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科普如何能火?汪院士、“混子哥”等红人上海科技节上传授“秘笈”
中国新闻网 2022-08-21 14:48

2022上海科技节20日在黄浦江畔拉开帷幕,今年的科技节邀来多位科普达人,畅谈科普“秘笈”。

从坐“冷板凳”变“宝藏UP主”

“人家告诉我,我B站的粉丝有170多万。我是做基础研究的,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感兴趣?”耄耋之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在上海科技节上分享了自己的“吃惊”。

汪院士曾在高龄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下潜南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在上海科技节上分享科普心得  上海科技节组委会 供图

他现在已是B站的“宝藏UP主”,他说自己没想到新媒体平台会有那么大的作用,“我作为老师,上课是几十个人听讲,这种新媒体观众以万计,特别当弹幕出来时,就好像能听见观众的欢呼声。”

汪院士说,自己感受到的这种激动在科学家里是不典型的。在他看来,科学家跟运动员、演员不一样,科学家是坐“冷板凳”的,但现在有了新渠道,让科学家跟公众的心一起跳动,“这对科学家是一种鼓励,对公众也是一种激励,让更多青少年投身科学。”

他说,科学不仅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但需要科学家要从“象牙塔”里走出来。

“浅尝辄止”好过“望而却步”

混知创始人、漫画家陈磊在上海科技节上说,做科普的一个重要品质叫“适可而止”。他认为,让更多公众“浅尝辄止”,也好过让他们在科学面前“望而却步”。

在陈磊看来,如果把科学知识比作一棵很高的苹果树,科普要做的事就是把这棵树“修一修”、品种“改一改”。尽管科普后“结”出来的果子可能没那么好吃,但它还是苹果(知识),还能让普通大众有机会尝一尝苹果(知识)的味道。

在他看来,“浅尝版”科普的关键是要克制自我表达,时刻心里装着受众,认识到读者才是科普的终点,而不是作者。

陈磊说,科普非常重要的是要共情,“我们认为做科普的时候,第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研究知识,而是研究讲述对象,只有尊重和了解你‘对面’的读者的认知习惯、知识结构等等,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如何攻克“看不懂”?陈磊说,要不堆砌专业术语,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非专业人士来说,每一个专业术语都是阅读中的一次障碍,“所以只要出现专业术语,我们一定会在旁边做好解释,让大家能有一个非常顺畅的阅读体验。”

他还说自己画漫画,其实主要不是为了博大家一笑,而是为了把信息视觉化,“摊平、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因为人读图的效率,比读文字的效率高很多。”

混知创始人、漫画家陈磊在2022上海科技节上说,(科普)浅尝辄止,也要好过,望而却步  郑莹莹 摄

像“夹带私货”一样寓教于乐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博士、新媒体科普博主唐骋说,自己之前做科普,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原来觉得科普是传道受业解惑、很高大上的事情,后来做着做着我发现不是,科普得想办法跟观众打成一片。”

唐骋发现,大家上平台并不是说想好好学习,想学习的这类人有,但不占大多数,“大多数人是上了一天班(学),已经累得不行了,往沙发上一倒,然后打开视频网站,想来看点小视频,放松放松。”

他说,在这种情况下,科普就不应以一种“我要严肃认真地给大家上一节课”的想法去做,而应是:先做好一个娱乐产品,让观众放松下来;然后再像“夹带私货”一样,把知识“拿”出来,让观众在放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点知识。

文/中新网记者 郑莹莹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