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朋友圈|人与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4 11:00

七十多亿人的地球上,超过99.9999999%的人,我都不认识。

走在街上,如果这99.9999999%的人里,突然有一个上前跟你搭讪,你是不是很警惕呢?

有时觉得,进化了几十万年,人的大脑仍然这么落后——“社交”,仍然是人类最烧脑的事情之一。要是每个人都能节约出热量去思考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世界将会怎样呢?

从幼稚园到工作,在大家的帮助下,我认识了多少人,已经难以计数了。此时仿佛听到微信在一旁幽幽地提醒我:你一共认识296个人。

我:不可能那么少!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微信:我帮你算着呢。

我:在我微信里的,不等于我都认识,不等于都见过,更不等于都联系。再说,还有不用微信的呢!

微信:哦,是我太骄傲吗?

我:你再仔细算算,我认识多少人?

微信:过去一周,你一共跟151个人分享过你的意见。刨除其中的8个群聊,你只跟18个人说过话。还有两个群,你只关注,从未发言。

我:那上上周呢?

微信:还是那8个群,但你接收/发送的信息更少,只跟12个人交流过。你上周关注但不发言的群,只有……

我:好了,谢谢!你可以先安静一下了。

技术时代,我们在社交上的那点羞涩、寂寞和傲娇,早已经被互联网巨头们洞察得一清二楚了。

最早是聊天室,没啥正经事可做,网友都用奇奇怪怪的网名来包装自己,从谁都不认识谁,渐渐通过发言来摸对方的脾性,然后再走到线下,抱团取暖。

后来流行社交软件,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人们不甘于碰运气认识人,而是变得更加主动,媒体则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便去注册,选择头相装饰自己,发现一些有趣的面孔,或是被人发现,然后“加好友”,进而……进而什么呢?我其实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自从被裹挟着用了微信,我终于发现了两种更新鲜的社会联系方式——“朋友圈”和“群”。

朋友圈是私人的经历和感想,只要不是“见光死”的内容,就可以拿出来“晒”。从晚餐的菜品,到健身打卡,再到天边的晚霞,通通要“晒”。只有晒了,才会被记住。不晒,仿佛大家就不知道你活过,而且自己也很快就忘记了自己活过。如果出去跑步,忘了带手机、手表记录自己的数据,就会懊恼不已,奔跑的兴致顿时少了一半。

有人最大的乐趣,就是等着看自己发完“朋友圈”所收到的评论和点赞。有人则经历了不堪、痛苦的教训,决定把“朋友圈”改为限时展示,甚至是隐身。

人应该是“合群”的动物,如果选择隐身,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日常交流不再是个体间的私聊,而是在某一个“群”中的分享。办公室里,几个熟人私下聊得好,渐渐就不想被老板或其他同事听到,于是自己组一个群。入了群,继续坐在一个屋檐底下,大家不必张嘴了,却仍旧可以高谈阔论。办公室里静悄悄,而外人完全无从知晓其中的乐子。

彼此不熟悉的,也可以经由熟人推荐介绍,被“拉”进群里。不过,由于未曾谋面,就很难了解其中这个新群友的真正为人。

有些“群”纯粹是出于信息交流目标而建的。在这种泱泱几百人的大群里,我们的目标早已经不是认识“人”,而是寻找信息。为了获得信息,我们不再计较群友的人品,也不考虑与他们建立任何更进一步的联系。 这样的“群”里,充斥了各色陌生人,大家竟也相安无事。有人在“群”里拼命发言,“贡献”良多,有人“光吃不拉”,常年缄默。类似的“群”只为信息而存在,人也只为信息而来,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进群十分钟就退群的也大有人在。比起“家庭群”“好友群”“同事群”,这样的“信息群”反倒是令人轻松。

我没有足够的想象力,去憧憬未来的社交媒体会如何发展。但我忍不住想,当我们越来越被数据、信息驱动,而淡薄真实的人际交往,也许不会再有谁会真正记得清你的音容笑貌,至亲好友记不清,连我们自己可能也记不清,而“朋友圈”里一张张照片、一篇篇转发,就是我们对自己“最真实”的回忆。

当然,社交模式的改变,也会解放我们,人类不再需要去为了社交而烧脑,更多的人可以佛系地宅在一个自己可以躺平的蜗居里,而各式各样的“群”也许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人进化了,但大概率仍然是一种“群”的动物。

文/严共明

摄影/Annie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