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国现代文学馆“名家手稿”数字藏品发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8 15:30

中国现代文学馆《名家手稿》系列于10月27日登录知名数字藏品服务平台Amall.ART。集中展示朱自清、闻一多、杨沫、老舍等八位文学名家珍藏手稿作品,带我们走进中国现当代文学,重温一代人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21028152934.jpg

本次中国现代文学馆“名家手稿”系列,根据该馆珍藏的八位现当代知名作家的作品手稿原件及照片影像,提取文字后由 Mosaic 技术拼贴生成数字藏品。以数字藏品的形式重塑他们的作品手稿,让留传下来的珍贵馆藏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成为具备全新价值和意义的数字文化资产。

本次《名家手稿》系列发行时间为:2022年10月27日-10月30日,发行数量为150份/款(共7款),共1050份。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盲盒藏品里,有朱自清《论意义》,这是他的两篇残稿之一,曾发表在1948年10月12日《新生报》第三版上。另一篇残稿题为《论白话》。《论意义》一文,指出意义包含四项内容:文义、情感、口气和用意。特别是文学语言,说理的成分少,描绘的成分多,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

除此,还有闻一多《九歌-古曲翻新》、杨沫《青春之歌》、罗广斌《红岩》(与杨益言合著)、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序)》 、赵树理 《卖烟叶》、林徽因《致沈从文的信》等盲盒藏品。

微信图片_20221028152940.png

微信图片_20221028152944.jpg

数字藏品展示:朱自清《论意义》,头像为正,手稿为正反两面呈现

在合成藏品里,集齐7款不同数字藏品,可合成1份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隐藏款动态数字藏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也有与时代同频发展的文学传承方式。数字藏品的出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契机。它赋予了文学更具趣味的收藏价值,让被束之高阁的文艺作品、馆藏能够近距离地被大众所触及,甚至拥有。这对文学传世和文化普及而言大有裨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红色经典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4
视点 | 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琼瑶文学回顾展 苏有朋宣读琼瑶亲笔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6
“青睐”寻访中国现代文学馆|看博物馆里的文学史 找到文学种子埋下去的土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5·18”国际博物馆日 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知识问答、互动体验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7
梁羽生、金庸雕塑入藏香港文学馆
扬子晚报 2024-05-15
中国现代文学馆被拟定为一级博物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8
文学博物馆专委会换届大会召开 数字化建设成讨论热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7
全国文学馆热方兴未艾,智能化让文学“触手可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