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触底反弹后又“歇”了,港股科技板块下周能否挺住?
第一财经 2022-03-18 23:04

上周以来,港股市场拉出一个“深V”走势。市场被恐惧的情绪“裹挟”而陷入低谷,许多市场人士纷纷表示,除了客观因素,这还是一场情绪的“搏杀”。

3月7日,恒生指数(HSI.HI)跳空下跌847.66点,录得二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3.87%),且此后一发不可收拾。3月14日、15日,恒生指数分别下跌4.97%、5.72%,最低触达18235.48点,较年初以来最高点下探6815.11点,跌幅高达27.2%。

3月16日,转机出现,恒生指数连续两日出现反弹,分别收涨9.08%和7.04%,17日报收于21501.23点。然而,3月18日,港股再次进入调整。恒生指数盘中跌破2%,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盘中跌幅超过5%,哔哩哔哩-SW、明源云、万国数据-SW等多只成分股盘中跌幅均超过10%。

当恐慌情绪稍稍缓解,科技股的底色被不断拨开,下周的走势又会如何?

科技股再入窘境

分行业来看,这一轮的大跌无论是中概股还是港股,科技板块表现尤惨。

自2021年2月创新高之后,海外中概互联与港股科技龙头公司持续走低。

3月7日起的一周,恒生科技指数继续随大市大跌,一周下跌10.4%,跑输恒生指数4.2个百分点。各细分领域均普遍下跌,仅有小米集团(01810.HK)、中芯国际(00981 HK)及部分通信板块个股跑赢恒指。

从消息面上看,当周的多个信息都对市场带来负面情绪。

3月8日,美国证监会(SEC)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将5家中国公司(百济神州、 百盛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列入“临时清单”(Provisional List)。该消息直接导致此后两天所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股价下跌20%,MSCI中国下跌约4%,港股也随之受挫。

而后的周末,有消息称互联网龙头腾讯控股(00700.HK)及阿里巴巴(09988.HK)将在未来几周内大裁员,恰逢业绩期市场观望情绪较重,投资者情绪继续低迷。

数据显示,3月11日至3月15日的三个交易日里,万得中概股指数下跌 17.1%,恒生科技指数跌势尤其猛烈,下跌幅度高达21.7%。

在经历了漫长的回撤之后,互联网板块迎来触底反弹。2022年3月16日,恒生科技指数单日拉涨22.2%,代表中概互联网公司的中国互联网50指数收涨31.25%。3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数继续上涨7.76%,明源云上涨42.82%,包括万国数据-SW、百度集团-SW、哔哩哔哩-SW、京东集团-SW在内的14只成分股涨幅超过10%。

然而,经过连续两天的反弹后,港股再次出现调整。恒生指数盘中跌幅超过2%,盘中失守21000点,最后报收于21412.4点,微跌0.41%;恒生科技指数盘中跌幅超过5%,午后拉伸,最终报收于4484.93点,下跌1.47%。

从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来看,30只成分股中22只收跌。前几日涨幅靠前的个股又进入了跌幅榜单,多只个股盘中跌幅超过10%。截至收盘,哔哩哔哩-SW下跌8.78%、明源云下跌8.1%、京东集团-SW下跌4.17%。

大幅震荡下,不少机构表示信心犹在。安信国际认为,此前恐慌的情绪有所修复,科技板块整体估值较2021年初时仍有较大幅度的折扣,有业绩支撑的龙头公司,在市场情绪悲观背景下估值受到打压,但公司业绩增长的逻辑并未变化。

中信证券也表示,二季度起港股市场将迎来估值修复,并预计地产信用风险对大金融板块传导担忧会消除,外资对互联网板块信心会恢复,助力港股市场企稳回升。

中概股或迎归潮

从去年开始,中概股跌势已显。一年的时间内,跌幅排前(有的跌幅甚至超过90%)的个股除了教育服务行业外,以互联网软件与服务为多。

目前,HFCAA已获得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并生效,规定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要向SEC提交文件,证明公司不受外国政府拥有和掌握,并上交审计底稿,使其符合美国上市公司会计师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标准。如该公司连续3年未能符合标准,将允许SEC使其从交易所摘牌。市场人士预计,后续发布年报的中国公司存在陆续被列入清单的可能性。

因此,除了更换一家符合PCAOB标准的会计所和等待中美监管层协商沟通外,私有化退市或回归香港二次上市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事实上,有不少互联网平台公司已经在香港二次上市,符合港交所二次上市标准的公司也可以很快提出申请。近日,哔哩哔哩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筹备工作,争取自愿转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双重主要上市以及着手进行所需手续以完成主要上市转换事项。在公司主要上市转换事项后,将保持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纳斯达克双重上市的公司的身份,并且其Z类普通股及美国存托股将继续在两个证券交易所内买卖(视情况而定),且仍可以继续互相转换。

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对于两地上市的中概股,过去3个月机构持仓合计下滑2.6个百分点。但其香港上市股票的机构持仓提高0.9个百分点,表明部分投资者已经将中概股转换为H股。港交所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CCASS)数据也显示两地上市中概股的港股部分占比从48%升至53%。

倘若,退市后的中概股纷纷进入港股市场,香港股市是否可以有效承接?

虽然港交所二次上市公司的“东移”(持仓量和成交量从美股转向港股)已经取得显著的进展,但信达证券认为中概股集体退市所带来的流动性冲击,以及中美金融脱钩所带来的对中国外开放进程的深远影响依然难以评估。“我们预计港股和中概股市场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动荡之中。”

华兴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对记者表示,从目前已在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交易数据来看,第二上市在港股市场的成交量和换手率均低于美股。为了吸引投资者,大部分赴港第二上市公司都会选择折价在港上市;因此,大部分公司第二上市之后头三个月的股价表现均较好,尤其是上市后一周内、一个月内和三个月内均大概率录得正回报。

他认为,中概股如果扎堆回归港股市场,有可能对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交投和估值水平带来一定压力。但考虑到中概股回归将是逐步推进的过程、在港第二上市公司股票有望被纳入港股通交易范围、部分在美上市中概股投资者有可能转为持有或交易其在港第二上市股份等因素,上述压力有可能部分得以缓解。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港股大跌后深V反弹:恒指守住22000点,内房股领跌
澎湃新闻 2024-10-03
港股、中概股回落 刺激政策下反弹能否继续?
第一财经 2024-05-22
港股兔年收官,恒指收盘跌0.83%,恒科指跌1.3%
​金融界 2024-02-09
港股节后首日下行 油气、地产股领跌
中新经纬 2023-10-03
十月能否收复失地?港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 科技指数大涨近4%
财联社 2023-09-29
恒指高开低走收跌0.52% 汽车板块下挫
中新经纬 2023-02-02
强势反弹近三个月 中概股“春天”已到来?
上海证券报 2023-01-18
港股互联网板块反弹 多只基金净值回升
中国证券报 2022-12-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