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多维度促创新迎发展 养老目标基金未来是“星辰大海”
​中国基金报 2022-08-14 17:24

自2018年诞生以来,已满“四周岁”的公募养老目标基金总体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仅是驶向星辰大海征程的启航。

对于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前景,业内纷纷预测,到2030年个人养老金或迎来1至3万亿元增量资金;同时,参考美国IRA账户经验,投资公募基金的比例可达10%~30%,个人养老金投资每年能为养老目标基金带来100~350亿元的增量。

在“星辰大海”面前,为促进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多位投资人士,谈谈纷纷就养老目标基金创新方向、发展方向建言献策,认为目前养老目标基金尚处于发展早期,要从制度层面、投资层面、产品设计层面、投资者教育层面等多维度发力。

养老目标基金未来“一片蓝海”或每年带来100~350亿元的增量

在养老等刚性需求下,投资者对养老目标基金有巨大的需求。不少基金人士认为,这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南方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李文良就直言,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第三支柱的重要性,其将是进一步夯实社会养老储备资金的重要一环,是化解国家老龄化压力的关键手段。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将通过税优优惠的杠杆措施,激励广大投资者为了自己的养老,多做积累。

“富有余力的投资者会足额用满国家给的缴费上限,即一年12000元的额度,如果考虑一年几千万的参与人数量,则第三支柱中长期的累积增加的规模是很可观的。”李文良表示,如果再考虑,在第三支柱内部,具备中高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的养老目标基金会不断取得更大比例的投资者的认可,则其前景也十分不错,大概率将复制海外第三支柱中养老目标基金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的历史。

农银养老2035、农银养老2045(FOF)基金经理周永冠更是用数据说明,假设当前阶段个税缴纳人数为8000万,其中20%的居民在初期阶段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年缴费上限1.2万元、平均缴付比例60%);参考美国IRA账户经验,投资公募基金的比例可达10%~30%,个人养老金投资每年能为养老目标基金带来100~350亿元的增量。“这将有利于提升 A 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培养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理念,降低市场波动率。”

“从发展潜力来看,目前可能只是驶向星辰大海征程的启航。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和居民养老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银华FOF投资总监、基金经理肖侃宁也是从数据表示,中金公司研报预测,到2030年,个人养老金或迎来1至3万亿元增量资金。

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杨喆也表示,以美国为例,约85%的目标日期共同基金资产都来源于二、三支柱的养老金账户,已经成为美国养老金投资最核心的产品投资类型。今年上半年,《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和《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标志着个人养老金发展进入崭新阶段,预计在税收等政策优惠下,未来将会有更多增量资金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到养老目标基金中。

杨喆还表示,基金行业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展开也在带动养老投资理念的发展,《中国投资者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持有基金的投资者比例由2018年的58.67%提升至2020年的70.68%。基金行业持续有效的投资者教育对改善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具有显著作用,为未来个人参与养老金投资夯实基础。

嘉实基金FOF投资管理部基金经理张静也表示,目前来看,完善居民养老保障迫切需要加快补足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这一短板。公募基金中,只有养老目标公募基金可承接这部分资金。养老目标基金属于FOF,是专为养老投资量身定制,成立的初衷是分散投资,稳健增值。在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的背景下,养老目标理财产品将成为公募基金与理财公司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产品数量和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相对普通基金,养老目标基金底层买的是全市场的公募基金,这不但能在投资上进一步分散风险,同时,产品本身的策略容量会远大于传统的公募基金产品,可以满足多数人养老投资的需求。

此外,鹏华基金首席资产配置官/资产配置与基金投资部总经理郑科表示,人口金字塔是投资假设中最不易改变的变量之一。诸多原因,我国正在以巨大的体量、飞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的社会。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与完善,成为了涉及国家长治久安、涉及民族复兴成败的关键性战略举措之一。养老目标基金在时代背景下的加速发展,具有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

加强投资者教育、优化税制设计 全方位推动养老目标基金发展

运作已经满四年的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已经突破千亿,但面对数亿居民的养老需求,目前养老目标基金尚处于发展早期,推动个人养老投资以及养老目标基金发展,不少业内人士建议需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等,多维度发力。

华安基金基金组合投资部总监陆靖昶,就从四个维度谈推动养老目标基金发展,第一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层面,建议进一步优化税制设计,或可在领取征税时降低税率水平,或采取累进税率,设置多档税率,针对不同收入水平人群适用不同的税率水平;建议探索个税起征点以下人群参与个人养老金的途径,采取免税乃至适度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其参与个人养老金;建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适时逐步提高缴费上限,提升较高收入人群参与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意愿。

第二在推广层面,陆靖昶建议进一步完善业绩比较基准和风险收益预测机制,帮助投资者合理估算收益。建议借鉴养老理财采用绝对收益作为业绩比较基准,为投资者提供直观合理的投资收益预期;同时,进一步延伸养老理财产品关于收益测算的概念,借鉴投顾关于风险收益预测的相关逻辑,为投资者进行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收益测算,进一步引导投资者树立合理的产品收益预期。

第三在投资层面,陆靖昶建议逐渐扩大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在养老目标基金中加入不动产类资产(公募REITs等)或者其他另类资产,将为投资管理提供更多样化策略,从而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四、在投资者陪伴层面,建议加大养老FOF和养老金融知识的供给与推广,可以考虑将投顾业务与养老目标基金相结合,提升投资者养老储备认知,加速养老普惠。国内目前投顾只能构建不含FOF的产品组合,无法通过推荐养老目标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养老投资服务。如果能在投顾服务组合中纳入养老目标基金,可以进一步提高大众投资者对养老投资的认知,更多地了解养老目标基金的长期运作,增加养老储备投资。

更多FOF基金经理将投资者教育活动放在重点。如华夏基金养老目标基金经理许利明表示,最重要的是持续加大投资者教育方面的投入,需要借助各类渠道对投资者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更多关注、正确认识养老目标基金这类投资产品,并通过提高基金业绩来增加投资者对于养老目标基金的接受程度。

“应积极围绕个人养老主题开展投资者交流与投资者教育活动,助力普及个人养老相关意识,引导和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嘉实基金FOF投资管理部基金经理张静也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投资者,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个人养老概念还较为陌生,转变养老观念、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任重道远。

银华FOF投资总监、基金经理肖侃宁也是提及加强养老目标基金的营销宣传工作、拓宽养老目标基金的宣传渠道。并认为要充分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基金公司、银行和券商等金融机构多维度宣传工作,拓宽营销渠道,加强精准营销。保存现有客户并积极拓展潜在投资者,让资产配置、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培养更多的潜在合格投资者。

“纵观海外养老基金的发展,天时、地利和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杨喆表示,国内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天时”已经具备;而近几年基金行业大发展和投资者教育普及也使得“地利”和“人和”初具雏形,但未来想要推动养老目标基金发展,在这两点上仍需继续发力。

杨喆认为,首先,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仍需更强力的政策扶持,建议未来有更多相关政策细则能加快落地,为养老基金带来更多长线配置资金;其次,养老FOF想要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也依赖于底层基金的发展,一些细分品种如REITs、QDII、另类、指数产品未来仍有扩容潜力;此外,投资者教育仍需继续深入推动,建议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顶层设计,建议各方联动,制定和实施“中国金融教育国家战略”,合理定位我国推行养老金融教育的目标,明确开展养老金融教育运作架构与配套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金融教育体系。

此外,鹏华基金首席资产配置官/资产配置与基金投资部总经理郑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通过税收政策,切实提升养老目标基金的预期收益率,这涉及到免税金额的阈值。二是通过默认购买模式,摒弃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实现真正的长期定投,避免选择性定投对养老替代率的实质性伤害。三是创新低成本发行模式,降低甚至消除发行渠道尾佣,真正实现普惠。

多维度“打开” 养老目标基金创新方向

经历四年打磨的养老目标基金,在中国发展时间仍然较短,为了实现更好的运作效果,多位养老目标FOF基金经理点出未来这类产品的创新方向——具备中国国情的下滑曲线方案、产品形式和投资范围多维度创新等。

对于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后续政策的支持力度对于个人养老投资者的吸引力或将起到较为核心作用,不少基金经理提及“合格默认投资选项(QDIA)”机制。如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杨喆就表示,借鉴海外经验,可以将养老目标FOF设置为“合格默认投资产品”,扩大资金来源。“这样可将养老目标FOF产品纳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默认投资范围,由年金受托人直接帮助企业员工选择与其风险收益目标匹配的养老FOF产品,为参保人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

平安基金经理李正一也认为,或可借鉴美国在401计划中采用的“合格默认投资选项(QDIA)”这一机制,比如包括将投资者的年龄与养老目标基金中的目标日期进行匹配等功能,以降低有意参加个人养老金投资的投资者的选择困难,从美国统计数据看,QDIA对于产品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

具体养老目标FOF产品形式上,不少基金经理也有自己看法,比如扩大投资范围、ETF-FOF形式、产品收益风险结构更灵活等。

而杨喆认为,优化养老理财产品设计,应根据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投资人的养老投资需求,开发满足不同养老投资偏好的基金产品,例如在下滑曲线上设计进行创新、产品收益风险结构更加灵活等等。

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麦静和农银养老2035、农银养老2045(FOF)基金经理周永冠也都提及下滑曲线上设计进行创新。

麦静认为,应探索科学合理的收益平滑机制,在维持基本相当的最终回报的同时适度平滑期间波动,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有利于让更多波动相对敏感的投资者接受养老目标基金,最终获得更好的养老投资效果。

“养老目标基金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需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下滑曲线方案。不仅要根据年龄设计,还要考虑到投资者养老目标、个人风险偏好以及资本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下滑曲线的设计上要根据国情,综合考虑我国居民的资产结构、资本市场波动率相对较大以及长期收益率和第三支柱替代率等因素。” 周永冠认为,波动率控制方面,可以结合量化投资技术,通过程序化设计来实现特定风险目标值的资产配置,在准确优化求解得到最优资产配置策略的同时提升资产配置调整的效率。

南方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李文良则认为,产品设计创新方向上,可以考虑偏绝对收益型的无持有期养老目标基金;或者纯权益型,例如7年持有期的95%权益比例的养老目标基金;或者自身具备QDII额度、能跨境分散风险、能更好实现资产多元化的养老目标基金产品等等。

银华FOF投资总监、基金经理肖侃宁也提出几个创新方向,如产品类型创新,例如定期支付类基金;如投资范围拓展,含商品、Reits更多元资产,含境内外更多元市场等,以满足养老投资者多样化的配置需;。如资产配置模式的创新,可考虑完全使用被动型的指数ETF来做配置工具,进而在匹配好的大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的同时享受到指数ETF带来的长期beta收益。

此外,李正一也建议,创新或可参考ETF-FOF形式,这类持仓有利于提高FOF的估值效率,以此提高基金申购的确认速度。对于养老投资市场的发展,此类产品或有其独特的细分市场。

退休后支付方式等角度做创新

“现阶段国内的养老目标基金更多的是解决了投资者退休前的养老储备一站式投资,但在产品的实际运作细节及退休后领取支付方式上仍有较多可以探讨的方向。”华安基金组合投资部总监陆靖昶更从这些领域提出四大建议。

第一,养老目标基金或可将定期分红纳入考虑,增强投资者的获得体验。养老理财产品在分红机制上或许可以做出更明确的设置安排,例如适度提高分红比例,在积累一定安全垫后加大分红收入的可预期性等,满足投资者对稳定收益的诉求。

第二、设立特殊情形下赎回机制。针对持有期较长的产品,借鉴养老理财的做法探讨设置特殊赎回机制的可行性,引导投资者放心投资。目前试点的养老理财产品在赎回方面有必须出示重疾证明才可提前赎回,及出示重疾证明或购房证明后才可提前赎回的产品。为满足投资者应急流动性需求,养老目标基金可以考虑增设特殊情形下的赎回条件。

第三、适当降低5年期养老目标基金的持有期。现阶段的养老目标基金持有期主要分为1、3、5年三档,出发点是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能实现产品的合理收益。未来个人养老金账户建立之后,客户持有时间必然变长,拉长产品久期的意义并不大。但适当缩短5年期产品的锁定期可以提高客户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之外购买养老目标基金的意愿,为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养老服务。

第四、增加退休后定期领取功能。合理领用养老目标基金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退休后生活水平保障,有效补充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养老金,真正意义覆盖投资者养老储备、投资、领用全流程。

麦静也提出,在费率上可以采用更低的基础费率,同时探索与投资者利益高度绑定的超额收益浮动费率机制,形成投资人和管理人共赢的良性循环。

此外,麦静还指出,养老投资并不是到退休即完成而是可以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因此目标日期基金通常会转型为较低风险层级的养老基金,转型后基金可以探索通过不同配置方案确保资金的购买能力(抗通胀)并且通过分红方案满足退休后投资者的现金流支出需求,真正做到一站式无忧养老解决方案。(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养老目标基金迎来“六年考”
国际金融报 2024-08-04
"等养老"变成"等回本"!养老目标基金密集清盘,如何打破双重困境?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2024-07-08
遭遇“成长的烦恼” 公募FOF多维度突围
中国基金报 2024-03-30
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运行5年 最高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22%
证券日报 2023-08-09
个人养老金基金年内业绩“回正” 基金经理“支招”配置时点
上海证券报 2023-06-20
养老基金Y份额七成负收益 实操阶段面临哪些难点
第一财经 2023-06-01
养老基金Y份额规模突破40亿元
深圳商报 2023-05-24
开年以来全部实现正收益 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回报亮眼
上海证券报 2023-0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