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传承红色基因,课堂内外需要一起发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1 16:00

每逢“七一”,很多学校都会通过“唱红歌比赛”“学生宣讲员讲党史故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开展红色教育。丰富多彩的形式固然值得肯定,但红色教育如果只停留在某些特殊节点的特殊活动,难免有流于形式之虞。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呵护与培植。立德树人,理想信念是做人之本,惟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孩子们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红色教育肩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任,热闹之余能否入脑入心,值得引发深思。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开展红色教育,理应将爱国爱党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把理想信念融入课堂。在这方面,历史、政治、语文等与红色教育密切相关的学科,理应当仁不让,充分发挥优势。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需要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众寻找到一条救国救民道路并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倘若老师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神入历史,学生们自然可以感受到我们党筚路蓝缕的昨天、硕果累累的今天、前程似锦的明天,深刻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在内心深处埋下红色的基因。

当然,红色教育不能局限于几门学科,需要“多科共育”,整合各科力量共同挖掘红色资源,在广度和宽度上提升育人内涵和育人效果。近日,《光明日报》报道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九科老师一起讲‘嫦娥’”的做法,或许颇具启迪意义。9位不同学科的老师依次登场,从专业视角讲解“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背后的知识,进而让学生了解航天事业的艰辛、汲取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发科学求知的兴趣、巩固爱党爱国的情怀。只要秉承寓教于乐、寓理于事的精神,相信很多学校完全可以根据实际不断创设红色教育的新情境。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课外红色活动是课堂德育的有益补充,开展红色教育,课堂之外也要发力。除了学校组织的红歌歌咏比赛、学生宣讲党史等常规做法,借“双减”东风,假期里布置生动活泼的“红色作业”也不失为推进红色教育的重要抓手。

假期为学生接触社会读无形之书提供了极大便利,也是借助社会资源开展红色教育的大好契机。近年来,红色研学的火爆也证明学生和家长在这方面的强烈意愿。令人遗憾的是,需求井喷之下,某些红色教育培训机构模式极其粗放,甚至变相引导旅游购物,有违红色教育初衷。

有鉴于此,学校有必要未雨绸缪,从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出发,就近取材,依托于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素材和资源,布置有意思、有意义的“红色作业”。比如阅读相关影视资料、评论资料,编辑一份有关党史的独特素材;采访身边“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参访附近的红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者其他红色资源……这些切合实际、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红色作业”,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跳出书本,在感受、理解红色文化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明德尚学的社会栋梁。

红色教育是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大计。学校必须从长计议,精准实施。惟其如此,红色教育才能行稳致远,发挥以文化人的功效。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追寻红色踪迹 弘扬红船精神”:亦青年传承红色基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4
拓展红色基因传承,形成强大精神引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8
访陶然寻革命事迹 红色实景课堂中开启“开学第一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3
北京海淀:社会大课堂与学校小课堂“同频共振” 讲述香山红色故事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3-03-27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国粹文化 红色国粹课堂走进大兴一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3
八宝山革命公墓:深挖红色资源富矿 坚定赓续红色血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01
丰台区推动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28
房山团区委:挖掘红色故事融入“四点半课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