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朝阳区潘家园这个管控小区有支邻里志愿服务队 撑起小区一片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08 09:15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朝阳区,受疫情影响,潘东社区潘一小区被列为管控区。潘家园街道战“疫”打响后,潘东社区潘一小区起初配备了20名工作人员,但随着30多名居民志愿者的加入,目前小区管理团队在1名社工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开展工作,实现了高效运转。

尽己所能顶上去

“我是在职党员,我现向社区报到!”平日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的代建芳是潘一小区第一个站出来报名的志愿者。“我之前跟单位也去社区支援过,现在自家有事了,我更不能当旁观者了!”就这样,她尽己之力做起了志愿者。

为了让核酸工作台上的同志减少工作量,代建芳做起流动“小喇叭”,她拿着自己的身份证现场演示,招呼居民提前横着拿身份证;遇到个子比较高的居民,她也会提醒一句:“一会儿麻烦您蹲点腿,别让咱医生再站起来了。”不仅如此,她的耳朵在维持秩序时伸得特别长,收集着社工是怎么解答居民问题的,然后再“贮藏”到自己的知识库里,解答给有需求的居民。

“社区24小时随叫随到,是我们的主心骨,但他们也得休息,我必须顶上去。”有了想法后,代建芳“偷”学起艺来。开箱、封箱、扫码登记……看过一轮后,她心里有底了,“您去休息吧,我来!”社工不放心站在一边想指导,看了一轮后,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海尔兄弟”:关键时刻必须站出来

蓝江、杨光疫情前素未谋面,这次都报名加入了志愿者团队,两人不仅很快熟识起来,还变成了亲密搭档。在每天的核酸检测工作中,蓝江负责维持秩序、清点人数,杨光负责扫码登记。开始时杨光还需要说上一句“兄弟放人”,到现在默契的只需一个眼神。蓝江胖乎乎,杨光瘦点,有居民说他们像“海尔兄弟”,渐渐的,这个名字就在小区被叫开了。兄弟俩每天来得最早,布置检测现场;晚上走得最晚,收拾物资开展消杀。“就觉得大老爷们不能窝在家,关键时刻必须站出来”。兄弟俩被替换下来时也不愿休息,上门搀扶岁数大的老人下楼做核酸,帮着居民送快递。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有一天,一位陌生的邻居阿姨拍拍他俩,说:“孩子,你们天天在这忙,我给你们买了些菜。”接过菜的一瞬间,他们的眼角湿润了。“有这些可爱的邻居,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心怀恩情反哺社区,“再累我也要坚持”

“社区在我最无助时伸手相助,我就想回报他们。”兰雪的父亲是一名肾透析患者,每周都要到医院做治疗。管控第一天救护车未准时到达,担心会误了治疗,兰雪慌了神。“别急,我来想办法!”社区书记的出现让她找到了“救命稻草”,在社区的协调下,救护车很快接走了父亲。

“揪着的心一下放了下来,当时我就和书记说我要做志愿者!”兰雪当即换上“大白”在核酸现场维持秩序,由于自己不太懂流程,开始时一脸蒙,但是在社工的带领下,她很快“上了道”。与此如同,她还跟随医护人员入户核酸,六层的老楼,没有电梯,两趟爬下来就喘的不行,但是看着身边的人,她极力地长呼,让自己平缓下来。晚上回来,她的腿和腰都变得僵硬,“穿上这身衣服闷得不行,还不能吃、喝,说话都得靠喊。”体会到了工作人员的辛苦,兰雪坚定信念,“疫情不退,我绝不撤退,再累我也要坚持”。

英雄不会从天而降,每一个挺身而出的凡人都是英雄。在这场战“疫”中,我们身边的邻居化身志愿者,冲在“疫”线,守护着万家灯火。在他们的带动和感染下,潘一邻里志愿服务队从一个人到现在的三十余人,大家团结协作,贴心服务着小区里2500余名居民。“现在我们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候,相信我们很快就能看到曙光。”志愿者们信心十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通讯员 辛桦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松榆里社区开展趣味垃圾分类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0
北京语言大学有支“洋雷锋”服务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05
上百支首都志愿者队伍协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7
朝阳区安贞西里举办趣味活动玩转邻里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8
朝阳区潘家园华威里社区维修小区楼顶提前防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5
建外街道办事处南郎家园社区举办学雷锋邻里守望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6
邻里守望 | 朝阳区潘家园街道: “五个一”共享计划助居民渡难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2
街道里有支专为老人跑腿的志愿服务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