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大兴|“电科蓝” 每一片雪花都与众不同
北青社区报大兴版 2022-04-01 17:10

随着冬奥火炬的缓缓熄灭,双奥之城回归了宁静。就在全国人民还在谈论着双奥精神,庆祝着独属于我们的骄傲之时,做为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的服务保障力量——冬奥志愿者,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仍处在闭环内的“移出观察期”。

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报名人数超过100万,最终录用了1.9万名赛会志愿者,他们像一片片“燃烧的雪花”散落在冬奥会的各个角落。在这些雪花中,闪耀着21位来自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身着标示性的蓝色衣衫,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电科蓝”。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到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电科蓝”出现在需要他们的每个现场。它既是学校青年志愿者品牌,也是一代代电科人传承发扬的优秀品质。

为做好冬奥志愿者工作,电科院师生从组织选拔、学习培训、服务上岗、移出隔离全周期历时近两年时间。“电科蓝”志愿服务队共有21人参加冬奥服务保障工作,其中有18名交通设施领域志愿者,2名住宿业务领域志愿者,1名V类志愿者,团队服务累积达到2000人次。这些志愿者每人累积志愿服务时长达400小时,在赛事无休的高强度工作阶段,每人每天工作时12小时。在近80天的闭环工作中,“电科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使他们收获了宝贵的阅历。

难题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忘记密码的情况,我们往往需要一番繁琐操作才能再重新获得新密码。如果是外国人忘记密码,语言不通、文字不懂,该怎么解决呢?“电科蓝”师佳瑶就遇到这样一道难题。

残奥会期间,一位来自日本的记者焦急地向师佳瑶求助,经过一番交谈才明白,她忘记了中国铁路“12306”APP的登陆密码,预留的邮箱地址已经尝试多次都不正确。如果不能找回密码,将影响她后续工作进展。师佳瑶帮她拨打了APP客服咨询电话,客服也没有能够立即解决的办法。日本记者的列车此时即将发车,临行前留下一张名片,期待有结果能够告知。回到驻地休息后,这个问题仍萦绕在师佳瑶脑中,在经过与客服工作人员的不断沟通后,终于该问题得以解决。不久日本记者发来了感谢短信“我已经解决好了,非常谢谢你,你真的很棒,我很高兴认识你,期待和你下一次见面。”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电科蓝”值守的岗位上上演,为韩国老人寻找丢失的眼镜、帮挪威旅客改签车票、替加拿大记者搬运行李……这些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发生在国际友人身上就是天大的难题。志愿者服务工作正是需要付出耐心与责任心去完成每个平凡岗位上微不足道的小事。

接力

“电科蓝”张思曈与她的母亲都是志愿者。她的母亲是一位医生,2021年4月,思曈妈妈接到去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完成为期一年的对口支援的任务。去年一年母女二人聚少离多,2022年元旦期间母亲在对口援助的县城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张思曈多想在进入冬奥会闭环管理之前再见妈妈一次,但是她不愿让妈妈分心,母女二人在微信上匆匆别过,便双双踏上服务冬奥的旅程。1月20日她正式入驻闭环,承担签约酒店日坛宾馆前厅部语言支持工作。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横跨春节,生在北京,她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的时间,也是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作为服务保障组年龄最小的成员,她还是忍不住会想家。在学校团委组织的“冬奥‘电科蓝’新春云相会”活动中,她看到妈妈给她的新春祝福和官网上妈妈的照片,强忍泪水以及对妈妈的想念,尽可能让妈妈看到一个已经完全可以独立的女儿。在和妈妈交流的字里行间她说的最多的就是“放心吧妈妈,我能行!”

母女两代人,她们相隔千里,却在不同的岗位上携手前行!

遗憾

志愿者服务岗位众多,有些志愿者的工作岗位远离“聚光灯”,每天工作内容也相对单调、乏味。“电科蓝”徐然和他的几位同学做为清河高铁站交通设施领域志愿者,两个多月都未曾离开过那小小的站台。他们渴望能近距离感受下奥运氛围,去鸟巢看奥运就成了他们几个人的“奥运梦”。

在残奥会闭幕式前夕,志愿者们收到能去现场观看残奥会闭幕式的消息。激动欢呼后,想到了一个问题,留下谁值守岗位呢?开闭幕式期间是清河高铁站客流量最大、工作任务最重的时刻,他们的工作该怎么办?去或留成了他们最不想面对的抉择。

最终徐然、李昊、崔俊、师佳瑶、陈茗五位同学选择了坚守岗位。闭幕式当晚,他们顶着寒风,站在半露天的站台上4、5个小时,引导各国代表团乘坐开往“鸟巢”的大巴。未能圆梦现场,难免会留遗憾。多年后当他们再回想起这场志愿服务经历,再想起那些远去的大巴,再谈起做出坚守岗位的决定,还有这场在站台上举办的“志愿服务闭幕式”,这些都将成为他们最难忘的美好记忆。

每个平凡志愿服务岗位上小小的光子,汇聚在一起就成为了耀眼夺目的光束。

答卷

石玥玥是电科院志愿服务队的带队教师,也是一名V类志愿者,即为志愿者提供保障服务的志愿者。她的这趟“冬奥之旅”结缘于去年9月,初到学校团委,便担负起牵头组织筹备学校冬奥工作的艰巨任务。双奥之城,世界瞩目、擦亮首都志愿者的“金名片”、再续“电科蓝”志愿服务的荣耀,不能辜负学校的重托,同学的期盼,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一线带领所有“电科蓝”上好这堂冬奥“大思政课”。

为了确保万万无一失,石玥玥提出了所有志愿者至少提前一周在校集结,寒假期间形成“校内小闭环”的工作建议,在此期间,她根据最新的工作安排组织同学们在校内学习培训不断精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志愿者们迅速相互熟悉建立了默契。为了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支撑,石玥玥老师还请每位同学认领一个适合自己的兼职头衔:安全顾问、学习顾问、生活顾问、才艺顾问、审美顾问、开心顾问……她还“慧眼如炬”任命了那些平日默默无闻的同学担任“班长”“队长”等重要职务,唤起了学生强大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她就是这么默默无闻地做好每项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近三个月闭环内志愿者衣食住行、心理健康、疫情防控、教育培养、应急处置、宣传激励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向学校、向冬奥组委交出一份疫情防控“零感染”的硬核答卷。

“电科蓝”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展示出了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独特的美,他们的良好表现受到众多单位的鼓励与赞誉。近三个月闭环内工作中,他们收到北京赛区巴士团队、北京高铁站、日坛宾馆保障团队、外国乘客等多封感谢信,荣获冬奥组委“优秀志愿者”“最佳志愿者”“团结互助奖”等称号。

为什么一代代的电科人会把“电科蓝”做为信念与追求?他们这么辛苦为了什么?付出值得么?负责日坛宾馆前厅语言支持志愿服务的电科院教师王晗璐在她的日记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透过模糊的面屏,隔着前台厚厚的亚克力板我们观看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国旗在人们手中传递,国歌在双奥之城上空响起,我们起立、肃穆,激动得无法自已。回想起闭环以来的昼夜交替,日夜不歇,高强度的连续工作、依旧严峻的防控压力令我们精神紧张,疲惫不堪。闭环外家家户户在团圆和相聚,热闹非凡。

苦吗?累吗?真的苦,真的累。但是也是真的值得!我们终于等到了这场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终于感受到了独属于中国人的含蓄浪漫,终于可以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我们的世界胸怀。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热泪盈眶”,什么是“初心使命”,这些词句话语不受控制地从我心中迸发出来,在我的胸口激荡回响,一股股热血翻腾着涌上我的心头,震撼着我,洗涤着我,鞭策着我,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

文/ 通讯员 石玥玥

编辑/赵亚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