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图片故事|“95后”海归返乡逐梦
新华社 2022-05-04 20:30

5月1日,在太原市万柏林区松源小区,方昱淋(左二)在疫情防控卡点提示外来人员扫场所码。今年26岁的山西太原小伙方昱淋曾留学澳大利亚,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他在毕业后选择返乡。2020年底,通过当地的人才引进政策,方昱淋成为了太原市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桃杏村的一名村干部。

5月3日拍摄的太原市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桃杏村的一处山路(无人机照片)。4月,太原市局部地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方昱淋工作地所属的街道也出现阳性病例。当时身处其他封控区内的方昱淋主动请缨,克服离家跨区工作的种种障碍,投身抗疫一线。

5月1日,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桃杏村,结束当日工作的方昱淋在办公室写工作日志。卡口值守、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录入检测数据……回顾这段历程,方昱淋在工作日志里写道:“这会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我坚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5月3日,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办事处,方昱淋在搬运物资。疫情防控只是基层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街道办事处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方昱淋除了村里的事务以外,还承担了街道的部分工作。

5月3日,方昱淋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桃杏村的山上进行护林防火巡查。工作一年多来,方昱淋也有了自己的心得,“在基层,只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就能看到直接的变化。看着村里一天天变好,这不就是最大的意义吗?”

方昱淋(左一)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桃杏村引导村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4月12日手机拍摄)。

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桃杏村,方昱淋(前左)为医护人员在防护服上写姓名(4月13日手机拍摄)。

5月1日,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白家庄街道桃杏村,方昱淋(左)在一户村民家中了解生活情况。

摄影/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编辑/杨小嘉

相关阅读
图片故事 | 种猕猴桃的“95后”新农人
新华社 2023-09-27
图片故事 | “95后”海归硕士变身田园“创客”
新华社 2023-08-31
图片故事|乡村少年绿茵逐梦
新华社 2023-08-09
图片故事|回到大山,“95后”小伙为家乡带货
新华社 2023-06-07
图片故事 | 旁听12年,在数学世界中逐梦前行
新华社 2023-05-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