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ing调查丨奢侈品打上理财标签 真的能占到便宜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05 17:47

近日,“省钱买奢侈品真的值吗?”这一话题在微博引发了很多争议,有人认为“省吃俭用去买,我觉得没必要。任何奢侈品,都是你个人的附属表达,穿戴是你个人的一部分,不是你个人的全部。 ”也有人认为“心有所爱,便觉得值了”,“买奢侈品能保值,搞不好还有升值空间。”有人甚至将购买奢侈品当成理财手段,但这种想法真的靠谱吗?

发现

名牌包二手价超官方价 

每当有奢侈品集团发布财报,投资者往往最关心的是其涨价与否。2022年开年不足两个月,已有多个知名奢侈品品牌进行了不同幅度的调价。今年1月,香奈儿(Chanel)在去年11月已经提价的基础上,宣布部分款式将再度涨价。其中Coco Handle涨价2000元,Business Affinity和Le Boy等包型会有8%至12%的涨幅。过去三年,香奈儿的涨幅已经高达60%。迪奥(Dior)开年部分产品涨幅达13.9%。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分析师表示,LVMH旗下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整体价格上涨了约7%,皮革制品价格上涨了约8%。分析人士说,像Coussin、Neverfull和Capucines等流行手袋的价格上涨了20%至25%。欧洲奢侈品在中国的价格往往更高。

奢侈品牌纷纷提价,也使得二手市场也出现升温,以LV为例,如果该品牌某款产品涨价幅度为百分之十,其二手价格也会上调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如果遇到某些经典热门款式停产或者限量发售,其二手价格就直逼官方一手价,甚至可能超过官方价格。对此不少网友评论称,“妥妥的理财产品”、“投资真不如买包”、“买啥股票,买包吧”。

在奢侈品投资领域,中国消费者眼中最保值的奢侈品品类前3名分别为腕表、顶级豪车以及珠宝,也确实有人尝到了购买奢侈品并转手出售的甜头。

讲述

一夜之间暴涨血赚15万

“手表相较于衣服、鞋子来说算是保值率较高的奢侈品,适合投资。”马晓(化名)是一名大学生,家境优渥的他平时出于个人爱好,也会购买奢侈品。在他看来奢侈品也能充当一种“社交货币”。他透露,曾高价卖出去一个劳力士手表,原价5万多,卖出去的价格却高达20万,可以说从中尝到“甜头”。

对奢侈品涨跌信息比较关注的他分析称,涨价的原因是这款手表与一款联名手表外观相似,具有相同的蒂芙尼蓝盘面。2021年12月6日,百达翡丽和蒂芙尼合作宣布限量发售170枚联名的蓝盘鹦鹉螺,该表第一次拍卖就以4000余万的价格成交,这直接推动了劳力士手表的价格水涨船高。

当时马晓通过自己的专柜销售购入了这只表,最后转手卖给了一位朋友,“也只能卖出友情价,挣不了多少钱。但如此令人眼红的商机,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抓住。”之所以会有人做奢侈品的二级市场,是因为有些东西供不应求。不过马晓从来不买二手奢侈品,他自称有一些心理洁癖,更偏向于购买别人没有用过的奢侈品,毕竟当前二手市场鱼龙混杂。

案例

倒卖不成却被骗走50万

如此令人眼红的增值空间,也有不少外行人都动起小心思,想凭借奢侈品狠狠“捞一笔”。

然而,奢侈品并非买到即赚到,当心“理财”变“离财”。

2019年5月,谢先生通过二手交易网站“闲鱼”购买劳力士手表时结识了自称名表交易商的小田。谢先生得知小田从事名表商业代购,有可靠的低价正品购买渠道,“他想邀我共同参与名表交易,从中赚取差价。”双方互相添加了微信频繁联络,不久就以“好友”相称。

随后小田便向谢先生介绍了名表代购“生意”,承诺交易成功后支付定额利润。二人于2019年7月29日、8月13日、8月19日分别交易三笔,小田每次都以较低价格向谢先生出售名表,因通过高价转售从中获利不少,由此对小田产生了足够信任。

不过,事情的发展让谢先生有些意外,后续小田又提出两笔大额“劳力士”手表交易,但在谢先生支付完50多万全款后便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发货,且拒绝退还购买钱款。此时谢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并报了警。目前小田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尚在进一步侦办中。

观点

“散户永远赢不了大公司”

与马晓一样,大学生翁鹏(化名)同样出于个人喜好和社交需要,也热衷购买一些奢侈品,每月大概花费10万元,一件商品单价最低也上万。不过他认为,依靠奢侈品增值来赚钱并不是一条可行的路。 “单想靠这个发家致富太难了,就算涨了又能怎么样,用过的东西还是会贬值。比如一个劳力士的黑水鬼,原价7万,你花了10万买到,它现在涨到了12万,但你个人永远卖不到12万的价格,你卖给表商要打八折,人家才会收。”

翁鹏认为,大家对奢侈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国内对奢侈品的界定不太清晰,甚至很多文化类的商品也被当做奢侈品,比如香炉。相比购买,翁鹏更喜欢收藏奢侈品,因为卖了可能有赚有赔,不卖价值就在那里。但利用奢侈品增值来致富的一定是大公司,“这就跟买股票一样,散户永远赢不了大公司。”翁鹏说,不仅奢侈品二手店压价,奢侈品转卖给私人的可行性也比较低。

爱马仕、香奈儿、路易威登、普拉达等等都是人们熟知的奢侈品品牌,很多人认为,这些大牌奢侈品质量有保障,买完肯定能升值。但实则不然,不是所有的奢侈品都存在升值空间。就拿一些箱包、服饰来说,其贬值率很高。

从高中就开始购买奢侈品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奢侈品一线品牌的经典款更具有保值的特性,这是其能在二手市场流行的主要原因。不过二手的包包和衣服很容易损坏,外表也容易出现一些划痕之类的磨损,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转的,除非是一些不易破损的鳄鱼皮包包,才存在升值的可能,不过通常是有价无市。

此外,张女士表示,现在二手市场鱼龙混杂,买到的奢侈品很可能就是假的。发票、鉴定证书都能造假。如果不擦亮眼睛,消费者在二手奢侈品店买到赝品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是没有卖给私人渠道的。除非是能卖给朋友,但碍于面子也不一定能卖很高的价格。”

行业

店老板也不知哪款能升值

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了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几家二手奢侈品店。与专柜不同,这里的奢侈品包包紧挨着摆放,有的甚至直接摆放在地上,一点“架子”都没有。店里的手表比较少,最贵的一款是名为“绿水鬼”的劳力士手表,表盘偏墨绿色,标价为15万元整。它被妥善地装在劳力士的包装盒内,价签上标注着“很新”,表带没有一丝划痕。

若不想要购买这款手表,销售人员是不让试戴的。在官网上,这款手表的报价在7万元左右,在二手市场,它的价钱直接涨了一倍多。“我们也不懂为什么这么定价,背后都是有专门的人操作。”这家二手奢侈店的销售人员说道。

在另一家二手奢侈品店里,老板正在刮彩票,说话的时候头也没抬,一直忙活着手里的东西。当听到记者询问有没有能够增值的手表时,操着一口东北口音的他笑着说:“要是知道哪款表能增值,那我早就发了。”他透露,自己有一个专门靠卖二手奢侈品挣钱的朋友,最近赔了不少。

在奢侈品当中,手表比起箱包、服饰来说,保值率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买了手表就没有任何的风险。“奢侈品增值或者贬值,受很多因素影响,除非你是‘操盘手’,能够操纵市场的走向,引导奢侈品的售卖价格。”这位老板旁边的销售人员直言,真正值钱的奢侈品一般人是买不到的,凡是能够从奢侈品专柜买到的手表,都不挣钱。想买到稀有的有增值空间的奢侈品,都是需要“消费累计”的,只有VIP客户才可能购买到那些令人眼红的奢侈品。

解读

奢侈品不是保险的投资产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张梦霞向记者表示,将奢侈品当成理财产品还是要持理性、谨慎的态度, 一定要量力而行。奢侈品是否有价值,稀缺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即便能变现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高级定制属于一对一,具有较高的稀缺性,但如果只是收藏没有流通、没有交易也就没有市场。而且每个人的喜好和价值评判标准也不一致,所以很难断定它就是一个可投资的产品。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很快,品牌方也很看重中国市场,但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说则需要看自己的需求和财力来决定是否要买入,毕竟能保值增值的只有极少数产品。市场行情好不代表买了就能赚,其中有撞大运的成分,因为品牌商在设计产品时並不负责买者的再交易。

张梦霞介绍,在中国的奢侈品目标人群中有至少75%是年轻人,不像欧洲成熟的市场目标人群已经实现了财富积累。也许有人确实获得了再交易后的高收益,但这不具有普遍性和广泛可行性,它不是短期就能获得回报的。“为了等升值你买奢侈品留存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不仅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撑,还需要对市场非常了解,以及面临的折旧成本,毕竟奢侈品对维护、保养和储藏也有极高的要求。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张梦霞指出,真的要去参与交易变现,面对的风险依旧很大,虽然有一定的发展趋势,但这个市场并不成熟,还有待规范,能够去做鉴别真伪的专业人士并不多。

此外,品牌商会通过提价保持稀缺度,也有可能复刻经典、增加产量,这就打破了产品的稀缺性,从而造成隐性贬值,同时也不排除将奢侈品被打上理财标签背后存在炒作的可能,甚至是一种营销手段。

她认为,虽然在外行人看来,奢侈品从来不打折不降价,但这并不是个保险的投资机会。

提醒

抛开“理财”概念切勿冲动消费

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徐可卉指出,许多关注奢侈品理财的人往往被奢侈品所谓的“保值”“收藏”“理财”等标签吸引。需要注意的是购买奢侈品要量力而行。抛开“理财”的概念,购买前要先看看自己的“财力”,切勿因一时兴起而冲动消费。

每年都不乏有消费者想购买奢侈品,但最后发现买的是高仿品的新闻,因此一定要去品牌专卖店进行选购,并保留好交易记录。

即便想要进行奢侈品理财,也要了解理财产品的特质,切莫浮于表面。以手包为例,要了解其材质、色泽、鉴别方式、市场饱和度、市场热度与升值潜力等,很多奢侈品只有珍稀限量款才能在保值中得以升值。因此,要在购买商品前做足功课,绝不能随波逐流,陷入理财误区。

随着奢侈品的平民化,对于奢侈品的消费也逐渐“日常化”,但是鉴于其不菲的价格,面对奢侈品,还需保持理性,适度消费,合理投资,切莫让奢侈品迷乱了双眼!

曾有数据显示,约68%的仿品做工明显不符合品牌工艺,售假商家以“专柜实拍视频”、“专柜支持验货”等骗术引导消费者购买;约32%为高仿,做工可达一般消费者难以分辨的程度,被售假商转于国内同行、境外代购和消费者之间。

由于部分品牌正品款式容易仿制,甚至出现正品率下降的情况。由于品牌方不提供鉴定服务、普通消费者缺乏鉴定能力、交易场所逐渐转移到线上、社交支付功能完善,导致销售假货的渠道更多、成本更低、消费者维权更难。

实习生 李青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LV又涨了,奢侈品靠涨价拉动业绩这招还能奏效吗?
第一财经 2024-07-04
被罚7.2亿元!劳力士“垄断”的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2-26
奢侈品牌Coach,居然做起了这个生意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11
劳力士下场卖二手表,自营中古生意或成奢侈品销售新生意?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2-08
上半年收入超预期增长 奢侈品巨头迎来强势复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8-06
日本奢侈品成全球价格洼地,代购们生意又好起来了?
第一财经 2022-07-26
卡地亚、蒂芙尼又提价!奢侈品涨价常态化,二手市场“冰火两重天”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7-23
国际奢侈品又双叒叕涨价 还有消费者买单吗
第一财经 2022-05-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