该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问:网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的中药方,这些药方可以预防新冠感染吗?

谭行华:要明确,预防新冠感染主要还是靠疫苗接种。中医讲的预防,更多是让人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增强抵抗力。中医预防可以分外用和内服,外用主要是一些香囊;内服药物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使气血比较充足,要根据个人体质,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所谓是药三分毒,中医预防不一定要用药,体育运动、规律作息、注重饮食等,也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问: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用中医药预防新冠感染有什么区别吗?

谭行华:儿童的体质比较稚嫩,有的家长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给孩子用党参、北芪等药进补,可能对孩子成长有坏处,可以考虑给孩子佩戴香囊。青壮年也不主张用中药来预防,有基础病的人最关键还是控制基础疾病。

对老年人而言,广东湿气较重,可以用化湿健脾之药,有助于固护人体的正气,可能对体质有改善,万一感染后症状会比较轻、恢复会比较快;用药要温和,如果老年人贸然用清热解毒等比较凉的药物,可能引起消化道症状,对体质反而有负面影响。

文/钟哲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吸入用疫苗与鼻喷式疫苗有何区别?北京疾控专家答疑
新京报 2023-01-13
哪些人需要打“第四针”?疾控专家详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12-26
北京视点 | 海淀新增多个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点
新华社 2022-12-23
“阳过”后能接种“第四针”吗?专家解答
人民网微信公众号 2022-12-23
“唤醒”黏膜抗体,建立三重防护 吸入式疫苗被用于加强免疫
科技日报 2022-12-21
疫苗“第四针”怎么选?接种现场工作人员给出个性化建议
北京日报 2022-12-20
哪些人需要打“第四针”?怎么打?在哪儿打?疾控专家详解
北京日报 2022-12-20
南京全面启动新冠疫苗“第四针”
扬子晚报 2022-12-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