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拨开公募“固收+”投资迷雾
上海证券报 2022-09-06 11:33

随着首批标准化产品的获批,笼罩在公募基金“固收+”上的迷雾逐渐散去,露出了产品本来的面貌。

从2020年底突破1万亿元,到2022年二季度末突破2.7万亿元,理财净值化转型叠加权益市场波动,庞大的需求为公募“固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投资地带的模糊令产品波动加大,挫伤了投资者的持有信心。

可以预见,廓清迷雾之后,公募“固收+”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明确,收益稳定、回撤可控、持有体验好将成为该类产品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监管层出手推动产品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公募“固收+”产品多次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

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处得到确认,监管部门对上报的“固收+”产品作出了明确界定,即权益投资占比必须在10%至30%,如果超过30%,这类产品不能被称作“固收+”,也不能按照“固收+”的特征进行宣传。

此外,在“固收+”基金经理的配置上,监管部门也有新的要求,即原则上基金经理应具备1年以上的权益产品投资管理经验或权益资产研究经验,且须有股债管理经验,或采取双基金经理管理制度。

今年6月,监管部门还要求基金公司上报的二级债基产品将可转债划归为权益仓位。也就是说,假设一只“固收+”产品权益和固收仓位设置为“二八开”,一旦配了20%仓位的可转债,等同于权益仓位已经打满。

对此,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监管部门出手及时,一系列举措有助于“固收+”产品健康发展,让“固收+”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更加凸显,有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认知。

“在产品界定上,监管部门要求‘固收+’产品的权益投资占比必须在10%至30%,还要求基金公司对该类产品的宣传不能简单地强调稳健。这是因为,如果权益投资仓位超过30%,这类产品在行情不好时回撤有可能较大,与宣传推介中的稳健说辞产生偏离。”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固收投资负责人分析称。

“监管部门对基金经理管理资格的限定,目的也是让具有股市债市丰富投研经验的基金经理来管理产品,以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上述人士补充道。

一个“固收+”多种说法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募“固收+”因其概念的模糊和投资范围的差异,积累了一些问题。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正确认知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变得越来越难。

到底什么是“固收+”?对此,此前业内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同类型的“固收+”产品,其权益投资占比也不同,风险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将它们统一放到“固收+”的概念之下,就为后续的业绩波动埋下了隐患。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2日,全市场“固收+”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为-1.81%,业绩头尾相差超过30个百分点,部分产品最大回撤超过20%。在权益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大部分“固收+”产品普遍变成了“固收-”。

“过去3年‘固收+’产品整体表现较好,主要是因为在结构性上涨行情下,权益资产在‘+’的部分贡献了可观的回报,明显提升了产品组合整体收益,有效满足了稳健型理财的需求。”沪上某中大型基金公司资深固收基金经理表示。

“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固收+’终于从一个营销概念明确为一类偏稳健的投资策略,而不是之前各类产品的大集合。这是一件好事情。”上述人士表示。

8月中旬以来,博时、博道、交银施罗德、广发、富国等多家基金公司均获批发行“固收+”基金。这是监管部门窗口指导之后首批获准发行的标准化“固收+”产品。

回归稳健初心

“固收+”产品如何才能赢得投资者的长期信任?围绕产品定位、产品线布局等方面,一些头部基金公司已开始行动起来。

嘉实基金建立了包括“固收+”解决方案、固收增强、多策略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不同风格团队,并延伸出“1+N”资产配置方案、“核心+卫星”等“固收+”策略,有效运用多策略,为组合贡献收益,为投资者提供“让+靠得住”的持有体验。

天弘基金认为,“固收+”有望成为许多投资者的理财压舱石,长期持有体验好、回撤可控是“固收+”产品受到投资者认可的重要原因。其旗下“固收+”绩优产品天弘永利债券和天弘安康颐养,2012年至2021年每年实现正收益,且年化回报率均超过7.8%,最大回撤仅为5.42%和8.82%。

在投资实践中,民生加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谢志华表示:首先,在大的方向上做到“不犯大的错误,不错失大的机遇”。其次,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和个券,追求超额回报。再其次,适度地均衡分散,降低组合的波动性。最后,严格投资纪律,确保组合回撤可控。

权益市场波动加大,“固收+”产品如何有效控制回撤?对此,华安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邹维娜团队认为,在投资管理中,应将风险防控放在首位。具体而言:事前阶段,要对所有风险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主动拥抱其中一些风险以获得相应收益。同时,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控制好风险敞口;事中阶段,若出现回撤,则重新判断市场,决定是否调整策略。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固收+”精品诠释“攻守兼备” 工银瑞信基金张洋打磨震荡市投资优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0
“固收+”重获投资者青睐 八成基金今年以来斩获正收益
证券日报 2023-05-20
权益投资最多占30%,万亿“固收+”迎来大变局
​第一财经 2022-08-18
监管窗口指导万亿“固收+”基金 明确权益投资比例30%上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8-17
固收+FOF强强联手 财通资管旗下首只公募FOF上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30
波动中加速分化 公募“固收+”经历成长“阵痛”
上海证券报 2022-06-20
赎回压力缓解 2万亿公募“固收+”努力填坑
上海证券报 2022-03-24
努力填平回撤!2万亿公募“固收+”出手了
上海证券报 2022-03-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