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国天眼”发现地外文明可疑信号
科技日报 2022-06-14 13:12

播报文章

在启动对地外文明的搜索后,“中国天眼”取得重要进展。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教授透露,其团队使用“中国天眼”发现了几例来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术痕迹和地外文明候选信号。张同杰说,这是几个不同于以往的窄带电磁信号,目前团队正在抓紧进一步排查中。“‘中国天眼’的搜寻之路漫漫,我们一直在努力。”

可疑信号有待进一步证实和排除

最近,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宣布,在探测器“隼鸟2号”采集的小行星“龙宫”样本中发现了20多种氨基酸,这是人类首次直接确认“在地球外存在氨基酸”。由于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探究地球生命起源的重要线索。这一发现被认为很可能证明生命起源于地球之外,同时引起人们对于外星生命的广泛猜想。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在搜寻地外文明上也被寄予厚望。这也是“中国天眼”五大主要科学目标之一。

张同杰说,“中国天眼”在低频射电波段上极高的灵敏度,对于搜寻地外文明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三方合作,组建了地外文明搜寻研究团队。

2018年,“中国天眼”安装并调试了专门用于地外文明搜索的后端设备,其主要作用就是从“中国天眼”浩如烟海的电磁信号中,筛选出有用的窄带候选信号,而把天体和人工信号排除掉。

2020年9月,“中国天眼”正式启动了对地外文明的搜索,搜索方式主要是共时巡天观测和系外行星目标观测。

张同杰透露,2020年,在对“中国天眼”2019年的共时巡天观测进行数据处理时,团队发现了两组地外文明可疑信号。2022年,团队又从系外行星目标观测数据中发现了一个可疑信号。

“可疑信号是某种射电干扰的可能性也非常大,都有待进一步证实和排除, 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张同杰说,可喜的是,在近几年的观测和数据处理过程中,团队针对FAST19波束观测模式,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地外文明搜寻多波束匹配模式和地外文明信号频率漂移和偏振判据,使地外文明信号的鉴别过程更加科学完备。

“中国天眼”会不会率先发现外星人

“‘中国天眼’将对已经发现的可疑信号进行重复观测,以进一步甄别并探测新的信号。”张同杰表示,经过科学家60多年的不懈探索,地球之外构成生命的有机分子和氨基酸已经被发现,地外智慧生命的最终发现和确认也很快会到来。“我们期待着‘中国天眼’能够率先发现和确认地外文明的存在。”

但如果银河系存在大量的地外文明,那为什么连飞船或探测器之类的证据都看不到?为了搜寻地外文明,人类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从地球上向外太空发射无人飞船或者电磁波信号,比如主动接收外星人的信号。

其实,射电望远镜一直是探索地外文明的主力军。20世纪6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开启了第一个现代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的实验,他使用当时美国最大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展开搜索,结果一无所获。

电磁波是最适合进行星际通信的载体或者信使,不论刮风下雨,它都可以全天候地穿透地球大气层。

张同杰说,“中国天眼”在搜寻地外文明上有三大优势:具有更大的观测天区、高两倍的灵敏度和接受不同天区信号的19波束。之前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一直无法发现可信信号,可能就是它不具备“中国天眼”的三大优势,当然也不排除其他未知原因。如今,随着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地外文明的搜寻重任,就落在了“中国天眼”上。

有意思的是,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期待FAST未来能在三个方向产生新成果,其中之一,便是在例如疑似地外文明信号、系外行星等探索性领域取得一些新进展。中科院FAST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彭波则公开表示,“中国天眼”接收到的信号很可能有外星文明信号,“但我们还没有时间识别”。(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科普|中国天眼,又有重要发现!
科普中国 2024-03-12
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76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02
“中国天眼”已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
新华社 2022-07-23
探索地外文明有危险吗
经济日报 2022-06-19
科创之声 | 探索地外文明有危险吗
经济日报 2022-06-19
不同于以往!中国天眼发现地外文明可疑信号
科技日报 2022-06-14
地外文明或早已从宇宙深处看地球
科技日报 2021-06-24
来,带你看看“中国天眼”的宇宙视野
新华社 2021-04-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