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30位男演员奏响阳刚与荷尔蒙的交响 《铁流东进》台词来源于真实烈士遗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07 21:06

一部没有女性角色的硬汉戏,30位男演员在舞台上将汇成一条怎样的奔腾铁流?4月7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新创话剧《铁流东进》的主创阵容首度亮相,这部由《觉醒年代》中邓中夏的饰演者查文浩导演,侯岩松、田征、王挺、褚栓忠、张真源、王啓函、李梦男等联袂出演的热血之作,将于4月13日—17日作为第七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的开幕大戏,登台国家话剧院剧场。

微信图片_20220407210154.jpg

摄影/武云飞

英雄赞歌写了一个躺平的人的觉醒

话剧《铁流东进》根据人民文学奖得主季宇小说《最后的电波》改编,集合优秀创作力量打造热血涌动、感人至深的抗战题材戏剧,塑造可信、可敬的新四军铁军群像。讲述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爷爷突然宣布“我是烈士”。孙子通过爷爷的一言一行,揭开他的身份之谜——1941年,皖中独立师第三团东进受阻,被日寇围困在白马山,急需通过电台与上级联系。协助三团的发报员是一位技艺超群,却对抗日胜利毫无信念的老百姓,他们的相遇像一块顽石砸进了滚烫的铁流中,火花四溅。

微信图片_20220407210147.jpg

该剧塑造了一个被信仰感化、蜕变、觉醒的普通人,和一群意志坚定的新四军战士,谱写了一曲悲壮动人的英雄赞歌。

主创团队与原作者多次沟通交流,在小说提供的信息和背景基础上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通信兵回忆录,并实地采风、走访相关人士,在深入挖掘的过程中逐渐让剧中人物丰满立体。编剧查文白数易其稿,据他介绍:“剧中的一些台词来源于真实的烈士遗言,例如‘生无臭,死无闻,足矣’,英勇的烈士们不该默默无闻,他们应该被后代铭记和歌颂。”

微信图片_20220407210202.jpg

全男班塑造钢铁群像

从《觉醒年代》到《铁流东进》,从演员到导演,查文浩具备年轻创作者敢于突破的创新力,同时有着年轻党员守正笃实的时代担当。据他介绍,该剧历时两年筹备,但因疫情暂停,重启后虽演员有替换,但剧中一句台词始终激励着剧组的每一个人: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希望。为了了解通信兵,查文浩实地走访了多个军部旧址、拜访历史研究会的学者,邀请无线电专家开展教学,带领剧组脚踏实地的创作。

微信图片_20220407210140.jpg

作为一部没有女性角色的硬汉戏,30位男演员在舞台上势不可挡向着目标前进,而这诗意的一幕也构成了戏剧的高潮。“梅花奖”获得者侯岩松,与国家话剧院资深演员田征,共同饰演剧中的发报员李安本,他们的表演各有千秋。在侯岩松心里,红色题材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辉,他在创排期间还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将一名文艺工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拥有丰富舞台经验的田征此次与阔别17年的“老战友”王挺再次同台,二人曾在《冰山上的来客》中有过合作。剧中王挺饰演三团团长,此前他曾塑造过诸多警察和硬汉角色,此次将用四川方言刻画一位绝境中带领战士突围的英雄。王挺表示,“以前我对表演的认知与舞台有距离,舞台上你永远在观众的视野内,对我而言要重新颠覆建立对表演的认知。以往影视剧从没有这么长时间的排练,那种是浅尝辄止,而话剧则是要扎在地上。”

微信图片_20220407210144.jpg

流量明星张真源显露出00后良好素质

演员阵容中最年轻的是还不到19岁的张真源,首次出演话剧的他目前就读于中戏,在他看来,此次饰演的“小柴火”同名字一样,心中也有一团火。“每每以这位少年士兵的身份站上舞台,内心都充满了使命感和自豪感。这不仅是一部话剧,而是以表演的形式奏响的一曲英雄赞歌。”

作为流量明星,张真源在剧组却显示出00后的良好素质,查文浩称,“之前我对真源不了解,没有更多闲时交流,第一次见面就是排练场,直接进入了创作状态,但是从排练中,他逐渐显露出天赋和努力。剧中他的台词全程用四川方言来完成,我们知道他流量大粉丝多,但真源排练从不请假,没有任何我们以为会出现的问题。张真源也表示,“我从国话演员老师身上学到很多表演上的心得,有一次演完一场戏,岩松老师马上就给我讲了刚才表演上的问题,比如逻辑重音以及行动性。其他老师看到我的问题也会立马说出来,在剧组的每一天我都是在改正中成长的。”

微信图片_20220407210136.jpg

摩尔斯电码构成舞台时光隧道

眼下,剧组已进入合成阶段,舞美设计张武将一个个白色积木块搬上舞台,排列成摩尔斯电码符号,由这些电码组成了白马山。这个抽象的舞台可以引申出更丰富的内涵,既是战壕迷宫,也是烈士纪念碑。通过转台和光影的变化,在不同角度呈现的形态就如同发电报时滴滴答答的节奏。

这个节奏是白马山战士的希望,他们希望通过电报与组织取得联络,冲出重围继续东进。这个节奏也是全体演员最好的祝福,在摩尔斯电码构成的圆形时光隧道中,传递对先烈的敬仰,为英雄著书立传。

摄影/王昊宸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打造国话第二现场 助力敦煌文化年轻化传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0
不讲苦和难 描画大时代 京味话剧《坤伶·元年》 看女演员如何登上京剧舞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主创团队谈《鳄鱼》:演这部戏用上了“洪荒之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郑云龙现身北京人艺演员队拜年视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1
国话老中青三代演员“回家” 戏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明年与观众相约院线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6
说上海话的《长恨歌》首次推出20年未见情节,还有新任“上海小姐”王琦瑶
上观新闻 2023-12-08
人艺青春班底重释莫言剧作 《霸王别姬》不是历史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1
参演郎昆话剧《西去东来》,演员肖骁获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