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AI四小龙”云从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 上市首日涨幅近40%
证券日报 2022-05-27 19:32

 5月27日,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从科技”)在科创板上市,成为继商汤科技之后“AI四小龙”中第二家上市的企业。截至5月27日收盘,云从科技报21.40元/股,涨幅为39.23%。

云从科技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云从科技此次上市,一方面给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为公司带来较强的品牌传播效应。此外,公司上市后也能保障并持续优化合规经营,对公司长期发展起到了制度保障作用。”

据悉,云从科技本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17.11%

据了解,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正是AI热潮风起云涌的时期。据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回忆,“第一单业务是帮助海通证券研发远程开户的身份认证系统。”上线当月,海通证券就有超过50万用户利用云从科技系统完成了远程开户的身份认证。

此后,云从科技人机协同操作系统(CWOS)在金融领域“开疆扩土”,并顺利开拓到交通出行、城市治理、智慧医疗等更多应用场景。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云从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80亿元、7.51亿元、10.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11%。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上述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云从科技的优势在于算法技术上的领先和储备,以及金融、治理、交通等行业经验的积累。公司是在充分考虑自身技术和客户积累的基础上,才选择深耕该领域。”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3.48%、31.50%和12.72%,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6.52%、68.50%和87.28%。

锦华基金总经理秦若涵告诉《证券日报》记者:“AI业内公司应聚焦于技术与行业应用的具体场景的高度融合,打磨应用软件、算法和硬件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结合业务需求,精准找到用户可以用技术解决的核心痛点并落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商业闭环。”

预计2025年开始盈利

在旷视科技、依图科技IPO遇阻的背景下,率先上市的云从科技无疑取得了先机优势。

“今年国内外资本市场的科技公司整体估值水平出现了明显下调,上市融资功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国内一些AI公司上市进程放缓。不过随着5月份以来政策对数字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大,科技公司的外部环境开始企稳,这时候上市如果可以在底部走出稳健的上升表现,将会激发投资AI行业的热情。”易观分析企业数字化中心助理总经理张澄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绝大多数AI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根据云从科技已公布的招股书,2019年至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6.40亿元、8.13亿元、6.32亿元,尚未实现盈利。

研发成本居高不下是行业普遍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云从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4.54亿元、5.78亿元和5.34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6.25%、76.59%和49.67%。

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云从科技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同时提升技术产品效益转化效率,使得相关技术产品能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并形成订单收入,进一步提高收入增长率。”

“结合目前经营计划、在手订单情况以及相关条件假设等,云从科技扭亏为盈的预期时间节点为2025年。”该负责人解释道,在持续多年较强研发投入及品牌积累后,随着技术积累不断增强,产品、服务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深入,公司经营的规模效应将逐渐显现。同时,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能够使得公司对上下游价格的把控能力提升,公司经营情况将逐渐好转,未来亏损收窄乃至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大。

对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AI行业目前处于静默期,一边是加深应用技术积累,一边酝酿底层技术创新。我国AI应用技术在不少领域已超越国际水平,但在产业核心生态和底层技术方面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市场需要一定时间来支持AI头部企业实现产业逆袭。”

大型应用场景成“持续造血”核心

上市只是开始,云从科技将如何获得持续造血能力呢?秦若涵认为,AI在部分行业的应用带给用户的满意度提升已经到了瓶颈,新的变现模式将更多取决于AI公司是否能找到具体的、大型的应用场景。

在张澄宇看来,如何处理“业务边际成本”和“增量需求”的关系是AI行业未来急需解决的问题。他告诉记者:“目前来看,AI企业很多技术还没有以更产品化、低门槛的方式交付价值,业务边际成本很高。同时产业界对AI的使用已经过了前几年从无到有的增量需求阶段,这对AI公司就形成了两难挑战,一方面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满足他们更高阶的需求,就无法拿到订单,或者陷入业界的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如果加大投入前沿技术的探索,又会增加公司现金流的压力。”

在此方面,云从科技一直表现优异。上述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云从科技已在智慧治理、智慧金融领域保持明显领先优势,在智慧出行、智慧商业等领域正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此外也在不断扩展其他应用领域业务收入。”

数字基建收入便是其中最大的亮点。“目前来看,数字新基建在手订单已顺利推动执行并形成收入。”该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云从科技不断扩大其他城市大中型数字新基建项目订单数量及金额,同时不断提升数字新基建项目中自身核心平台及系统软件业务收入占比,减少第三方软硬件采购占比,从而进一步推高公司数字新基建业务毛利率水平。”

面向未来,云从科技似乎充满信心。上述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人工智能行业还处在技术演进、产品探索和生态建设的早期阶段,细分行业和参与的厂商比较多,尚处于扩大整体市场的阶段,实际竞争并不激烈。”

“随着行业发展,人工智能芯片和人工智能平台领域预计将逐渐演变成少数几家厂商和通用产品的市场格局,形成较高的技术和生态壁垒,行业议价能力及产品附加值将得到凸显。”该负责人如是说。据IDC统计,全球人工智能收入预计到2022年同比增长19.6%,达到4328亿美元,并预计在2023年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张韶峰:让AI应用驱动业绩增长 百融云创做对了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6
英伟达AI云来了 黄仁勋要做AI系统的“操作系统”
第一财经 2023-02-23
慧博云通:信息技术服务新秀即将登陆创业板
证券时报网 2022-09-20
关注!工业机器视觉领域龙头企业凌云光即将登陆科创板
上海证券报 2022-06-23
工业机器视觉领域龙头企业凌云光即将登陆科创板
上海证券报 2022-06-20
3年亏损23亿 预计3年后盈利?云从科技上市首日涨3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7
云从科技下周启动新股申购!AI上市潮难掩行业困局:规模和盈利难两全
科创板日报 2022-05-16
上周3只新股网上申购:AI四小龙之一将登陆科创板
证券时报 2022-05-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