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14岁少年瞒着父母打赏21万,能要回来吗?
北京政法微信公众号 2022-07-09 23:12

未成年人往往存在着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在很多时候又难以自控。孩子在观看直播间的时候,拿起父母的手机进行巨额打赏,这样的报道经常出现在网络上。

那么,这样的打赏行为有效吗?家长发现之后,可以向平台或者主播追索吗?

小政学堂开始上课!

举个栗子

小程是一名14岁的在校初中生,平时喜欢玩游戏,经常收看游戏直播。2020年7月,小程瞒着父母下载了一款网络直播平台APP,接下来的半年多他通过微信在该平台上累计支付21万余元,用于购买虚拟币(钻石、头像框、座位框等)并打赏主播,成了直播间的“榜一大哥”。

直到寒假,父母才发现小程已闯下大祸。父母认为他们作为小程的监护人,对小程登录网络平台并购买虚拟币的行为不知情,他们不可能同意其实施该民事法律行为,且事后也并未予以追认。他们于是将平台诉至法院要求返还全部打赏金额。

小程父母的诉求会得到法官的支持吗?

法条链接

根据《民法典》第19条的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官释法

本案中,小程向网络直播平台大额打赏的行为显然同其14岁的认知和能力水平不相适应,且未获法定代理人同意或事后追认,该打赏行为无效。被告应当返还原告全部打赏款项。

审理过程中,在法官明法析理后,被告认识到自己作为平台管理者的疏漏,同意归还原告全部打赏金额,该案以当庭调解方式结案。

随堂笔记

小程在网络世界“疯狂冲浪”、大额支付的行为充满风险,而其父母却在半年时间里都没能及时发现。对小程及其父母而言,这是一堂代价巨大的普法课。父母之所以被称之“监护人”,正是因其对未成年人负有教管、引导、关心之艰巨责任,必须保持重视与警惕,从源头保护孩子们的网络安全。

此外,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别增设网络保护专章,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参与网络游戏或直播等行为、隐私权保护、网络欺凌行为等做出规定,明确相应法律责任,保护未成年人免受来自网络不良信息和行为的侵害。法律体系作为未成年人安全保障的最前沿与最底线,正日益健全完善。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孩子充值打赏 家长申请全额退款遭拒 北京四中院:家长监护失职也有责任
法治日报 2024-10-23
初中生用父亲打工钱打赏主播,这钱能要回来吗?
工人日报 2024-07-12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1
9岁男孩14天充值14万打赏主播 法院:家长未履行好监护职责,平台返还70%
成都商报 2024-02-27
10岁男孩打赏主播2.2万 法院对每笔充值逐一确定,认定单笔50元以下充值可不退
扬子晚报 2023-04-21
无民事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充值打赏频惹争议 专家建议:严格限制打赏金额
法治日报 2023-04-11
充值容易退款难 专家建议对每个平台账号严格限制打赏金额
法治日报 2023-04-11
充值容易退款难 专家建议对每个平台账号严格限制打赏金额
法治日报 2023-04-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