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00后”力量冲上抗疫第一线 湖南援沪医疗队青年展现担当
潇湘晨报 2022-05-05 11:30

奋斗,是年轻的定义之一。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风华正茂的青年们,始终奋斗在最前线。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无论是抗疫前线,还是乡镇基层学校,关键时刻,他们总能挺身而出。

广大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堪当大任的一代。

“青春很短暂,疫情占几年”,当网络上有人这样戏谑地疑问时,一群湖南“90后”“00后”正化身“大白”“小蓝”,奔走在上海“疫”线,践行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仅20岁。

ICU里帮助危重症患者和死神赛跑

身穿厚重防护服,佩戴护目镜、面屏和两层橡胶手套,25岁的苏汉扬走进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ICU,他要面对的是“爷爷奶奶”辈的危重症患者。

作为湖南援沪医疗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苏汉扬在隔离病房里不仅仅是护士,也是实时沟通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桥梁,还是呼吸治疗师、康复师、营养师,全方位、多角度管理患者。

这里的患者往往合并两组及以上严重基础疾病和心、脑、肺、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原先简单的动静脉穿刺都会变得更艰难。和苏汉扬一起战斗的,是一支来自湖南的“摘冠突击队”,“80后”“90后”占比83%。他们将重症救治“关口前移”,提前筛查潜在的重症高危患者并尽早干预;设立高级重症监护病房作为“中转站”,大大提高ICU周转率。

“幸得我们有强大且合作密切的团队,运用机械通气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生命支持技术,以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生命保驾护航,与时间和死神赛跑。”苏汉扬说。

在这场援沪工作中,以罗鹏为代表的“00后”新生代力量也冲上了抗疫工作的第一线。在进入上海古丹路方舱医院前,他说:“就要入舱了,得赶在入舱前写好入党申请书。”搬运完湖南志愿抗疫物资后,已是凌晨一点,在驻地的深夜,罗鹏迅速写好入党申请书,并交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何可手中。

她的抗疫经历感动方舱考研女孩

谢宇雯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位1996年的护士,也是一名热情且有担当的青年党员,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参与“抗疫”工作了。

2020年,作为湖南援鄂中医医疗队的一员,曾在武汉方舱内度过了自己24岁的生日。她的付出,也让“方舱医院考研女孩”徐丹备受感动。

当时还是大四学生的徐丹在信中写道:“怀着焦虑不安的心情,我被社区转送到了距家20公里的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这个才开舱的医院是首个中医方舱,作为一名中医学子,不得不说这是命运的安排。办好入院手续,我入住了湘五病区,由湖南的医疗团队管理的病区。我想我可以认识一下第一眼记住的那个护士小姐姐了,她的腰上挂着一个蓝色的小包,包上写着‘热干面加油’的字样,即使穿着宽大的防护服,也能看出她瘦瘦高高的。那是我来方舱记住的第一个名字:谢宇雯。”

“我想报考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将来也当一名中医,成为和你们一样的人。”她对谢宇雯说。2021年7月,徐丹如愿收到湖南中医药大学心血管内科专业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当医院发出需要组织援沪医疗队的通知,谢宇雯也是和上次一样毫不犹豫报名参加。

这次,她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要负责“以老带新”带着大家一起“抗疫”。平时大家会在群里问有关专业问题,比如戴手套时如何才能更好地包住防护服,才可以使手套里的防护服不易外滑等一系列的问题,谢宇雯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把好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我在急诊习惯了,夜班就我来值吧”

上海古丹路方舱医院由几栋建筑临时改建而成。到达上海后,湖南援沪医疗队就马不停蹄地对上海古丹路方舱医院进行实地勘察,迅速完成场地布局、救治方案、院感防控、物资保障、预警体系等管理规范的建设,并组织现场演练。

作为曾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支援的“前辈”,长沙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易曼挑起大梁,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进驻方舱。大家面对一个全新的病房,需要在实战中摸索。第一次与病毒短兵相接,年轻的同志难免紧张。易曼指导防护规范、病人收治、处理紧急情况、搬运医疗物资……一个班下来,两只脚忙成了“陀螺”,不停地工作、工作、工作。“全部的力气都使在方舱里,一下班就瘫了,两腿发软。”

事后回忆第一次踏入方舱时的感觉,长沙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的罗凯脱口而出的是“紧张”。虽然在神经重症医学科工作多年,但他之前很少接触过传染病,“最多也就是戴N95口罩,很少进行三级防护”。虽然预料到风险,罗凯还是第一时间报名请缨到上海,“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价值”。

罗凯把在NICU的工作习惯带到了方舱,将很多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3床有精神分裂症,4床智力低下,5床为他们的父亲,请各班重点关注。”有了他在工作群里的提醒,每天的诊疗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凯哥是个暖男,有他在,我们这些‘女汉子’就有被照顾的感觉。”逆境中的幽默大方、乐观积极打动了很多人,护士小妹妹焦虑不安的时候喜欢找他聊天,罗凯几句话逗得大家眉开眼笑。

“我在急诊习惯了,夜班就我来值吧。”长沙市中医医院急诊重症医学专业的严峻果断干练,主动承担夜班及特殊患者的查房。一位患者突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为转成了新冠肺炎的重症,无比恐慌。严峻一边安抚,一边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迅速作出判断,考虑急性左心衰,紧急联系转诊,接班的罗凯全程护送。一阵严丝合缝的操作后,患者终于放下心来。

“本来打算去武汉的,没去成,终于有机会到了上海。我想来体验‘战士’的真实生活。”很多人不理解家境优渥的严峻为什么要报名去上海“吃苦”,他却有不一样的理解。

推迟拍婚纱照当起抗疫娘子军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医疗队的护理“娘子军”平常看上去娇滴滴,上了“战场”却丝毫不含糊。长沙市中医医院“90后”护士汤洁和彭顺利就是“巾帼不让须眉”的代表。

“先检查防护服是否破损,拉链是否完好,防护服要完全遮盖工作服和帽子。”温柔甜美的汤洁在急诊工作,练就了四平八稳的性格,尤其是护理操作“滴水不漏”,承担了医疗队很多培训的工作。队员们防护操作不到位的地方,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她总会耐心细致讲解动作要领,被大家亲切地称作“汤老师”。

新婚不久的彭顺利本来打算今年4月份拍摄婚纱照,得知她想去上海支援,丈夫选择推迟时间,支持她的决定。到达方舱后,彭顺利发挥中医专科护士的优势,引导患者练习呼吸操、穴位按摩等中医方法来加快康复。每天方舱的消杀工作,也很考验体力,对彭顺利而言,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来回对近2000平方米的病房进行消杀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记不清要换多少次消毒水,穿防护服格外闷热,分不清身上是汗水还是消毒水。”彭顺利说。

下了“战场”,这群年轻人又展示出多才多艺的一面,跳舞、拍视频、写心得、做海报、美发、秀身材……硬是将“两点一线”的单调援沪生活打造成一台戏。

像他们一样,在上海抗疫前线,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情怀的湖南青年还很多。在这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中,他们给人们带去温暖和希望的同时,也在特殊的“人生课堂”里不断成长。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Qnews|最后一支援沪医疗队湖北重症医疗队撤离上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08
湖北援沪医疗队主力奋战59天昨日凯旋 从心底向这支战疫“铁军”道声谢谢
解放日报 2022-06-01
援沪46天 广西迎接1584名医护人员顺利返桂
中国新闻网 2022-05-31
累计收治患者20374人,天津援沪医疗队今天返程
澎湃新闻 2022-05-29
与上海人民并肩作战38天 湖南省援沪中医医疗队凯旋
解放日报 2022-05-24
湖南援沪中医医疗队606人乘机返湘
央视新闻 2022-05-23
奋战36天治愈3000多人,辽宁援沪医疗队踏上归途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5-22
湖南援沪医疗队分阶梯管理 救治重症感染者
央视新闻 2022-05-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