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用情感沟通世界,让世界情动中国
人民日报文艺 2022-08-30 10:09

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前不久落下帷幕。芬兰电影《一个不愿观看<泰坦尼克号>的盲人》获得最佳影片奖。中国女演员吴彦姝凭借在电影《妈妈!》中的精彩表演斩获最佳女主角奖。

中国女演员吴彦姝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本届北影节共吸引来自全球的1450部影片报名角逐“天坛奖”,报名总数较去年增长63%,其中,国外影片共计1193部、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其报名数量之多、辐射范围之广、创作题材之丰富创下新高。

电影节在普及电影知识教育和艺术认知、发现电影新人新作、搭建电影文化交流平台、促成电影市场交易和电影产业合作、提升举办城市文化品格乃至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建构国家形象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节的举办将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构筑起一个情感共同体。本届北影节的如期举办,不仅拉近了电影人之间、影人和影迷、作品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而且对当前电影业的复苏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部入围国产影片:

展现历史变迁背后的个体情感世界

《海的尽头是草原》海报

8月15日,本届北影节举办了首次“中国·北京电影之夜”活动,对入围本届“天坛奖”的四部国产影片进行重点推介。

本届北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共16部,四部国产影片分别为:尔冬升导演的《海的尽头是草原》、陈国星和拉华加导演的《回西藏》、乔梁导演的《追月》、杨荔钠导演的《妈妈!》。

《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该片在宏大历史事件中捕捉并呈现个体的内心情感,呈现一段尘封已久的新中国往事。《回西藏》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该片讲述第一次到西藏工作的汉族人和一个藏族小伙从隔阂到成为生死之交的友情故事。《追月》讲述粤剧名角如何在家庭和事业之间进行情感选择的故事,该片以舞台戏曲的形式呈现,在理想和现实的深度纠葛中探寻戏梦人生背后复杂深沉的情感。《妈妈!》则将镜头聚焦85岁的母亲照顾65岁阿尔茨海默症女儿的一对儿老年母女,讲述与母爱、亲情、老年生活乃至生命紧密相关的动人故事。

四部影片不约而同地将摄影机对准普通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说,四部入围国产影片着重刻画并呈现时代浪潮下的普通人现实生存境遇、生命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在以现实的笔触描绘饱含中国人情感经验的中国故事。伊格尔顿说:“我们拥有比概念更完美、更精妙的东西,它把我们相互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就是情感”。苏珊朗格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情感,也表现人们的思想(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艺术中包含着较为突出的情感因素,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艺术的生命”。这四部影片在看似不同的故事背后,共享着同一个心之所向的情感结构,那就是以最朴素的情感力量叩开观众的心门。通过人类共通的情感故事与世界电影观众达成共情、共鸣、共振,这正是电影作为人类情感表现媒介的要义所在。

“北京展映”板块:

连接影人、作品和影迷之间的情感桥梁

电影节作为大众感受电影文化、交流情感的重要窗口,与“迷影文化”有着重要的联动关系。尤其是展映单元,对于连接影人、作品和影迷起到了情感桥梁的重要作用。迷影的力量还可以带动社会经济效益,引发对于展映影片的“大讨论”。

在北影节林林总总的组成板块中,展映单元是跨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部分,也是最受影迷期待和追捧的焦点板块。今年北影节的“北京展映”板块特别设置了香港特展、特别放映、修复经典、大师回顾、惊喜首映、缤纷动画、嘉年华、环球视野、女性之声、华语力量、前沿镜界等多个主题放映单元,以及“迎接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公益电影展映,精选海内外130余部经典电影作品。

最受影迷关注的是本届“天坛奖”入围影片和“注目未来单元”参选影片。据媒体报道,展映的希腊电影大师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代表作品、法国电影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安托万五部曲”以及全球各大电影节获奖作品等一众影史经典作品受到影迷欢迎。根据8月10日至12日的开票结果显示,《教父》50周年杜比视界重制版、《航海王:红发歌姬》和《宇宙探索编辑部》成为最快售罄的前三影片。今年恰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北影节特别策划了“光影浪潮·香港电影新动力”单元,放映香港经典影片的最新修复版以及新近上映的香港电影佳作。不仅将影迷带进港片专属共享时刻,为重温经典影像提供了欣赏空间,而且增进了交流与合作。

因影迷的介入,一种参与性极强的、独特的观众群体及其在特定地点(如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观影的观影形式在电影节这个巨大的网络体系中得以形成,这种被我们称之为“迷影文化实践”的观影形式,鲜少能在其他节日活动或日常影院观影中找到。这不仅极大激发了“迷影情结”和观影需求,也依托电影节这一平台将影人、作品、观众对电影的共同情感连接在一起。在此意义上,北影节的情感效益被挖掘和发挥出来,电影节的现实意义也得以彰显。

 “北京策划·主题论坛”板块:

助力中国电影人的“电影强国梦”

强国论坛——“‘高峰’电影作品的探究、追求和打造”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台长余俊生在本届北影节电影强国论坛指出:“文化强则国强,电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支柱,电影强国建设是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方向”。

2022年是《“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基于此,本届北影节紧跟时代语境,依托自身定位,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现状,在“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策划了3场电影强国论坛和5场专题论坛,邀请各领域专业人士共话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助力电影强国建设。

在电影强国论坛中,以电影强国建设主题为统领,分别举行了“奋进新征程:光影不惜·燃梦未来”“高峰电影作品的探究、追求和打造”“新时代电影评论的创新与提升”三场论坛。学界、创作界、投资界、评论界等多领域专业人士,多路径、多视野、多渠道聚焦“电影高峰创作和电影评论”的重要问题,为电影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会的中国电影人在产业层面有一个共识,即在凝聚电影产业整体链条的基础上建成电影强国。高峰作品的打造和电影评论的反哺是电影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两翼,新时代语境下,高峰作品的打造需要高度想象力的精神资源,新时代电影评论也需要在考据感悟评论的基础上注入义理哲学的阐释和现实语境的观照。

除此之外,本届北影节还举办了李雪健、尔冬升、柯文思三场电影大师班,从实践层面助力青年影人创作,为电影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本届北影节在追求文化、艺术、商业品牌价值之外,充分调用首都北京城市资源,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专业完善的策展,助力中国电影人的“电影强国梦”。

结语:携手共赴未来

作为一种依托城市而兴的公共文化活动,电影节的举办也反映举办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肌理。北影节既不同于西方电影节,也不同于产业类电影节,北影节集城市文化与电影节艺术品格于一体,在选片、策展、经营等诸多方面要平衡“节展艺术品位与社会经济效益、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政策宣传与产业/影人/观众需求”等多重需求之间的比重,正如本届“天坛奖”评委会主席李雪健在媒体见面会上所说:“它是国家的脸面和民族之魂的具体体现”。在节展品牌价值经营策略上,服务产业、服务影人、服务观众,是北影节的独特之处。

李雪健大师班

今年是北影节举办的第十二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12象征一个完整的轮回,本届北影节的如期举办意味着北影节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回看本届北影节,依托首都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功能地位,秉持“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气度和“兼容并蓄、兼济共赢”的胸怀,以 “同心·笃行”为主题,用情感沟通世界、让世界情动中国的北影节,既显现出电影人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精神品格和坚定信心,也体现出举办方和举办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追求。

文/饶曙光(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北京国际电影节:千年古都流转百年光影
新华网 2024-04-26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为推动电影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 2024-04-26
让世界看见中国电影 推动国产影片海外发行 北京放映·北京国际电影节专场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1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观时代影像,听世界声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8
文化·视点|北京国际电影节:千年古都流转百年光影
新华社 2024-04-17
北京电影新气象I 北影节4月18日开幕,“新”有灵犀 心在未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7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 北京国际电影节:世界电影发展的“北京动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7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光影之梦点亮未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