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赏读|巫鸿:比较主义注定要改写我们对艺术历史的认知
世纪文景 2022-11-12 16:00

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岩主编,世纪文景出版的“巫鸿美术史文集”系列于2022年10月推出第六卷《比较场所》。本书共收录15篇文章、讲稿,写作时间在2012年和2019年之间,聚焦巫鸿先生近年研究的重点方向,在承接前五卷研究基础的同时发展出全新的成果。其研究上至先秦礼器,下至当代实验水墨,跨越了时间和媒介的限制。研究对象涵盖了墓葬、绘画、器物、美术史方法论等各门类。既有对具体物件的案例研究,分析其背后的概念意义与文化观念;也有通史性分析,以概念或物件为指引,考察其内涵和语境的历时性变迁;还有对艺术史学科发展、研究的新风尚的反思。总之,我们既可以从中观察巫鸿艺术史研究方法的特色与创新,也可以观察其研究旨趣的承袭与变化,更可以通过这些研究,拓展对艺术史研究可能性的想象,重新书写全球艺术史。

超细读:不放过任何历史的细节

“细读”(close reading)这种分析方法常见于文学批评和美术史研究,是指通过仔细阅读某一段落或某一幅画来获得可能被忽略的信息。但是巫鸿教授认为目前对艺术品的细读仍着眼于较大的单位,或是整幅图画,或是完整的建筑或物件,因此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细读”的概念,将目光集中在更细微和精确的细节上。《超细读:马王堆1号汉墓中的龙、璧图像》分析了墓中出土的T性帛画、屏风以及木棺上出现的颜色、大小各不相同的龙和璧的图像,以及这两者通过不同形式的结合来引导墓主的灵魂进入不同的空间。

以小见大:解读深层历史信息

《无形的微型:中国艺术和建筑中对灵魂的界框》一文从一个宋代瓷枕两侧的小洞入手,结合《枕中记》中“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俯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的描述,分析了古人想象中灵魂在墓葬中的活动。汉代石棺上的门、“玉衣”头顶的孔洞,晋代魂瓶上的孔洞、宋代墓葬中的“半启门”壁画都是《淮南子》中的“魂魄二元论”的延续,这些各式各样的门和孔洞都是为了“魄”在地下世界的移动而设置。《墓葬中的通道:对“不可视性”的阅读》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一观点。曾侯乙墓中有三种通道不同形式——椁室壁上三个开口、外棺上的开口以及内棺和陪葬者棺木上以图像形式表现的开口。这些通道是为曾侯乙的灵魂可以再墓中自由活动,视察武备库,欣赏歌舞而准备的。这一观念在墓葬的主流由椁墓转变为室墓后依然存在,想象中不可视的灵魂依然通过玉璧中心的孔洞和各种类型的门窗在地下的永恒家园中活动。

追根溯源:以考古材料重塑中国绘画史

《墓葬考古与绘画史研究》《中国墓葬和绘画中的“画中画”》二文大量运用了考古材料来回顾绘画史,填补了以往以传世绘画为主的绘画史叙事。而墓葬绘画又可以被分为四类:作为随葬品下葬的真实绘画作品、为葬礼或墓葬制作的丧葬绘画、墓葬中模拟现实中可移动绘画的壁画、一般性的墓室壁画和葬具上的画像装饰。而“模拟现实中可移动绘画的壁画”又可以按模仿的对象分为手卷、屏风、画幛和挂轴。这些材料弥补了以前资料的不足,让我们对绘画史、墓葬绘画及其功能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重返原境:破译“器以藏礼”的密码

战国中山王厝墓中出土了80余件青铜器及大量陶器、雕塑与家具,这些被仔细地布置成不同组群。西室中的器物被明显地分为3组,每一组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属性。《实践与话语:中山王墓中器物的安置与象征意义》一文将这些器物重新置于原境之中,思考儒家思想在中山国的影响。墓中出土的用器和礼器、生器和明器已有区分,显示出和《荀子》《礼记》记载中类似的分类系统,也能从中一窥儒家礼制的早期实践和中国丧葬礼仪之发展。

反思中国艺术与全球艺术史书写

在《比较场所:纪念碑性、废墟、时间性》一文中,巫鸿教授根据自身的学术经历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艺术史传统,而这种比较主义的研究方法也在改写着既往欧洲中心主义的艺术史。越来越多在非西方教育和艺术传统中工作的历史学家通过比较,扩充全球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和框架。这些工作既不是附加在既有知识上的,也不是对现有知识的重新包装。在演讲《全球视野中的美术史研究》中,更是强调在解决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东西关系”问题后应该着重思考更广义的地域性美术史与全球美术史的关系问题,把中国艺术放置于更广阔的全球语境中。同时鼓励更多非西方学者更为主动地参与,总结地域艺术传统,将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对全球艺术史的书写中。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作者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此前,该系列文集自2019年6月出版第一卷《传统革新》以来,已经陆续出版《超越大限》《陈规再造》《无形之神》《残碑何在》,计划收录作者1979年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近百篇论文和讲稿,按照年代编排,展现作者的研究轨迹,是中文世界中现有的最为完整的巫鸿美术史文编。

“巫鸿美术史文集”自出版以来因其专业、丰富的内容获得了读者的肯定和好评。作者巫鸿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史研究学者、批评家、策展人,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任教,2008年当选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2022年荣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艺术写作杰出终身成就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巫鸿教授著作等身,其专著获得包括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列文森奖)、Choice年度杰出学术出版物等重要奖项。哈佛大学美术史与建筑史系前系主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伊万兰•卜阿(Yve-Alain Bois)如此评论巫鸿的写作:“艺术品在他手里成为了历史中的演员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历史的标志物。”

卷一《传统革新》收录作者1979年至1987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2篇论文和讲稿。早年文章涉及玉器、青铜器、度量衡器等研究,显示出对古代器物强烈的兴趣。其后的文章涉及艺术交流史、西方的中国艺术研究、画像的象征环境、地理变迁与文化发展、叙事绘画与文学关系等主题,显示出作者对丰富材料的掌握和分析能力。

卷二《超越大限》收录作者1988年至1994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涉及城市、礼器、墓葬、宗教、地域美术等诸多方面,力求突破既有的研究范畴,在方法和理论上寻求创新,其目的不在于再造一种与西方传统历史写作形式相类似的单线的历史,而在于多角度地展现中国艺术的丰富、复杂与变化,提出“原境”等重要分析概念和方法。其涵盖的主题包括中国古代宗教美术、政治与艺术互动、地域美术考古、礼仪中的美术、敦煌艺术与敦煌文学、佛教美术等,这类文章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具体的解释,而在于体现出作者对于进一步拓展中国美术史研究视野的努力。

卷三《陈规再造》收录作者1995年至1998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这一阶段的研究仍聚焦于墓葬、佛教、肖像艺术等主题,持续探讨图像内容与空间、媒材的关系。其中《清帝的假面舞会》《屏风入画》《陈规再造》等一系列论文,围绕清宫旧藏文物和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展开,选择了雍正乾隆变装画像、十二美人图、屏风文化等精巧的切入点,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引人入胜的同时,进一步发展阐释了“图像”与“原境”互动的美术史观,是为后来《重屏》等专著的雏形与先声。

卷四《无形之神》收录作者1999年至2003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这一阶段的研究一方面继续关注方法论,如《汉画读法》解读武梁祠画像的思想和语言系统,《战国城市研究中的方法问题》探讨城市物质形式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无形之神》《说“拓片”》《时间的纪念碑》等一系列论文,选择了道教对老子的表现、碑刻拓片、钟鼓楼等精巧的切入点,深化阐释古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的物质性、历史性、时空观,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兼具学术思辨和可读性。

卷五《残碑何在》收录作者2005至2011年的14篇论文与讲稿,从时间性、空间性和物质性等多个角度探讨古代视觉文化中“复古”“废墟”观念的体现、中国古代墓葬艺术对主体的表现、“生器”与“明器”的理论和实践等。《1644:残碑何在?》一文中指出与石质的西方废墟不同,中国建筑遗迹消失的木质结构所留下的“空无”,成为艺术家哀悼往昔时光的重要方式;而荒烟蔓草中石碑沉默而又不朽的图像,似乎赋予了历史一种总体的轮廓和普遍的意义——它象征着历史知识的起源,因此也体现着历史的权威。

来源:世纪文景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赏读|吴晶莹:想象“另一个世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9
艺术|从乔托到毕加索,提供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9
新知|当代艺术:1970年之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9
新知|艺术史的“第一次” 讲述30件开创性作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4
鉴赏摹制汉唐壁画 西北大学学生在特色课程中感悟历史文化魅力
中国新闻网 2024-06-11
巫鸿用考古美术学寻找中国山水的艺术传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艺术|豆瓣高分“艺术与文明”三部曲收官之作,著名艺术史家范景中教授五十年最新力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3
赏读|梦二与现代日本艺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