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成都看雪山的“秘密” 藏在这338亿条数据里
成都商报 2022-05-27 13:37

■ 在成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能提前预报在成都何时能看到雪山,但却无心看风景,当大家沉醉于遥望雪山的美景时,他们正忙着阅读一本“无字天书”——围绕在大家身边的大气,从中提取各种信息,包括大家熟悉的PM2.5等等,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参考。

■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生态环境背后的“数智治理”。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建设了成都数智大气系统,通过不断提升及时发现、科学研判、精准调度、快速处置的能力,为成都争取到了一个又一个优良天。五年以来,成都的空气优良天数从214天增至299天,成都市民朋友圈中凭窗远眺西岭雪山的画面也越发多了起来。

■ 智慧化的场景应用是提升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水平的助推器,也是“智慧蓉城”建设的关键所在。事实上,大气的数智治理只是智慧蓉城生态环保中的一个切面,作为“智慧蓉城”8大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场景之一,数智化手段除了提前预知雪山何时现身,还将如何赋能成都的生态环境治理?近日,记者跟随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一探究竟。

成都数智大气系统告诉你:

一天中的哪个小时、哪些区(市)县能看到雪山

“纵轴是23个区(市)县,横轴是时间,精确到小时。”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指着成都数智大气系统雪山指数预测页面的图表介绍说,横轴和纵轴交汇的小方格如果是蓝色,代表可以看到雪山。而具体在一天之中的哪个小时、成都市的哪些区(市)县能够看到雪山,通过蓝色小方格对应的横纵轴坐标即可知道。

“我们积累了近8年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经验,研发了一套雪山指数预报模型,系统通过对气象条件和大气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就能预判出哪些区域、哪些时段能看到雪山。”该工作人员表示,从目前的测试预报结果来看,该系统的参考性还是很高的,下一步将持续优化。

不止雪山指数,该系统更重要的作用是预判空气质量短期,甚至长期的变化趋势,为市民出行、管理决策提供重要支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大量的数据集成分析。成都市生态环境局通过顶层设计、整合共享、平台创新、场景应用等举措,按照“现状、科研、决策、执行、评估”五步闭环工作思路,打造了智慧生态环境成都模式,重点围绕水、大气、固危废监管等五大应用场景;2018年起,着手建设成都数智大气系统,整合区县资源,拓展数据收集深度,畅通部门通道,拓展数据覆盖广度,构建起“一源一数,一数多用”的数据体系,推动了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共享,与公安、住建、水务、气象等部门对接,汇聚了约338亿条数据,为14个单位提供超过32亿条数据服务。

在如此大量的数据背后,是无数双“眼睛”和无数个“鼻子”。成都市建成的环境质量监测网,实时汇集国控、省控、市控和微站等1000余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同时建成污染源监控网,实时掌握重点企业用电、在线和视频的运行状态;另外整合接入了天网、工地等实时视频,交通卡口的车流量信息和加油站的油气回收实时状态,并在交通要道安装了黑烟车抓拍装置;构成了科研观测网,建设了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超级站、走航车、激光雷达的实时监控手段。正是通过这些固定以及移动的“眼睛”和“鼻子”,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变成了一条条数据。

成都数智大气系统还能告诉你:

重污染天气预警时,哪些企业在排污

随着“数智大气”系统的应用,成都大气环境管理从粗放型向定量化转变,从经验判断向科学决策转变,从人海战术向精准战术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见转变,提升了及时发现、科学研判、精准调度、快速处置的能力水平。“红色代表大气污染严重,黄色代表大气重度污染,绿色则代表大气情况较好。”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像云团一样随时变化的图像介绍说,这些直观可视的结果,就是通过自主研发的模型接入各种数据后形成的各类指标的预测结果。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面上的情况,针对具体区域派出走航车等移动监测设备,进行更精确的监测,找出污染源。

不光可以对未来大气情况进行预判,平时,为争取每一个优良天,系统会根据各类站点的突变进行报警,根据报警因子和原因,结合雷达观测、视频巡查、污染排放在线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立即锁定污染点位,快速进行处置。重污染天气预警时,系统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将用电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根据用电数据反查企业不按要求生产排污的情况,及时排查处置。

“生态保护是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型工作,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多种管理要素,涉及市住建局、市城管委等10余个部门,沟通协调与联动对接的工作量还是挺大的。”市生态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譬如通过智慧蓉城接入天网、工地实时视频后,我们可以监测运渣车实时行驶轨迹,全面监控扬尘源施工过程,从而判断相关企业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该工作人员调出了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出前后的运渣车行驶轨迹图。图上每个黄色的点,都对应一辆运渣车。预警发出前,地图上的主要道路都被黄线点亮(见图①)。而在预警发出后,黄线逐渐稀疏,由线变点,最后整张地图也随之变暗(见图②)。

“目前包括各种机动车在内的移动源已成为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是接下来治理的重点。”该工作人员表示,在利用交通卡口车流量数据,黑烟车抓拍等手段进一步强化移动源监管的同时,2022年数智大气系统还将接入更多的监控监测设备,接收更多、更广的数据。

此外,据记者了解,除大气治理外,市生态环境局聚焦“智慧蓉城”生态环保应用场景,还在加速推进水、医废监管和环境应急管理等应用场景建设。

文/林聪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兼顾?环保服务团队上门指导 企业“增绿又增效”
成都商报 2024-11-20
2023年全国合计受理噪声投诉举报约570.6万件
法治日报 2024-09-06
成都2024年“净土”目标来了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
成都商报 2024-05-13
协同降碳、控车减油 成都制定6大行动铁腕治理大气污染
中国新闻网 2024-05-09
2023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开幕 成都掀起创新创业“头脑风暴”
成都商报 2023-09-21
引爆世界的AI大模型 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成都商报 2023-09-08
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 他用一幅幅雪山照见证成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央视新闻 2023-08-14
努力实现蓝天常在空气常新
人民日报 2023-05-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