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在日系燃油车主导的东南亚市场,中国电动车能否经得起暴雨考验?
第一财经 2022-11-10 20:41

新能源汽车带动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11月10日,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10月,汽车企业出口创历史新高,达到33.7万辆,环比增长12.3%,同比增长4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9万辆,环比增长1.2倍,同比增长81.2%。

以新能源汽车打开海外市场已成为众多中国车企的共识。其中,欧洲市场成为众多中国车企出海的首选之地,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上汽、比亚迪、蔚来、小鹏、一汽、吉利、东风、爱驰等十余中国家车企以新能源汽车布局欧洲市场。普华永道日前预测,到2025年中国制造的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将达到80万辆级别,其中大部分将是纯电动汽车。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众、雷诺、宝马等欧洲车企正在加速电动化转型,同时特斯拉在欧洲也占据重要的位置。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下由于欧洲汽车产业缺芯少电,产品供应不稳,同时欧洲本土车企仍处于转型之中,中国车企进军欧洲是抓住了这一特殊的窗口期,但这个窗口期或将转瞬即逝。

除了欧洲市场外,东南亚或将成为中国车企又一实现出口增量的海外市场。今年以来,哪吒汽车、爱驰汽车等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接连开启了自己的“东南亚攻略”。

今年3月哪吒汽车亮相泰国车展,8月,哪吒V右舵版泰国上市,此外哪吒还与老挝、尼泊尔等多国经销商签署合作协议。哪吒方面表示,8月~10月的海外订单已经超过6000辆。

哪吒汽车品牌中心副总经理田雨表示,来哪吒汽车将持续深耕东南亚市场,2023年下半年还将进入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在扩展东盟布局的同时公司还将开拓欧盟市场,同时进军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区域。

“爱驰汽车将继续发力进军东南亚市场,当前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单月销量要高于国内市场。”爱驰汽车副总裁李辉表示,爱驰会在2023年年中正式进入东南亚市场,已有5个合作意向。

此外,包括长城、上汽、比亚迪等传统车企亦在东南亚陆续发布新的纯电汽车产品。

过去十数年间,日系和本土品牌占据了东南亚市场的主流。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越南排名前五的汽车品牌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除了马来西亚宝腾汽车、Perodua以及越南本土的Vinfast和起亚外,其余全是日系品牌。

“燃油汽车时代,日系车的全球化做得要比德系车更好,特别是在东南亚、非洲等市场,日系的销量要比德系好很多。我们有的时候开玩笑说,德系车都来自于高纬度地区,可能不太了解热带地区的需求。”国内某德系车企管理层告诉记者。

目前,东南亚地区汽车的年销量为300万辆左右,市场规模不及欧洲、北美、中国等大体量市场。但该地区拥有6亿人口,且汽车的普及率不足20%,未来具备较大的想象空间。

近两年以来,东南亚地区正在大力推动交通领域的减碳,其中电动化是重要的措施之一。2021年11月的COP26峰会上,东南亚各国均表态称将在2040年或之前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动力汽车。目前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均推出了响应的补贴政策,亦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以泰国为例,该国计划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50%;目前泰国免征新能源进口车关税,同时额外为新能源汽车提供7~15万泰铢的补贴。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2025年东南亚道路上约20%的车辆将是电动汽车,其中包括5900万辆两轮和三轮车以及890万辆四轮车。日产(Nissan)所发布的一项消费者调研称,东南亚近三分之二(64%)的受访者表示相比五年前更愿意考虑电动汽车,他们相信电动化交通将是未来生活的一部分。

较好的市场前景,是中国车企以新能源汽车进军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燃油车时代占据主流的日系品牌,在电动化进程上相对迟缓,这给予了中国车企进入东南亚市场、抢占市场份额的时间窗口。不过,中国车企拓展东南亚市场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东南亚有用户很强的属地化要求;我们卖欧洲车的颜色很保守,欧洲用户对于智能化、自动驾驶、大屏也不是很在乎,他们更在乎的是车内的VOC、NVH、环保等等,但是东南亚用户更趋近于中国用户,他们对外饰颜色的要求很高,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他们也对大屏、智能有着很大的兴趣,过去几年在中国车市上演的故事,可能会在东南亚再次上演。”国内一家新能源车企高管告诉记者。

同时和欧洲、中国不同,东南亚地区大多处于热带,并无明显的四季区别。但高温、暴雨等外部环境,对于新能源汽车进入东南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位熟悉东南亚车市的人士告诉记者,东南亚地区分为雨季、旱季,雨季的时候会出现令人想象不到的暴雨,这对于高度电气化的新能源汽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包括充电桩这类基础建设,都需要更高层级的防水要求。

“我们在开拓东南亚市场时,我们会邀请一些用户驾驶试验车。经过用户授权,我们发现,东南亚的用户会经常连续地、多频次地降低空调温度。正是因为这一发现,我们在东南亚市场的车型上适配的是更高功率、更容易快速降温的空调系统,这就是网联技术和科技技术给我们带来体验的提升。”李辉表示。

李辉认为,无论是东南亚还是欧洲,中国车企仍需坚持长期主义,做好属地化的需求,不能只是把车买到当地,做简单的贸易行为。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历史|《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出版 讲述从在多文化融合中前行的东南亚文明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9
哪吒汽车来了印尼粉 越来越多的全球用户走进中国新势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1
从东南亚神车到全球44万用户 哪吒“闹海”2.0进化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9
从美国、东南亚到中东:中国光伏600亿元重构全球供应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8-03
携双车开启东南亚试驾,哪吒汽车以强势产品破浪“出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8
中国汽车上半年“出海”图谱 主流车企销量新高 热望东南亚啃欧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04
哪吒汽车IPO,继续“押注”东南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7
“高筑墙、广积粮”看中国车企出海“排头兵”,如何走向世界大舞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