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本土药企创新加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4-13 12:04

随着18A新政的实施,港股成为吸引国内未赢利创新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融资的热土。随着2021年业绩报告的陆续披露,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百济神州、君实生物等第一梯队的创新药企已实现了营收的大幅增长。去年,百济神州营收已突破70亿元,信达生物和君实生物的营收也超过40亿元,已经从Biotech成功转变成为Biopharma。另外,诺诚健华、荣昌生物在商业化元年实现了营收翻倍增长,而荣昌生物、康希诺生物成功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从研发费用支出来看,Biotech研发费用平均增长率达35.77%,国内药企创新已进入了加速阶段。综合25家18A港股Biotech的研发费用情况,21家在2021年研发费用支出增长。百济神州研发费用更是达到92.82亿元,再鼎医药和信达生物的研发费用也分别达到36.55亿元和24.78亿元。

国盛证券分析师张金洋指出,2021年资本市场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18A公司的股价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但产品收入的爆发性增长,创新产品出海兑现,研发平台不断建设拓展,体现了以研发为核心的创新企业的巨大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研发的巨大投入,仍有众多公司的营收无法覆盖巨额的研发开支,因而无法实现盈利。能否加快核心产品的商业化进程,扩大营收,仍是众多创新药企面临的考验。与此同时,账上现金变化出现分化,第一梯队公司近年来账上现金情况逐步改善,账上现金流也足以支撑公司的经营与创新研发,第二梯队公司账上现金水平保持稳定;剩余部分企业现金流能力仍较弱。

核心产品商业化助力营收增长

从总营业收入来看,相比于2020年,2021年18A的营收总量增速超过170%。随着创新药企业核心产品商业化的逐步实现,总营业收入正逐渐攀升。百济神州的营业收入已超过70亿元,信达生物和君实生物等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也已超过40亿元,位列创新药企的第一梯队。而这些企业从Biotech转变为Biopharma的成功突围,也增强了其他Biotech的信心。

3月31日,百济神州公布2021年业绩公告。在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同比2020年大幅增长281%;公司净亏损相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3亿元,同比收窄13%。

值得注意的是,百济神州营收的主要增长动力来源于其核心产品的商业化。2021年,百济神州的产品收入约为40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05%。其中,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的表现十分亮眼。2021年,泽布替尼全球累计销售额约1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23%。在美国,其收入达到7亿元,同比增长535%;在中国,其收入增幅也高至331%。另外,百济神州的另一核心药物替雷利珠单抗也在2021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该年度,其在中国的销售额约为16亿元,同比增长了56%。

与百济神州类似,君实生物的营业收入表现也很大程度受益于其核心产品的商业化。2021年,君实生物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了24.3亿元,增幅达153.4%;扣非净利润为-8.8亿元,较2020年的17.1亿元大幅收窄。在本年度,该公司直接销售抗肿瘤药物收入4.12亿元,技术许可及特许权收入为33.4亿元。这其中的礼来制药,作为公司第一大客户,2021年技术许可及特许权收入约为23.66亿元,占君实生物年度销售总额的62.8%。而君实生物的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国内市场商业化势头良好,全年销售收入为4.12亿元,较2020年不升反降。

君实生物表示,2020版国家医保目录于2021年3月正式实施后,特瑞普利单抗的产品终端定价相较于2020年的初始定价降幅超过60%。此外,特瑞普利单抗继续纳入2021版国家医保目录并进一步降价后,公司对经销商的全部库存进行了差价补偿,也对当期的产品收入确认造成一定影响。

除了君实生物,还有多家创新药公司陆续有产品迎来商业化销售。百奥泰公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其营业收入为8.29亿元,同比增长348%。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药品普贝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另外,其药品格乐立(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业务规模也逐步扩大,销售收入稳步增长。

另一家未盈利上市的创新药企泽璟制药的业绩快报也显示,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627%。该公司的收入增加也是因为其首个1类新药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开始取得药品销售收入。

另外,康希诺生物也首次实现盈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3亿元,同比增长17174.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4亿元,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约18亿元,成功实现扭亏。对于扭亏的原因,康希诺生物指出,主要是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获得境内外多个国家的附条件上市批准及紧急使用授权,该产品商业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然而,还有不少创新药企至今仍未实现营业收入,如三叶草生物、乐普生物和嘉和生物等。根据三叶草生物业绩报告,2021年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3月的C轮融资和11月IPO募集的款项。本年度亏损为60.16亿元,较2020年(9.13亿元)提高了559%。三叶草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增加,以及IPO后公司估值上升导致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损失扩大。乐普生物也在财报中指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由于集团未实现任何产品的商业化,未获得任何收益。

研发费用持续高企

作为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生物医药业对研发投入有着很高的要求。能否实现营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产品的研发。在本年度,尽管已有企业的产品进入商业化销售阶段,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创新药企的研发投入仍然会居高不下。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34家港股上市药企研发费用均超过5亿元,其中18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

具体来看,百济神州仍然遥遥领先,2021年其研发费用为92.82亿元,同比2020年小幅增长4%;复星医药和中国生物制药跟随其后,研发投入分别为38.34和38.2亿元,增幅超过30%。再鼎医药和石药集团的研发费用也在30亿元以上。

从同比增长来看,再鼎医药2021年研发费用达到36.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151.54%;三叶草生物的研发投入也增长了7倍,达到18.26亿元。康希诺生物、乐普生物和开拓药业的研发投入增幅均超过100%。

也正是因为创新药企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公司营业收入无法覆盖巨额的研发费用和其他开支,导致2021年众多公司仍无法实现盈利。

以君实生物为例,目前其在研产品管线覆盖五大治疗领域,其中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在研产品包括特瑞普利单抗、埃特司韦单抗以及阿达木单抗3项,有23项在研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超过25项在研产品处在临床前开发阶段。君实生物表示,公司将继续投入大量研发费用,未来盈利与否取决于在研药品上市进度及上市后药品销售情况,高昂的研发投入、推广成本及运营成本将给盈利带来不确定性。

泽璟制药2021年的亏损同比增加,公司称,主要原因是其新药上市销售时间较短,而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加较多。该公司表示,未来仍需持续投入较多的前期市场拓展和学术推广活动开支。

3月2日,再鼎医药公布2021年财报。在报告期内,再鼎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4.77%;归属母公司净亏损7.04亿美元,亏损同比扩大161.98%。对于亏损原因,再鼎医药表示,主要是由于新商务拓展活动的相关开支所致。

2021年再鼎医药的研发支出为5.733亿美元,而2020年该项支出为2.227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57.43%。

从现金流来看,部分药企的流动性显著增强。以百济神州为例,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7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90亿元。百济神州首席财务官王爱军表示,在整个行业资本成本上升的环境下,公司建立了强劲稳健的财务表现与优势地位。

再鼎医药、三叶草生物的流动性也大大改进。2021年,再鼎医药和三叶草生物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61.52和27.67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117.88%和436.12%。三叶草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2021年3月的C轮融资和11月的IPO以及上市的所得款项。

相反,乐普生物、云顶新耀等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相比2020年度则有所下降。乐普生物表示,这主要是公司的研发开支和融资活动筹得的资金增加导致。云顶新耀也在公告中指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减少是源于公司于2021年订立的授权许可协议向Providence、信诺维及中抗制药支付的前期付款,以及对在研项目、商业化活动等的投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国产PD-1加速进军欧洲 从本土到国际 如何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9-25
创新药开始赚钱了:多家药企上半年扭亏为盈,怎么实现的?
澎湃新闻 2024-08-31
35家创新药企汇聚科创板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经济参考报 2024-03-17
首个在美获批的国产PD-1花落君实,前三季度销售额超6亿
澎湃新闻 2023-10-28
至少六款创新药海外授权被退回,借船出海道路走不通了吗
第一财经 2023-09-27
12款国产PD-1上半年成绩单:有药企卖出18亿元,也有药企选择退出
澎湃新闻 2023-09-05
百济神州BTK一季度全球销售突破14亿元 海外收入大涨超一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5
创新药产业链公司2022年业绩分化
中国证券报 2023-04-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