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到底有多重要
光明网 2022-08-21 09:30

近日,文学界出了一桩不大不小的新闻,8月17日,吉林省文联主办的《小说月刊》在自家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则通知,全文如下:

各位作家朋友,自今日起,向《小说月刊》投稿者,请在作品涉及到对话处,自行使用冒号、双引号,例如:他说:“你好,什么时候到的?”,否则作品一律不予采用!敬请知情!

通知一板一眼地做示范,宛如一堂语文课。虽然冒号套冒号,问号、双引号连逗号的方式,看得也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但不难想见编辑的苦心,实在是希望广大作者好好用标点,给编辑省点心。

正如之后《小说月刊》的解释:“现在很多作者写稿都不加双引号,杂志社这边改稿子改不过来了,给编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们这边实行校对三校制度,不加双引号会让校对很为难,也影响效率,所以发了上述通知。”

按道理,杂志社如觉得稿件不合规范直接毙稿即可,但杂志社却一本正经地发了通知,说明不规范使用双引号的作品可能实在太多,一律毙稿的话怕是连杂志出版都成问题。可见这种现象的普遍,不规范的标点使用习惯,从少数成了多数,成了一种“主流”。

遵照规范使用标点当然是必要的。规范使用语言及符号,是文字有效交流的基础。古代没有规范标点,很容易造成对某句话的理解莫衷一是的问题。当代既然有了规范的标点用法,当然还是要遵从,以便语句更加清晰。

规范、标准、相对保守,恐怕是语言学话题里最常见的一种意见表达了。在类似话题上,总有很多意见指出,人们要尊重语言规范、不要随意变动云云。但有意思的是,标点符号的出现,恰恰是对传统语言习惯的创新。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典籍是没有统一、规范标点的,就如韩愈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断句是要专门学习的知识。古代学子练习断句,恐怕比当代杂志社编辑心累多了。

标点谈不上“几千年的传承”,而是近代以来为了文化普及、方便普通民众阅读才创造出来的事物。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首次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之后知识届广泛号召使用标点,遂逐渐有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标点符号。可见,标点最关键的价值指向,其实就是方便交流、便于理解,标点符号的演变大概率也会朝着这个方向。

《小说月报》的通知,倒是把一种规范和习惯的角力突出了。尤其是网络时代,这种矛盾可能会更加突出。比如力求迅速、清晰的网络表达,其实早就开始突破传统的语言文字规范了。比如开头不空格、段与段之间空行、表情包的穿插使用,很多规范早就跟不上了。

杂志社的通知,以一个纸质刊物的严谨,在力求维护一种“规矩”。这种坚持很可贵,在人们习惯电子化阅读的网络时代,甚至显得有些悲壮。但标点符号未来的面貌,人们的语言习惯演变成什么样,谁拥有最终的定义权,这些显然比一纸通知要复杂得多,也更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文/光明网评论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课堂策 | 绘本教学的融合策略
中国教师报 2024-05-03
穿搭到底有多重要?7张图对比效果一目了然,看你以后还乱穿衣不
小陈聊搭配 2023-12-15
00后求职,“刷实习”到底有多重要
中国青年报 2023-10-27
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市规自委通报多起地理信息类典型案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1
耳屎到底有多重要?看完你就知道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8
看了刘诗诗的形体,才知道“仪态”到底有多重要!
一只可可 2023-08-01
“能力之强令人着迷也让人恐惧”!丹麦首相:我的讲稿是AI写的
环球时报 2023-06-02
3月,这些新规开始施行
新华社 2023-0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