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贵州再次发现恐龙足迹 初步判断属兽脚类恐龙
中国新闻网 2022-11-29 22:52

科考人员在现场进行测量

近日,贵州大学科考人员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再次发现一处恐龙足迹,与2017年在茅台镇另一处地点发现的恐龙足迹为同一时期。贵州大学副教授文雪峰表示,通过脚印形状来看,初步判断它属于兽脚类恐龙,属于侏罗纪早期食肉型恐龙。

此次发现恐龙脚印现场

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在茅台镇一公路的边坡上,面积为100平方米左右。脚印所在岩层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一套暗紫红色中层泥质细砂岩。经过贵州大学科考人员仔细辨认并标示,共发现18个较为清晰的恐龙足迹,包括一道行迹和其他孤立的足迹,足迹长7厘米至13厘米,宽6厘米至14厘米不等,足迹深度整体较浅,风化破坏较为严重。

现场,科考人员从岩层上较浅的波痕和泥裂构造推测,该区域为侏罗纪早期的一处浅湖泊,气候较为干旱,当时有一群蜥脚类和兽脚类恐龙在此觅食、喝水或途经此处而形成,与2017年在茅台镇发现的恐龙足迹类群一致。

此次发现恐龙脚印现场

文雪峰介绍,在此前发现的250多个蜥脚类恐龙足迹中,仅仅发现了一个兽脚类恐龙足迹。而今,结合现在发现的兽脚类足迹来看,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他认为,两边是同一套地层,可以构成一个侏罗纪早期的恐龙乐园,更说明在侏罗纪早期,仁怀一带有大量的恐龙繁衍栖息。

恐龙足迹必须是在温度、粘度、颗粒度非常适中的地表行走时才能形成,通过恐龙足迹的形态特征,可以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例如推测恐龙行进速度和步态、运动能力、社会性等。文雪峰说:“这对于研究恐龙生活习性和种群布局、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很好的科普素材。”

文/郭坤林 袁超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江西南昌发现“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
中国新闻网 2024-06-13
宁夏银川:大地艺术节引游人
中国新闻网 2024-06-02
兽面纹提梁卣等吴地青铜文物精品亮相广州
中国新闻网 2024-05-28
有羽恐龙鳞片到羽毛如何演化?1.3亿年前鹦鹉嘴龙化石研究揭秘
中国新闻网 2024-05-26
“赫氏近鸟龙”等40余件国家重点保护化石在沈阳展出
中国新闻网 2024-05-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