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野生毒蘑菇又双叒叕“冒头”,防雷秘诀戳这里
健康上海12320 2022-08-05 17:30

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野生蘑菇纷纷“冒头”,每年夏季是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吃蘑菇中毒的新闻,每年都有不少。

野生蘑菇中毒症状

主要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

一般蘑菇中毒潜伏期为15分钟至41小时,90%中毒患者的潜伏期在6小时以内,平均值为2.8小时。

野生蘑菇中毒还会存在“假愈期”,患者在呕吐、腹泻等症状后,自我感觉已“康复”,但其实体内已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期,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最近网上比较火的见手青,属牛肝菌,烹饪不当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小人国幻视症”等。

游戏超级玛丽里吃了蘑菇变大,创意可能就来源于吃了这种毒蘑菇后产生了自己变大的幻觉。

康康提醒:《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中,已经把见手青列入不采摘、不收购、不加工、不食用名单。

如何鉴别有毒野生蘑菇

网上一直有流传很多如何识别出毒蘑菇的“秘诀”,其实都是坑。鉴别毒蘑菇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

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有毒野生蘑菇的科学方法。

常见误区

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没毒

部分颜色普通的野生蘑菇也是有毒的,如白毒伞,又叫致命鹅膏就是剧毒;

而鸡油菌和一些颜色鲜艳的红菇,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在阴暗潮湿处有毒,长在清洁处可食用

环境的清洁、肮脏与蘑菇的毒性无关。

有些毒蘑菇,如鹅膏菌就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

和银器、大蒜一起煮,变黑才有毒

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让银器变黑,也不会和大蒜煮了发黑。

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许多毒蘑菇并无此特征。

掰开蘑菇有乳汁,或变色的蘑菇有毒

有的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或会受伤变色。

但一些可食用菌比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后也会流出乳汁,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

生蛆或生虫的蘑菇无毒

虫子能吃的东西不代表人也能吃,许多剧毒的鹅膏菌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不小心误食了毒蘑菇,怎么办?

01

立即就医:

中毒后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或拨打120。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02

马上催吐:

先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可以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03

保留毒蘑菇样本:

最好拍照并携带剩余蘑菇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野生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药。为预防野生蘑菇中毒事故的发生,最好的防控就是“不采、不买、不食”。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野生蘑菇!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深圳龙岗发现白毒伞!误食死亡率达75%
南方都市报 2024-03-27
老人遛弯采回蘑菇 吃中毒了
北京晚报 2023-09-20
幼儿误食毒蘑菇 多学科联动与死神赛跑抢救生命
西安晚报 2023-09-19
野生蘑菇中毒高发季 勿采勿食要牢记
北京市疾控中心 2023-09-11
野生蘑菇中毒高发季,健康提示——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09-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