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同一种病毒株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二次感染
重庆晨报 2022-11-28 08:34

27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1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通报称,11月27日0—18时,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764例。截至27日18时,全市现有在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共73307人。本轮疫情新增感染者总数突破8万例,我市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波动上升期,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有市民担心,在方舱医院中,新的患者入院,会不会影响之前在院患者的转阴,特别是已经转阴即将出院的患者,会不会因此再被感染而无法出院?

市公卫中心主任医师严晓峰表示,针对大家关心的方舱内感染者是否会相互传染的问题,大家不用担心。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是重庆市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方舱内收治的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感染的病毒株也大致相同。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机体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也就是抗体,特异性的新冠抗体能阻止病毒在人体内繁殖,消灭和清除病毒,核酸会逐渐转阴。早期进入方舱的感染者,此时体内已产生抗体,如果有病毒进入呼吸道,是会被清除掉的。因此,对同一种病毒株而言,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二次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感染新冠病毒后,可以显著降低再感染的风险,保护效果至少持续6—12月。文献报道也显示,再次感染病例,最短的间隔是45天,通常是3个月后,并且感染的大多是不同的变异株。所以,新的感染者进入方舱,是不会对原来的感染者造成不良影响的。在方舱或定点医院的感染者当核酸检测Ct值达到出院或出舱标准,是可以按相应规范要求出院的。也就是说,在方舱内并不会发生新冠病毒交叉感染或者再次感染。

同时,由于方舱内人员密度较高,方舱内的感染者还是要重视规范佩戴医用口罩、定期更换,减少感染者排除的病毒量,减少对环境和对空气的污染。其他的防控措施也要跟上,包括勤洗手或者是用速干手消毒液进行手消,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医护人员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和方舱环境的消毒。

相关新闻

外地回渝政策如何?

有网友问:外地回渝的政策是怎么样的?

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表示,总的来讲就是四个方面:

——入渝即检。到了重庆就要做一次核酸检测,在车站码头要扫描“入渝码”“社区报告二维码”,然后就地采样核酸检测,当然采了以后你就可以走,即采即走即追,如果后面有问题相关人员会通知,就是“落地即检”。

——在扫码验证的时候就会发现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就是来自于重庆市外的高风险区,如果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7天居家隔离,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要实行集中隔离。

——对来自有本土病例的地市,有高风险区的地市,重庆实行的就是“3天2检”,间隔24小时做第二次核酸,来的时候做一次核酸,24小时以后再做一次,两次是阴性就没问题了,在第二次结果出来之前原则上居家,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聚餐、不去密闭的公共场所。

——市疫情防控组会密切关注国内其他地区的疫情,对疫情严重或者是有广泛社区传播风险、链条不清的地区,会进行综合研判,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李畔表示,境外来的按照相关要求规定执行。

回应关切

为何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的“金标准”?

为什么说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金标准”?能否请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下核酸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重庆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廖璞解释说,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通常使用荧光PCR扩增技术,其原理是病毒核酸通过一次一次的循环,以指数形式实现数量的增长,从而实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这是一个非常经典可靠的核酸检测方法,是一项获得诺贝尔奖的技术。

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核酸扩增的循环阈值即Ct值客观判断检测结果的阴阳性。Ct值与被感染者体内病毒的载量有关,被感染者Ct值越低,则说明被感染者携带的病毒载量越高,Ct值越高,则说明被感染者携带的病毒载量越低。

对于阳性结果的报告,依据检测策略,需要时会采用另外一到两种更为灵敏且扩增不同区域的核酸检测试剂对原始标本进行检测,确定阳性后才报出,所以有时检测时间较长。

核酸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目前国家批准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灵敏度可达100copies/mL,室内不精密度小于5%,特异性在方法学上面可以达到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在方法学上面,核酸检测没有假阳性,所以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

虽然核酸检测技术是新冠病毒检测公认的金标准,是国际公认的成熟的病原体的一项检测技术,但是不合理的样本采集、转运、处理以及样本中病毒滴度过低、待测靶序列的变异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序列改变等情况,可能会出现所谓的“假阴性”。此外,样本采集、检测过程中会发生气溶胶等情况导致的污染,而出现“假阳性”。通过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实验室环境及设备污染情况的监控,以及多轮次核酸筛查的方法,将技术原因造成的误差降到最低。

高风险区是如何划定的?如何降为低风险区?

高风险和低风险是怎么划定的?有阳性就高风险吗?无阳性就低风险吗?那么,什么地方是无风险的区域?

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表示,高风险区,原则上是以检出阳性感染者所在的楼栋或是单元为单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判断有没有社区传播风险,如果没有传播风险,就一个人在那个地方,这种情况做好消毒就可以了,不用划高风险区。

但是如果存在传播风险,而且传播的风险不明确,在有的地方不仅仅是一个疫情,而是若干疫情。换句话说,疫情传播关系、传播链条不清楚,有社区传播、甚至更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会适度扩大高风险区的划定范围。

高风险区适度扩大,怎么扩大?就是以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为基础,以感染者的轨迹为指引,进行综合研判,结合当时的地容地貌、楼栋分布、单体楼、居民小区等情况来划定范围。高风险区的划定有一定的专业性,一般由疾控专业人员和当地的社区、街道同志一起现场进行流调、综合研判之后划定。高风险区划了以后就要进行相应管控,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第1、2、3、5天要做核酸,连续5天没有检出新的阳性感染者就会降为低风险区,再3天没阳性感染者就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判。

现在,一个区里边可能有若干个高风险区,这种情况下低风险区又是怎么来确定的呢?没有疫情就没有低风险区,先有高风险区,再有低风险区。什么意思呢?就是按照国家的方案划定高风险区以后,重庆作为直辖市,一般以街道为单位,一个街道有了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以外的都是低风险区,高风险区没有了,低风险区就自然解除了。

当前,中心城区实施全域协同防控,高风险区数量很大。比如有5个楼栋,其中有4个楼栋连续5天都没有阳性检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判,如果符合条件,这4个楼栋可以降为低风险区,有阳性出现的楼栋继续按照高风险区进行管理。在这一点来说,希望能够实现科学精准的防控,能够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前提下,对高风险区快划快解。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山西太原动态保留核酸点 养老、医疗机构等须查验48小时核酸和健康码
中国新闻网 2022-12-09
上海落实“新十条”,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解放日报 2022-12-09
高风险区居民测核酸注意什么?北京疾控专家:分时分区有序检测 佩戴N95口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8
北京疾控:高风险区是如何划定和管理的?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11-28
低风险区是什么概念?中疾控专家回应
央视新闻 2022-11-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