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特写:泸定地震“孤岛”24勇士
中国新闻网 2022-09-11 07:48

两架直升机陆续降落,机舱门打开,满身泥泞、背着绳索铁锹的特警出现了,全场沸腾。人群中,一对夫妇哭了起来,他们看到27岁的儿子曹立鹏安然无恙,“悬着的心放下了”。

这是10日上午发生在泸定6.8级地震震中磨西镇的一幕。当天,一度在地震救援中失联21小时的24名甘孜公安特警平安归来。他们是此次地震中首批到达“孤岛”海螺沟景区的救援力量,被誉为“孤岛”24勇士。

曹立鹏是磨西镇本地人,从警4年,5日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康定训练,立刻跟随队伍向家乡挺进,“通信断了,联系不上父母,脑袋是空的。”一个多小时后,临近磨西,他在车上看到亲戚,打开车窗匆忙一问,得知母亲安好,父亲可能在海螺沟三号营地。

首批到达震中的特警有30多人,立即兵分几路向海螺沟景区进发。唯一的道路损毁严重,冒着余震和落石,他们爬过巨大的塌方体,攀着绳索过河,15时许抵达青岗坪村,17时30分左右到了共和村,后者已经逼近海螺沟景区入口。

每抵达一个村子,特警需核查灾情,安抚被困人员情绪,就地展开救援,并向指挥部报告。游客李柔至今记得在共和村见到特警时的激动,她觉得“救援速度太快了”,给大家带来了信心,“当时就觉得特警太帅了!”

李柔感受到的“快速”和“信心”,是特警“拿命拼来的”。曹立鹏记得共和村通往海螺沟景区一号营地途中,有一段超长塌方体,大石头从山顶滚下,砸在巨石上又裂开,碎石“擦着脑袋飞过”。他们分组找巨石隐蔽,才躲过一劫。

因过于凶险,余震不断,且夜晚无法观察,他们最终决定退回共和村四组,草草睡了一夜。为节省对讲机电源,他们半小时才打开一次,以便向后方报告最新情况。次日天刚亮,又继续上路,因前一日出发紧急,他们带了些老乡的洋芋在路上吃。

“遇到塌方体,我们必须快速通过,观察员随时大声预警。”10日下午,走过那段最艰险的路几天后,甘孜特警战训勤务科科长徐凯声音依然沙哑,“幸亏队员们没事,只是一人被落石击伤,一人被马蜂蜇伤,一人头盔被砸破。”

走在那段最危险的路上,年轻的特警队员们偶尔会开两句玩笑,曹立鹏对其中一句印象深刻,“包包揣起个洋芋,脑袋别在腰杆上。”

抵达海螺沟三号营地是6日下午。此时被困人员已展开自救,曹立鹏在人群中看到了父亲。“那一刻,我俩都想说点啥子,但啥子也说不出来,就是抱着哭。”回忆与父亲的重逢,一直平静的曹立鹏情绪激动起来,他要立刻执行任务,核查灾情,不能与父亲在一起,“我爸说,这是你的工作职责,千万注意安全。”

此时,特警依靠三号营地的卫星电话向外界报告灾情。稍晚一些,又有队员带着药品、绳索、铁锹和卫星电话前来。那里四面环山,几乎是震中最中心,远处的大山像被削过,巨石随时滚落,轰隆作响。

7日,直升机救援正式开始,特警挥舞红旗引导降落,216名被困人员成功转移。但到了晚上,将当日最后一批被困人员送返后,开始持续降雨,直升机不再具备飞行条件,他们仅靠卫星电话与指挥部保持联系。由于余震不断,天气骤变,8日中午,卫星电话突然断联。

“虽然与后方失去了联系,但我们并不担心。”曹立鹏回忆,那一夜他们在空地搭上简易帐篷,轮流执勤、休息,围坐在篝火前烤洋芋时,一起回忆了很多童年趣事。

9日9时,卫星电话终于拨通,滞留“孤岛”的24名特警和救援指挥部取得联系,他们累计失联21小时。但山中大雨依旧,雾气升腾,直升机仍不具备飞行条件,他们的返程时间一再推迟。

10日上午,一直烟雨蒙蒙的磨西镇终于放晴,两架直升机相继起飞,半小时后又陆续降落。24名特警终于平安归来,虽满身泥泞,但依然昂首列队,精神状态良好。一位特警情绪激动,流下泪来。

回忆过去这几天,曹立鹏直言是从警以来“最危险的任务”。回到磨西镇后,手机充上电,他们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名叫“过命兄弟”。

文/记者 王鹏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灾害已转移安置939人
新华社 2024-08-04
古祝村“孤岛”72小时
新华社 2024-06-25
四川泸定凌晨5.6级地震后,已记录到余震100余次
澎湃新闻 2023-01-26
六天五夜,勇士逆行震中
新华每日电讯 2022-09-23
率先挺进海螺沟 转移216名被困人员 致敬!孤岛24勇士
成都商报 2022-09-14
还原甘孜特警24勇士失联前后“行军图”:连夜向海螺沟进发,饿了吃土豆喝山泉水
华西都市报 2022-09-13
图记 | 六勇士挺进海螺沟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
新华社 2022-09-12
六勇士挺进海螺沟,景区内地质灾害情况曝光
新华社 2022-09-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