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压缩环评违法空间,筑牢绿水青山第一道防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22 07:27

7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召开7月例行发布会介绍,正组织对在环评信用平台建立诚信档案的环评单位和环评工程师进行全面排查,对8000多家环评单位和14000多名从业环评工程师做到一家一家过、一个一个查,坚决清理不具备技术能力的“空壳”环评公司和存在“挂靠”等违规行为的环评工程师,以及诚信档案基础信息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人员。

环境影响评价被称为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对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全国环评文件常态化复核情况来看,虽然环评文件粗制滥造、弄虚作假属于个别情况,但性质极其恶劣,对环评制度公信力的损害十分严重,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环评弄虚作假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保持严惩重罚的态势。这一表态让人提气,也让全社会感受到环保部门打击环评违法行为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国对环评领域的法治规制力度不断加大。从《环境影响评价法》为环评奠定法律框架,到出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规范环评行为;从将环评弄虚作假违法行为写入《刑法》(修正案十一),到打造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法律制度持续发力,为环评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监管执法力度也在同步跟进。比如,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指导全国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常态化监管,已将存在环评文件编制质量等问题的265家单位和217人列入环评失信“黑名单”或限期整改名单。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各级环保部门的辛劳付出,诠释着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确保环评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既要对环评报告粗制滥造、造假等各类违法行为打早打小、露头就打,更需惩防并举,深入推进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在今年6月2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举办的六五环境日法制主题活动中,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指出,环评制度改革以来,环评机构数量增长了5倍,而环评工程师的数量只增长了5%,第三方服务企业整体上呈现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现实中,有多少不具备技术能力的“空壳”环评公司仍在鱼目混珠?有多少环评机构还在用“挂靠”的证件糊弄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法制主题活动中,有环评专业人士表示:“环评机构在环评信用平台注册8281家,约50%以上的单位都只有一名及以下的环评工程师。”既往的大量案例表明,环评机构专业力量严重不足,不仅不合乎法律规定,也势必导致环评编制质量不尽如人意。更令人担忧的是,倘若不能及时遏制此类违法行为,还容易形成环评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严重损害环评行业的公信力、权威性和信任度。

生态环境部组织全面排查环评单位和环评工程师,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各级环保部门要压紧压实责任,切实做好排查工作。同时,应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完善举报奖励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内部人的举报积极性,有效破解环评领域弄虚作假行为发现难等难题。应针对不同环评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对于一贯诚信守法,并取得突出工作成绩的环评机构,给予适当奖励和足够发展空间,以树立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鲜明导向,巩固发展排查效果。

各地以这次全面排查环评单位和环评工程师为契机,积极担当作为,创新举措抓治理,完善制度堵漏洞,标本兼治促提升,必能不断压缩环评违法空间,达到以“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塑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迎来环评市场持续健康繁荣发展。

文/威利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10月起施行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安徽日报 2024-10-02
西安:严厉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
西安晚报 2024-09-05
环保服务机构要做绿水青山守护者
法治日报 2024-06-14
最高检发布依法惩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犯罪典型案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6
半小时就能编一份?不能让虚假环评报告畅通无阻
光明网 2024-03-27
环境部长何以痛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记者观察
第一财经 2024-03-09
生态环境部强化环评质量监管落实三大主体责任
法治日报 2023-10-13
生态环境部: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惩态势
法治日报 2023-0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