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要素保障
经济日报 2022-05-22 09:30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此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也强调,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保障,并从用地、用海、用能、资金、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持续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大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大科技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战略储备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随着区域经济布局、国土开发保护格局、人口结构分布、消费需求特征、要素供给模式等发生深刻变化,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必须着力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属性,其建设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以交通领域为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多数为线性工程或大型枢纽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巨大,而且往往需要跨省跨区域协调,也常常受用地用海、环境保护等因素制约。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在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中整体谋划,并强化资金、土地等各类资源要素的支撑保障。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要求,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领域、各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强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要素保障问题是制约项目实施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切实用好政府投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已发行新增专项债1.25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正是重点领域。比如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4157亿元,交通基础设施2316亿元,能源、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251亿元。

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主力军”积极性,形成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便利程度,加快推动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用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加强项目融资保障。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健康发展,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投资运营。

需要强调的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绝不是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更不是通过实施大规模的基建投资计划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整体协同,精准补短板、强弱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地方政府建设投资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防范风险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文/金观平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中长期信贷量增价降 基础设施建设提挡加速
上海证券报 2023-10-26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地方政府专项债须再发力
证券日报 2023-07-24
稳步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经济日报 2023-06-28
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人民日报 2022-11-23
更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稳增长作用
经济日报 2022-09-03
农发基础设施基金公司成功落户北京顺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30
稳投资惠民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补短板”
经济参考报 2022-06-28
加大对基础设施融资支持
经济日报 2022-06-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