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房地产纾困,多部门、多地出台政策
政知见
2022-08-24

近日,四川眉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市外在眉团购新建商品住宅配套政策(征求意见稿)》,向市外机关单位、团体在眉山团购商品住宅提供优惠政策。

政知君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多部门、多地出台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其中,作为当前重点的“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在全国铺开。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次眉山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显示,市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眉山市范围内一次性团购30套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的优惠购房款的3%,一次性团购50套以上的优惠购房款的4%,一次性团购100套以上的优惠购房款的5%。

同时,团购新建商品住宅的,其子女可享受与本地购房者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就近就便入学的同等待遇。

政知君注意到,不仅眉山,近期,多地均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

这与房地产市场一段时间以来遇到的困境有关。

《经济日报》8月24日发文称,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下行态势,房地产投资有所下降,对相关消费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房地产行业规模较大、链条较长、牵涉面较广,对经济增长和社会民生影响较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有重要作用。

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

8月22日,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部分金融机构座谈会。会上指出,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相关政策并不是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

4月2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保交楼”

《经济日报》上述文章中提到,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保交楼”。

央视新闻发文称,部分房地产企业长期依赖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发展模式,在疫情冲击和市场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销售回款不畅、新增融资受阻,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部分已售商品住宅项目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停工或逾期交付,损害购房人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无法交付的楼盘成了老百姓的沉重负担。

因此,“保交楼”是“稳民生”的重要举措。

8月12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落实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同时,加强与各方工作协同,配合积极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8月19日央视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出台措施,完善政策工具箱,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

此次专项借款精准聚焦“保交楼、稳民生”,严格限定用于已售、逾期、难交付的住宅项目建设交付,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同时,对逾期难交付背后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项目原有预售资金被挪用的,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责任。

央视在报道中也强调,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抓紧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工具箱,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各地出台举措

各地在“保交楼”方面出台了举措。

8月5日大河报消息,《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设立运作方案》已由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根据方案内容,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多层级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由中心城市基金下设立纾困专项基金,规模暂定100亿元。

纾困专项基金以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参与盘活市域内未来销售收入能够覆盖项目投资的存量房地产项目,纾解房企短期出现的资金流动性困难,并通过将盘活资金专项用于危困房企问题楼盘项目,解决部分社会关注的停工停按揭月供问题。

南宁日报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设立南宁市平稳房地产基金,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首笔出资已于8月18日完成缴付,后续资金将陆续到位,现已围绕“保交楼、稳民生”开展工作,对部分项目进行调研。

北京市住建委于8月12日发文,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确需延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依法向项目所在区房屋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出延期申请,延期期限每次不超过6个月。

另有一些地方开会“下任务”。

8月17日下午,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主持召开化解房地产问题专题调度会。会上强调,对查实存在有明显质量问题、违规销售、抽挪资金、虚假宣传、超容减绿、故意“躺平”等行为的,严格依法依规处置。对查实没有主观故意问题但存在暂时困难的,要全力助企纾困。

江西萍乡市于8月17日召开稳定房地产市场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会上强调,要以“保交楼”为首要目标,明确楼盘“复工期”“竣工期”“交房期”,紧盯不放、紧抓不松,全力解决复工交楼问题,彻底消除老百姓“财房两空”风险。

资料|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高语阳
编辑/马晓晴
校对/罗晶

相关阅读
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保交楼取得积极进展
经济日报 2023-08-17
年内房地产业披露并购交易规模超1215亿元 “AMC+代建”纾困模式加快风险出清
证券日报 2023-08-17
补贴+退税!江西一地出台房地产新政
中国证券报 2023-08-06
经济日报:房地产调控将提高政策精准度
经济日报 2023-07-26
经济日报:房地产调控将提高政策精准度
经济日报 2023-07-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