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 | 这家知名企业因高管咬人致股价创新低?背后是植物肉热潮退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5 16:03

因首席运营官在停车场与人发生冲突并咬人,让美国知名植物肉企业“别样肉客”的股价再遭重创。北京青年报记者9月25日了解到,此次事件让该公司股价再创新低。今年以来其股价节节下挫,更是比最高位时跌去了近94%。而国内市场也遭遇了植物肉热的退潮,口味和价格成了植物肉们的软肋,这个曾受资本追捧的故事正在遭遇瓶颈。

首席运营管咬人 竟至公司股价创新低

53岁的拉姆齐是“别样肉客”的首席运营官。他在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停车场和一名男子发生冲突,咬伤了对方的鼻子,并威胁其生命。就这样,他因为涉嫌恐怖威胁和三级殴打被捕。

这一事件后,“别样肉客”公司发表简短声明,宣布拉姆齐“立即被停职”。今年53岁的拉姆齐自1992年开始在泰森食品负责家禽业务,并于2019年被任命为麦当劳全球业务总裁。于2021年12月被任命“别样肉客”CEO。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别样肉客”一直是植物性肉类领域的市场领导者,2019年上市后成为华尔街的巨头,但是其在过去的一年却并不好过。

拉姆齐打人消息一出,9月20日,“别样肉客”股价应声大跌,且跌势持续。截至当地时间9月23日,“别样肉客”在盘中跌至14.65美元,在创自上市以来新低。而该公司2019年上市时曾以上市首日涨幅达163%,而创出华尔街自2000年来首日涨幅纪录。其股价最高位时达到了239.71美元,相较于此,目前“别样肉客”的股价已经跌去了近94%。

事实上,“别样肉客”的股价从去年10月起跌破百元大关后,就一直没有起色。今年8月,别样肉客第二财季净亏损971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1.53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197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31美分。净收入为1.4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494亿美元下降1.6%。该公司称,将专注于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和制造成本,并宣布将裁员4%,以达到每年节省800万美元的目的。

消费持续不足 让植物肉生意难增长

日子难过的并不只“别样肉客”一家。根据美国植物性食品协会的数据,2021年,美国的人造肉产品销售停滞不前,其在全球范围的年度零售额增长也在放缓。在2020年增长33%之后,去年该领域的销售额仅增长了17%,至56亿美元。

而让植物肉巨头风光不再的是人们对植物肉产品的持续消费力不足。

根据该协会称,估计有7,900万美国家庭正在购买植物性的肉类替代品,与2020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但问题在于,购买类似产品的消费者是否只是尝鲜,还是会再次购买。

这种后劲不足也出现在了国内市场中。相比于过去两年中星巴克、肯德基等企业推出植物肉相关餐品时万人争抢,几次试水推出均告秒光的情况,如今多家餐饮企业的菜单中已经很少能找到植物肉产品。

口味和价格成了植物肉产品的“软肋”。一些消费者表示,追捧植物肉产品主要是好奇,品尝过后味道并没有想象中“惊艳”,同时价格还比普通肉类食品贵。一份226g的植物牛肉饼约40元,而226g的牛肉却只需要11元。使得网友提出“花更贵的钱吃假肉,我图什么”的灵魂拷问。

植物肉们的故事还能继续讲下去吗?

事实上,在国内,植物肉产品的推广也遭遇了更大的困难。即使是在被誉为国内“植物肉元年”的2020年,国内的消费意愿也并不高。根据恩帛源《2020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报告》8月的数据显示,我国仅有2成左右的消费者会购买植物肉食品,复购率也仅维持在3成左右,相对于7月呈现下降趋势,植物肉的转换率和复购率并不高。

此前,食品行业曾经出现仿冒肉、人造肉的不法行为,一些不法商人其他低价肉冒充牛肉等高价肉产品,为了达到类似的口感和味道,企业选择向内添加大量添加剂。而有这层阴霾在先,植物肉产品在进入中国时在消费层面的阻力大增,这不得不让入局企业纷纷强调自己的产品是“植物肉”而非“人造肉”。

而以豆类蛋白为主要原料的植物肉,在国外也许是“新技术”,但在中国却很难让消费者感到新奇。中国历来有素菜荤做的历史,很多消费者认为相比于已经消费了多年的豆制品“素肉”,价格更高口味相近的植物肉本身就是智商税。虽然有企业反复强调其中的不同,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过多的解释,本身就是商品定位的不准确。

此外,在当前技术水平状态下,人造肉生产成本远高于真肉,价格很难降下来。

这让进入中国市场已经两年多,仍然未能“真香”的植物肉,已经开始劝退资本。

有数据显示,以植物成分人造肉品牌“星期零”为例,其工商信息显示,在2020年密集融资以后,其最新一轮融资的发生时间还是2022年1月。而Hey Maet、Zrou株肉、谷肉等植物肉品牌的融资进度则一度停滞,其中Hey Maet仍停留于2020年底的Pre-A轮融资,Zrou株肉和谷肉则停留于2021年完成的A轮融资……

而随着消费者对植物肉背后所宣传的所谓西方“环保观”等观点的反感,对植物肉是否更健康的质疑以及对新成分安全性的担忧,都在让植物肉们的故事无法更为有效的拉动销售。

如今,昔日巨头已经分光不再,如何重新打开市场的局面,植物肉们需要新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别样肉客延续亏损 “人造肉”资本退潮
北京商报 2023-11-13
“人造肉第一股”,已经凉了…
证券时报 2022-05-26
“人造肉第一股”今年股价重挫50%以上,还能翻红吗?
​第一财经 2022-05-16
人造肉为何遭网友“泼冷水”?
北京青年报 2021-05-26
植物肉市场再添新玩家 雀巢宣布推出植物肉品牌“嘉植肴”以及中式口味产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09
从炒概念到进商超 植物肉想打动“中国胃”还差火候
科技日报 2020-12-01
从炒概念到进商超 植物肉想打动“中国胃”还差火候
科技日报 2020-12-01
226克近60元,比真肉都贵!有公司净利润暴增超80%!星巴克、汉堡王抢着入局
央视财经 2020-1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