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土坑”败退华容道:13万酸菜从业者如何自救?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3-26 20:31

● 曝光!彻查!停工!退货!“3·15”之后,巨大沉重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

● “是他们‘害死’了华容芥菜!”提起曝光视频中往酸菜里扔烟头的行为,华容县上上下下的人脸带愤慨,又透着焦虑和无奈。

● 华容县龙头酸菜加工厂老板王成(化名)这段时间一直疲于应付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客户们纷纷提出取消订单,还有不少提出要退货。“我们现在每天能做的就是安抚客户,告诉他们不要慌。”王成说到一半突然哽住不语,“不能跟你说这些细节,难受。”

● 岳阳市政府官网文章显示,3月16日晚,华容县、君山区4名干部被停职或者免职。岳阳市委一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第二天就对有关干部免职、停职了,那天晚上在市里开常委会,然后再是县里开常委会,搞到很晚,免职停职信息出来都很晚了。”

● 曹操败走华容道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历史典故,曹操在此割草垫路,穿越沼泽,出绝境终入生门。当前,华容县的酸菜行业遭此重创,如何痛改前非,如何逆境求生,自然成为舆论风波后的焦点。

风波旋涡中的华容县

王成目前是华容县上一家酸菜加工厂的老板。

1996年,22岁的他开始涉足芥菜产业。当时作为酸菜商贩,王成的主要任务是将自家生产、农户自制的“土坑酸菜”销往省外。这些年,川、渝、浙、桂……订单纷至沓来,他的企业也渐成华容县龙头之一,产品甚至已发往国外。

直到3月15日那天,一段视频曝光了农户光脚踩酸菜、烟头随意丢进酸菜池、挖土坑腌菜的恶心操作,王成的酸菜事业按下暂停键。

这家公司正遭遇创业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厂子停产排查,来自全国各地的撤单、退货电话不断。

央视3·15晚会对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插旗菜业)、“土坑酸菜”等做法的报道,引起消费者“谈酸菜色变”。有商超等连夜将相关“酸菜”方便面下架,众多品牌也紧忙撇清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就在节目播出当晚的9时,华容县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出动执法人员,即刻前往插旗菜业等排查整治,责令其停产整顿,封存全部产品,启动立案调查。

3月18日,插旗菜业门口拉起了条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泽鹏 摄

随后,当地政府连夜召集县内30余家酱腌菜企业负责人召开整治大会,要求所有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立行立改;宣布从即日起,对全县酱腌菜行业开展地毯式排查。截至3月23日,“地毯式排查”工作还在继续。[1]

岳阳市政府官网文章显示,3月16日晚,华容县、君山区4名干部被停职或者免职。岳阳市委一名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第二天就对分管干部免职、停职了,那晚上在市里开常委会,然后再是县里开常委会,搞到很晚,免职停职信息出来都很晚了。”

从事芥菜行业近30年时间,王成表示,腌菜行业此前也有过大大小小的风波,但这次无疑是最大的,“就像往行业投了一颗原子弹”。

“华容”这次以不太光彩的形象走进消费者的视野,也让人突然注意到了这个全国最大的芥菜生产基地:2017年时,华容全县芥菜种植面积就达到22万亩,总产值43亿元,芥菜产业从业人员超过了13万人——要知道,这个小县城的常住人口才不到60万。

如此高参与度之下,除了当事人,十余万从业者自难置身事外。

3月18日,华容县芥菜产业园,相关芥菜加工线已停产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泽鹏 摄

酸菜加工按下暂停键

3月18 日上午,插旗菜业厂区门口拉起了红色横条,厂内部分车间出入口也同样被封,偶尔,有过往的群众会停下来向里张望。

隔着一条马路,插旗菜业对面的街道上,三三两两停了好几辆“摩的”。没有客人,司机们索性刷起小视频,甚至打瞌睡。“平时街道蛮多人的,在这个厂上班。现在没办法,都停工了。”其中一位司机说道。

当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华容县三封寺镇的芥菜产业园,湖南洞庭明珠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开口爽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均位于此。保卫人员将记者拦在了门外,他们说,公司与芥菜相关的生产线均已停产,具体复工时间未知。从大门向里望去,产业园内同样难见车辆与人员。

3·15晚会曝光后的几天里,王成的公司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不仅提出取消订单,还有不少客户提出要退货。“我们现在每天在做的工作就是稳客户,告诉他们不要慌。”王成说到一半自己停住了,“不能跟你说这些细节,难受。”

眼下正是芥菜成熟期,加工企业能停工,农户们可没办法。在插旗菜业附近的村子里,“土坑酸菜”的腌制工作并未暂停,成片的芥菜已收割、晾晒完成,等待“入坑”。

“不怕到时候卖不出去吗?”记者询问一位正在用土法腌制酸菜的农户。

“总不能让菜烂在田里吧?”他回答道。

“没考虑直接卖新鲜芥菜吗?”忙着码菜的他抬起头,看待新鲜事物一样盯着记者,随后笑了,“卖不出去,没人要的”。

张六(化名)是在3·15晚会的第二天,才知道“出事了”。“我儿子打电话和我说,华容上新闻了,我才知道。”不过,这几天他已陆续腌制了两个土坑的酸菜,“应该可以卖出去,只是价格也许就上不去了,加上今年的盐贵了不少,不一定能赚钱。”

“种田就是这样,看天吃饭。”务农一辈子了,外界的纷纷扰扰对张六的心态影响不大。不管如何,他计划在两天内腌制好剩余的芥菜,接下来,就该考虑种棉花了。

张六腌菜用的那种“土坑”,正是这次舆论声讨的核心之一。在华容的采访中,记者也得知了这些土坑的诞生,或许并非多么久远的事。

土坑腌制酸菜的是与非

这个土坑下就是正在腌制的酸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泽鹏 摄

“你看,这就是(土坑,记者注),已经腌好了。这也是,这又有……”在前往插旗镇的路上,司机热情地为记者介绍,“就地腌制,这很常见”。

在插旗菜业附近的村子里,只要有种芥菜的菜地,旁边就有这种土坑。它们大小不一,大多视芥菜产量而定。腌制好的土坑会重新填土,形成微微隆起的四方小土包,不留意还不好发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种植十来亩地的农户,建造的土坑一般可以腌制4亩地的芥菜,这样的土坑长度多在7米左右,宽度在3米左右,深度1.5米左右。

收割的芥菜经过原地晾晒2天,不用经过其他程序,直接进入腌制工序。

腌制方式如视频所展示,很简单。先在土坑中铺上食用级的薄膜,而后将芥菜码好,一层芥菜一层盐,盐撒匀撒足,最后盖上薄膜,保证不漏气就完事。芥菜在土坑里腌制100天左右,即开启并出售,届时有酸菜商贩上门收购。

记者综合了解到,目前,华容以种植大叶芥菜为主,常规管理下,农户种植亩产芥菜在1万斤左右。最终收入对于农户而言还算不错,比其他一般农作物高出800元~1200元。

菜农陈源(化名)为记者详细算了这笔账:

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用药成本约500元;

腌制环节的成本支出要高一些,腌制1万斤(即大约一亩地的产量)芥菜,要用盐22包(100斤/包)左右,今年单价是32元/包,22包盐需要700元;

一个腌制4亩地芥菜的土坑,铺设薄膜的成本是200元,单亩薄膜成本50元;

因此,不计算人工成本,种植并粗加工芥菜的每亩(每万斤)成本约1250元。

一亩(一万斤)新鲜芥菜经过晾晒腌制后,可以粗加工成约7000斤的酸菜。

前些年,菜贩收购酸菜价格是0.35元/斤,近两年上涨至0.4元/斤~0.5元/斤。

因此,一亩芥菜经过粗加工,可以卖2800元~3500元,纯毛利约1550元/亩~2250元/亩。

另外,当地政府还通过免费供应良种、指导种植大户种两季芥菜,提高芥菜亩产,同时带来可观收入。“刚收获的秋芥菜,亩产将近6吨,产量很不错。”三封寺镇泰和村村民李新莲说,2020年县里提升了秋芥菜种植技术水平,可以多种一季芥菜,对广大菜农来说是一件大好事。[2]

至于采用土坑腌制酸菜的由来,则说法不一。目前流传最广的版本,是1990年华容县插旗镇一位农民在菜地挖了两个地窖,用薄膜垫底,腌制后再覆膜盖土。第二年春天启窖时,芥菜仍然色鲜味美,在市场上十分抢手。

上述说法结合王成的回忆,或许可以还原出“土坑酸菜”的发展历程。王成介绍,土坑腌制确实是上世纪90年代发明的,“刚开始搞的时候,没经验,菜不知道坏了多少,好多农户搞得赔本”。

“那时候是真正的土坑,最原始的就是把芥菜晒一下,然后就丢进去腌制。第二次,大家觉得这样不靠谱,就开始搞地膜,很薄的地膜。现在升级了,用食用级薄膜。”王成说道。

多年腌芥菜的致富经历,让当地人对土坑的情感异化于大多数人。

“这就是北方腌菜的土窖,怎么在我们这就叫土坑了?”华容县的芥菜产业相关人士并不认可“土坑”这一说法。

采访中,不止一名人士向记者表示了对“土坑酸菜”称呼的不满,他们更愿意称之为“土窖”。

多数人也在反省

正在腌制的芥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泽鹏 摄

除了土坑这种做法,当地人想要吐槽或者说申辩的,还有不少。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对象都坚称,3·15晚会曝光的那种情况是极少数,而且他们也痛恨加工中出现这样的恶心行为。

“是他们‘害死’了华容芥菜!”提起视频中往酸菜里头扔烟头的行为,不少人这么谴责。

但究竟是不是极少数,外人无法知晓。

外界关注的问题还有一个:回收的酸菜究竟洗不洗?

截至目前,还没有企业正式回复。公开报道中,仅有插旗菜业的员工对媒体称他们“会清洗10到13次以上”,但这一说法被网友质疑是在“洗白”。

“说几次几次,这种说法不好判定,也不真实,但我可以告诉你,我们正常情况下,总的水洗时长都会在30分钟以上。”王成介绍,一般清洗的流程是先在池子里面泡,然后通过输送带、提升机,传送到洗菜机上进行冲洗,整个流程在30分钟以上。

王成还从另一角度解释称,从农户收来的酸菜,盐度在12~15度(具体计量单位未知)左右,根本无法食用,本身就“需要浸泡清洗,将盐度降低至8度左右。”

但事情发展到如今,其实大多数受访对象是在反省。

记者在插旗镇遇到一名已经完成了今年腌制工作的农户。他以前只种植了4亩地,现在已经种了十多亩,“说实在的,酸菜的质量这几年在下降,卫生、味道,都不如以前”。

作为企业负责人,王成也坦承道:“确确实实,我们(指粗加工模式)有问题,这是不可推卸的。社会在进步,消费者对食品的认知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副产品在跟上形势发展这一块,它是滞后的。”

在调查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当地生产者追不上的,不单单是消费者的认知,还有酸菜、咸菜等腌制菜需求的增速。

胃口越来越大的市场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兰素英 摄

芥菜和酸菜,之于华容县、华容人的意义,就如同青菜头(榨菜)之于涪陵的意义。

涪陵榨菜(002507.SZ)2018年披露的一个数据,充分说明了腌制菜的市场需求之大。2013年以来,涪陵区榨菜种植面积一直高达72.5万亩,青菜头产量已达极限。[3]

华容县的芥菜,对产量同样有着要求。

芥菜种植在华容早有年头,该县主要种植叶用芥菜,目前种植面积约23万亩。这一数字背后,首先是历史、地理因素。

《华容县志》记载,当地于魏晋时期就种植芥菜,算起来,距今已1500多年。到1994年,华容县有了较为成熟的将芥菜加工成酸菜的技术。[4]

王成记得,1995年,上级领导到华容视察,肯定了当地农民种植并腌制芥菜的方向。于是,华容掀起种植芥菜的热潮。

2004年,通过整合插旗镇内19家加工企业成立的插旗菜业应运而生,结束了小散乱、无序竞争的时代。这也是华容县酸菜加工走向规范化的标志性事件。[5]

有数据统计,到了2015年,华容县70%的耕田都被用于芥菜种植,芥菜成为华容县民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6]

此后的《华容县芥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18-2020)》,再次凸显了当地发展芥菜的决心。该方案提出,到2020年,计划种植26万亩,年产量约130万吨,产值86亿元。从目前来看,这一目标大致实现。

阿水(化名)是当地一名网约车司机,穿梭于路上,他注意到了芥菜在华容县的种植扩张。阿水介绍,虽说华容如今是芥菜种植大县,但在过去,芥菜种植主要集中在华容南部的注滋口镇、插旗镇等,而如今华容县中部的三封寺镇、东山镇等都成了芥菜种植大镇,甚至政府还专门投资建设了产业园。

华容县政府还提出,要把“华容芥菜”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强势区域品牌,使华容成为全国芥菜产业生产中心、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7]

对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王成也深有体会,“我们都不知道参与过多少讨论会,讨论到底怎么去搞,从哪里破题做这个事。”

除了历史因素、政府推动,市场对腌制菜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容。

最容易看到的需求,来自方便面。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2016年~2020年,中国方便面市场规模由857.60亿元上升至1094.7亿元。[8]而酸菜牛肉方便面,一直是方便面中的“面霸”之一。因此,不难理解华容县一年为何卖出30亿包的方便面风味包。

“酸菜鱼”等一系列与腌制芥菜有关的餐饮品类走俏,也带动了酸菜的消费。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酸菜鱼行业规模从2014年的40亿元增至2018年的123亿元,复合增速高达32%,预计2018~2024年酸菜鱼市场规模将以33.7%的更高增速增长,2024年将增至705亿元。[9]

另外,酸菜火锅、酸菜麻辣烫等也在不断被研发出,增加酸菜的使用方式。

与酸菜类似,涪陵榨菜方面介绍,按照欧瑞咨询的数据看,2020年中国酱腌菜市场规模达800亿元,并按照7.6%的速度复合增长。[10]

对于未来,华容县政府“加快华容芥菜产业园建设的意见”中更规划:到2025年,全县芥菜产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其中园区产值达40亿元……力争1家企业上市。

市场胃口越来越大,芥菜种植的面积也不断提升,但在转化成酸菜时卡“壳”了。

华容酸菜产业自救面临瓶颈

收割后的芥菜,此刻尚未进入土坑  图片 来源:每经记者 吴泽鹏 摄

在华容县,企业的芥菜初加工(即腌制)能力并未同步提升,这或许是华容芥菜面临的“现实困境”。

王成在接受采访时曾向记者提及,腌制一亩地的芥菜(约5吨),大约需要7m³~8m³的空间,以此计算,100万吨需要150万m³的腌制空间。而当地标准的腌制池是“长、宽、高为5m×5m×4m”,即容量为100m³。也就是说,要满足100万吨芥菜的腌制,需要1.5万个标准腌制池的腌制能力。

然而,当地政府规划,向初加工环节投资3.9亿元,这只能建设腌制车间12.4万㎡,配套2800个腌制池和配套堆晒场、污水处理设施等。作为当地龙头的插旗菜业,也只是拥有高标准的腌制池300个,年蔬菜腌制能力近4万吨。

而《岳阳日报》2019年的报道中就写道:华容县的芥菜产量已突破120万吨。

“这是现阶段的现实问题,目前厂子不可能说自己用的产品全部自己腌制,体量根本达不到的。(自腌占比)能达到50%都很难,只能依靠收购农户的初加工产品。”王成说道。

王成表示,限制企业扩产的因素有二:一是芥菜的成熟期主要就集中在2月底到3月中下旬,时间比较短,蔬菜又无法采购原材料储存等待后期加工,人手等方面存在限制;另一方面,若增加规范化的水泥腌制池,则需要大量的工业用地,还有资金等,这一时半会无法解决。

但酸菜并不特殊,腌制菜行业都在寻求摆脱传统的加工方式。

海通证券研报分析,2000年以后,榨菜行业就产生了一批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企业。[11]

记者同时了解到,以白菜为原材料的酸菜,此前也存在大量使用大坑(泥窖)腌制酸菜的情况。不过,近年来针对大坑酸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地方政府也下发了多份文件,明令禁止使用大坑腌制酸菜。

华容芥菜作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凝结了政府、企业、农户30多年的心血与努力。对于被波及到的每一位业内人士而言,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摆脱粗放,实现自救与重生。

“既然曝光了,我认为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土窖’也是一种传统做法,如何规范化生产,如何让它不那么零散,如何将传统做法与现代的食品安全结合、跟高科技融合,如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现在反而是一个契机,(对于)企业的升级改造,产业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其实这也是一个机会。”前文提到的那位岳阳市委人员说道。

接到记者电话时,他正和上级继续在加工厂内调查走访,他也告诉记者,全县相关的食品企业只有整改到位,才能启动复产,特别是涉事企业,他们所有产品、原料,都要进行检测,要求合格、规范。

“土坑酸菜”出事前,华容县政府也提到,要统一腌制工艺,将农户分散腌制转变为企业集中统一腌制;同时,还要开展清理整顿,关停所有不合格加工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将分散的小规模加工厂、农户加工作坊整合成大型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

18年前,插旗菜业的成立结束了当地芥菜产业无序竞争的时代。

18年后,插旗菜业轰然“塌房”。我们期待这能开启华容芥菜产业的新时代,从而走向更为规范化、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如是,“老大哥”插旗菜业也算是有了几分旧时代王者的悲壮。

记者手记丨 传统产业要长远发展,莫再留恋“土坑”

华容的“土坑酸菜”,最终是坑了广大消费者,也坑了自己。 央视3·15晚会曝光一周后,当地对芥菜加工企业的停产排查工作还在继续。 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华容芥菜”这一品牌,这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然而,笔者在采访中就发现,有部分行业相关人士仍认为,利用“土坑”腌制酸菜,是“老祖宗的手艺”。

实际上,且不论老祖宗腌制酸菜的工艺究竟是“老坛”还是“土坑”,对于这类声音,笔者想借用鲁迅的名言问一句:“向来如此,便对么?”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消费者对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更何况,我国对食品监管一向采取“铁腕治理”的态度。地沟油、三聚氰胺……一个个教训摆在眼前。

“民以食为天”说了那么多年,当下,各行各业都在转型升级,在寻求更为绿色的发展道路,“传统工艺”同样不能局限于“传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对于华容县而言,固守“传统”,不如痛定思痛,借此契机,探索如何打造芥菜特色产业,改善酸菜腌制环境,规范腌制步骤,并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监管。

须知,唯有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才能让传统工艺走得更远。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探访洞庭湖决堤救援安置点!受灾群众吃上了热面条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07-06
“土坑酸菜”的一年 华容酸菜 出坑入池
成都商报 2023-03-15
半两财经 | 行业急为老坛酸菜正名,多项行业标准近期接连出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1
“土坑酸菜”11家企业通过验收复产 当地计划3年建30万立方标准腌制池
成都商报 2022-05-24
“土坑酸菜”11家企业复工:带检测报告复产
成都商报 2022-05-23
“土坑酸菜”厂家锦瑞食品被停产,两负责人被罚款
上游新闻 2022-05-05
因持续两年采购“土坑酸菜” 湖南锦瑞食品被停产 负责人被罚200万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05
"土坑酸菜"冲上热搜!腌制菜会致癌?这样吃很危险…
科普中国 2022-03-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