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在乡村教师的眼里,孩子们找到了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0 07:28

“我的心是簇拥烈日的花,在你的眼里找到了家……”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深入京城周边100余公里的大山深处,追寻多位乡村教师的足迹——读罢记者们采集来的带着泥土芬芳的文字,一首《簇拥烈日的花》的优美旋律不禁慢慢响起,在广大乡村教师、校长的眼里,幸福的孩子们找到了家。

孩子们找到了温情的家。怀柔区宝山镇中心小学,距城区近百公里。为了让住宿的孩子们有家的感觉,校长和27位乡村教师,为孩子们一步一景注入爱心,大到缠缠蔓蔓的葫芦丝,小到大花池改造成金鱼池,池旁花簇簇,蝴蝶丛中飞。校长说:“孩子们周五放学时,需要在这里等校车,我就想着把这块地儿收拾出来,让孩子们在等车的同时也能与金鱼逗逗趣,跟蝴蝶玩一会儿。池子旁还摆放了小凳子,孩子们还可坐在这里边阅读边等校车。”如果没有亲人般的爱,怎能做到如此细节的设计,又怎能有如此细密的心思。乡村小学校里这些亲人的温情,往往就蕴含在不经意的“小地方”。

 孩子们找到了快乐的家。根据2022秋季学期新课标的安排,中小学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均入课程。距离城里100多公里的延庆千家店小学,依傍山的地利优势开辟了400多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北青报记者看到,秋日艳阳,正值丰收,劳动老师带着学生们弯腰弄镰割玉米,说笑声萦绕在田间。校长张建国说,“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对于劳动教育,乡村学校可谓非常有优势。信哉斯言,昔日有“大儿锄豆溪东”图,今日有“秋收玉米弄镰”景,孩子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劳动场景,让人感到一种最本真的快乐。

孩子们找到了蕴藏“价值”的家。大先生者,乃“为人师”“为经师”的统一。像千千万万的教师一样,广大乡村教师为学生们传道授业,做好“经师”;与此同时,他们又在举止投足间教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好“人师”,把向上向善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田。宝山镇中心小学的校长用葫芦园默默涵养孩子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韧性;上庄中心小学校长用京西稻的课程开启孩子们对丰收的向往;千家店小学的种植基地劳动课就是在练习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耕犁千亩实千箱”的勤奋与收获……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致敬广大的乡村教师群体,在他们默默而坚韧的付出中,广袤的京郊大地上,正在开出一朵又一朵艳丽夺目的花儿。 

文/青萍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坚守乡村28年!他用“左手板书”带孩子们走出大山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30
汇聚“萤火”,乡村教师照亮村里娃多彩世界
新华社 2023-09-10
广东向11万名从教20年以上乡村教师颁发纪念证书
南方日报 2023-08-29
图片故事|乡村音乐教师的合唱课
新华社 2023-06-27
“54岁”的乡村公办小学焕发新活力,家长直呼:我亲眼见证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西安晚报 2023-06-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