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服务实体经济 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
中国证券报 2022-10-22 17:09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塔拉滩,成片的光伏板在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绵延,而在光伏板下,青草在蔓延生长。

“原来塔拉滩是‘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现在是‘地上都是草,还让羊吃饱’,绿色金融在这场荒漠变绿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银保监局局长景晋生说。

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超过1万亿元……随着“双碳”目标提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业内专家表示,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随着顶层设计加快完善,以及产品基层实践日趋成熟,绿色金融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共识凝聚 发展驶入“快车道”

青海塔拉滩光伏产业园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景晋生介绍,青海银行保险机构结合光伏产业园建设周期性的特点,提供“完善机制+政策工具+精准对接”的“套餐式”融资支持,目前辖内光伏产业贷款余额达555亿元。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共识,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的支持力度。

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今年向某碳化法钢铁渣综合利用项目投放7000万元项目贷款,用于设备预付款,该项目也成功获批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为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我行仅用了15个工作日就完成了项目审批落地,同时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红利,对贷款成本进行让利。”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安徽省淮南市,农业银行淮南分行投放5亿元信贷用于西淝河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徽商银行淮南分行为凤台劲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投放0.5亿元垃圾处理PPP项目贷款,该项目实现了对凤台县11个镇、5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一体化。

在邮储银行副行长姚红看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既是商业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推实现“双碳”目标的责任担当,也是商业银行紧抓政策与市场机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的社会共识不断凝聚,金融市场也逐渐对绿色金融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供需两端相向而行,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

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达1.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位,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

路径明晰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持续完善。早在“双碳”目标提出前,发展绿色金融就已被确定为我国金融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2016年,我国担任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引入G20议程。此后,在我国积极倡导和推动下,绿色金融连续纳入G20峰会重要议题,为加速绿色金融国际主流化进程和全球绿色金融治理作出卓越贡献。

在“双碳”目标明确提出后,相关工作稳步推进,目前“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会着力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开展碳核算,稳步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加大。在标准制定方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碳金融产品》等绿色金融标准均已正式发布。我国还与欧盟联合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标志着中外绿色金融标准正在逐步趋同。

“在前期已建立的绿色金融标准基础上,下一步应继续推动明确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标准,以及各类绿色项目的环境效益核算标准。”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副秘书长徐忠说。

激励约束机制也在逐步完善。从2018年起,人民银行全面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2021年升级为绿色金融评价,并将绿色债券业务纳入评价范围,引导金融机构有序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同时,人民银行于2021年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鼓励带动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据介绍,截至2022年6月末,人民银行通过两项工具分别向金融机构发放低成本资金1827亿元和357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相关贷款3045亿元和439亿元,带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逾6000万吨。

业界预期,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将持续完善,以切实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

多措并举 奏响绿色发展“交响乐”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金融更需加快向纵深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大助力。可预期的是,随着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将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

“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人民银行明确提出,将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逐步强化金融机构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优化绿色金融评价方法,拓展评价结果运用场景。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地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加大创新力度也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乘着绿色低碳发展的东风,我国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密集推出。据介绍,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人民银行研究局近日发文称,人民银行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绿色贷款业务规模,创新各类绿色债券产品,稳步推出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多样化产品。

业内专家认为,不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样十分重要。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建议,加快绿色金融开放步伐。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全球治理,为绿色标准协同、气候信息共享、环境风险防范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绿色资金的跨境流动拓宽通道。深度参与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推动绿色金融务实合作与研究交流,助力全球金融业达成绿色发展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绿色金融成为行业热词的同时,转型金融也正越发受到关注。业内专家表示,高碳行业企业的低碳转型对经济整体有序绿色转型具有重要影响。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介绍,人民银行正组织力量开展建筑建材、钢铁、煤电、农业等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的研究,条件成熟后将公开发布。相关标准的确立,有助于金融机构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创新转型金融产品工具,综合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经济日报 2024-08-28
绿色金融“贷”动首都建筑绿色发展 北京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4
统筹协作发展绿色金融
经济日报 2024-06-04
中国太平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8
绿色金融驶入发展快车道 融360等金融科技企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1
银行券商争相布局 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
中国证券报 2022-11-29
银行业善用“金融活水” 服务实体经济“时度效”显著提升
证券日报 2022-09-27
绿色金融多点开花 银行业助力实体经济低碳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2-08-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