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试点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的关键在提升“保增”内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1 16:54

VCG111411150085.jpg

历时近四个月的筹备,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揭开面纱。11月20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工商银行获悉,该行已面向广州、青岛、合肥、西安、成都5个城市发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近期,养老保险利好不断。先有个人养老保险,又有特点养老储蓄产品。这在一方面凸显我国多元化养老体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养老问题已成国之大者和民生大事。养老保险,就是为了老有所养,是攸关所有国人的大事。我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但保障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还不是太高。对于一个拥有超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随着老龄化社会程度越来越高,养老是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国家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商业保险等等,国家、单位、个人、市场一起做加法,共同化解国人的养老焦虑,弥补养老保险基金池的不足。就此而言,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算是个人养老保险的一中,既有政策惠民属性,也有一定的市场属性,不失为让特定人士养老更有保障的一种选择。

目前参与试点的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试点城市涵盖东部和中西部地区5个城市。也设定了“特定养老”的范围:一是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仅限持有试点城市居民身份证、35岁以上的客户购买,单客购买上限为50万元;二是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初步定价为3.5%至4%;三是从产品期限来看,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客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类型和期限产品。产品前5年进行一次结息,5年以后将根据当时的市场利率重新定价;四是从支取方式来看,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急用钱也可以提前支取。如果在结息后进行赎回,结息日至赎回日按照活期利率结算。

对于习惯储蓄理财的国人而言,特定养老储蓄其实就是针对35岁以上人群的定期存款产品。特定人群的设定,加上定价利率略高于5年定期利率,赋以养老储蓄产品确是名至时规,加之存取相对自由,既可作为“养老安心钱”,也能作为“临时应急钱”。对于家有闲钱而又缺乏风险投资经验的人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有吸引力未必成为“抢手货”。一方面,中年人面临着购房、教育压力,并无多少余钱。即使家有余钱,也会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投资方式,购买各种基金和投资理财产品等。此外,有的人缺乏养老忧患意识,对于所谓的养老储蓄和理财产品兴趣不大。加之现在以养老作为噱头的理财产品名目繁多,养老保险产品对人们的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老年人爱储蓄,但余钱不多,且生活成本下降,即使养老金不多,也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消费。老年人特有的储蓄习惯使得他们不会刻意选择特定储蓄产品。

要让特定储蓄产品成为“抢手货”,必须要提升其保值增值的内涵。就保值而言,5年期及以上的储蓄利率,跑得过通货膨占率才有吸引力。就增值而言,特殊养老储蓄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3.5%至4%的利率更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人群。

试点中的特定养老储蓄,要关注储户关切,提供优质服务,提升保障增值内涵,成为符合人们期待的养老保障产品。建立更完善的养老制度需要形成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通过金融渠道提供养老储蓄和理财产品,需要做好产品设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消费者保护等工作,保障特定养老储蓄业务稳健运行。

文/李梅 张敬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官方: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推进商业养老金融试点
中新经纬 2024-01-25
利率高可抵税 养老储蓄产品风头劲
上海证券报 2022-12-27
厉兵秣马踊跃入场 银行积极试点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中国证券报 2022-12-01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渐次落地 银行围绕个人养老金账户开展竞争
上海证券报 2022-11-30
两家大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发行 开售首日火爆依旧 个人养老金账户产品列表待放入
财联社 2022-1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