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东南大学南极科考队员集结 新一代“巨型充电宝”启运
中国新闻网
2022-10-24 20:00
24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东南大学队员出征仪式在南京举行,张侃健、葛健两位老师即将代表东南大学奔赴南极执行本次科考任务。同日,由东南大学研发的新一代无人值守能源供应模块——“东大极能2.0”在调试基地启运,准备发往南极内陆昆仑站。
24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东南大学队员出征仪式在南京举行。 泱波 摄
“我出生于1972年,有朋友问我为啥50岁还要去南极?其实如果身处一个优秀的集体,就很好理解这一点。”张侃健介绍,从2009年以来,东南大学团队一直致力于研发极地无人值守能源系统,项目组成员携手攻克了很多难题。项目组每个人都希望为极地科考贡献“东大力量”,为中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提供科技与智力支撑。
张侃健、葛健两位老师即将代表东南大学奔赴南极执行本次科考任务。 泱波 摄
“东大极能”是中国首个投入运行的国产极地无人值守能源系统,是可以24小时不间断供电的“极地移动电源”,为各类仪器设备在南极极端环境下提供能源和远程监控支持。本次东南大学赴南极科考的主要任务包括四项:一是投运昆仑站无人值守能源供应模块(“东大极能2.0”);二是调试安装中山站无人智慧舱;三是维护泰山远程遥控无人值守能源供应模块;四是投运罗斯海新站无人值守能源供应系统。
东南大学南极科考队员集结,新一代“巨型充电宝”启运。 东南大学供图
此前,东南大学已先后派出魏海坤、葛健、方仕雄、刘西陲、吴昌德5人分别赴南极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完成相关科考任务。其中,昆仑站地处南极内陆深处,为南极冰盖的最高点,海拔超过4000米,站点环境条件相当艰苦,不仅对各类设备的运行可靠性等有极高的要求,对科考队员的体力和耐力也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文/唐瑭 徐珊珊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建设秦岭站 他带队持续奋战68天:8次赴南极科考 为我国极地事业奉献青春和才智
解放日报 2024-10-14
全球南极科考动态实时呈现武汉大学 轻触屏幕“跟踪”中国科考队抵昆仑站
武汉晚报 2024-01-03
武汉大学南极科考队员考察历时163天凯旋 我国首次对南极罗斯海潮汐进行长期观测
武汉晚报 2023-04-19
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凯旋 同行的两名同济大学学生承担了这些任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7
澳大利亚科考队员在南极突然患病 中方正积极协调救助方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24
天文学家确认南极冰穹A为地面最佳光学天文观测台址
新华网 2020-07-30
首次“双龙探极”完成四项重点任务
解放日报 2020-04-24
“巨型充电宝”将随“雪龙”号出征 可不间断供电一年
科技日报 2019-10-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