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扎实开展研发试点!数字人民币有何新进展?
经济日报 2022-10-17 09:30

人民银行在近期发布的《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一文中披露了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最新进展。目前,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形成一大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近日,全国首张高校数字人民币校园卡“硬钱包”落地苏州,进一步拓展了数字人民币应用新渠道、新载体、新场景。

“软钱包”和“硬钱包”是什么?数字人民币将带来哪些好处?我国数字人民币发展现状如何?数字人民币未来将如何发展?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问:“软钱包”和“硬钱包”是什么?

答:当前,数字人民币“软钱包”指的是数字人民币APP,而“硬钱包”则指的是以卡片、手环等实体介质承载数字人民币的钱包类型。在使用数字人民币时,消费者可选择使用数字人民币APP,也可以兑换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其中,“硬钱包”具有小额、匿名等特点,可匿名获取、使用,既安全、便捷又能充分保护个人隐私,充分满足用户小额、匿名支付需求。

问:数字人民币将带来哪些好处?

答:数字人民币是现代公共金融基础设施之一。数字人民币通过对全国支付市场进行统筹、整合,有助于打破支付壁垒,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数字人民币在设计之初就着力于增强支付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方便偏远地区民众可在不持有传统银行账户的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

数字人民币还有助于提升支付产品使用效率,实现“支付即结算”。一方面,数字人民币能够有效提高支付体系运转效率,提升商户资金周转效率;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具备可编程属性,可以加载智能合约用于条件支付、担保支付等较为复杂的支付功能,为“三农”、“支微支小”等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创新赋能。

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等特色功能,能够有效提升消费“引力”。近期,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发布。“元管家”通过在数字人民币钱包上部署智能合约的方式,在预付消费服务场景为消费者提供防范商户挪用资金、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保护消费者资金安全,让消费更明白、更放心。智能合约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预付费场景,在其他对资金发放对象和支付用途有严格限定的场景,如在资金归集、智能分账等涉及资金存管、存在多个主体之间复杂资金往来关系的场景;在周期缴费、押金退还等需要保障资金及时自动划转的场景等,数字人民币均有助于控制风险、保障权益、增进互信、降本增效,进而在保民生、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问:我国数字人民币发展现状如何?

答:数字人民币产品研发和服务升级正在持续推进。我国是法定数字货币研究的先行者,早在2014年就开展了系列研究。2016年,人民银行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以下简称“数研所”),作为具体推进数字人民币工作的金融基础设施单位。2018年,人民银行制定了数字人民币研发框架,作为研发工作的基础性指引。2021年7月,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首次系统披露顶层设计思路。

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先后选择15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并综合评估确定了10家指定运营机构。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架构等顶层设计已通过全方位测试,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验证。开放型数字人民币生态和竞争选优的机制,不仅有效调动了市场机构的积极性,也为其营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形成一大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

问:数字人民币未来将如何发展?

答:数字人民币未来将如何发展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文章提出,数字人民币下一步将围绕三方面发力: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产品服务。统筹兼顾客户隐私保护和安全合规,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充分保障公众合理的个人信息保护需求。推动对公业务与个人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支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利化的资金管理、薪资发放、进销存等服务。支持在财政、税收、政务等对公领域发挥数字人民币优势,为政府数字化和智能化治理提供先进的支付服务。实现数字人民币体系与传统电子支付工具的互联互通,让消费者可以“一码通扫”,商户也尽量不用增加成本即可支持各类支付工具。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无障碍和适老化能力建设,完善无障碍产品规范和标准体系。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深度参与数字货币领域国际治理建设。

二是坚持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夯实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法治和监管基础。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配套政策,夯实数字人民币法治基础,巩固数字人民币法偿性地位。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作用,强化对数字人民币业务、风控、技术、安全等方面的统筹协调,牢牢守住安全运营底线。

三是坚持市场化发展,激励各方合作共赢。在坚持中心化管理和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鼓励市场主体自主开展推广活动。利用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特性,打造开源生态平台。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资源投入,促进受理环境建设提质增效。(记者 陈果静)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正式推出 可“碰”可“扫”可显余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7
深圳:罗湖区推出数字人民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广州日报 2024-10-30
中国银行携数字人民币全新亮相服贸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4
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围至17省市26地 惠企便民亮点多
经济参考报 2024-01-18
深圳数字人民币试点新进展:超2.5万位香港居民自助申领大湾区数币硬钱包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30
功能“上新”场景拓展 数字人民币试点加快推进
经济参考报 2023-12-22
金融街论坛 | 数字人民币试点成果展亮相金科大会 金融街论坛参会证就是数币硬钱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0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企业端信贷应用创新提速
第一财经 2023-10-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