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统一涉疫个人信息公开边界 加强隐私保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0 14:48

本次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带来了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进一步完善疫情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提案,他建议,统一涉疫个人信息公开边界。根据疫情性质、危害程度公开确诊人员、疑似人员、密接人员的个人信息要遵循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原则。针对涉疫个人信息各地发布内容参差不齐问题,建议由国家卫健委制作统一的涉疫个人信息采集表和信息公开内容模板,明确涉疫个人信息哪些可以公开、哪些不得公开、可公开内容程度,完善统一的涉疫个人信息公开的边界规范,促进跨省互通互认和联防联控。此外,要妥善处理涉疫个人信息“善后”问题,适时引入“被遗忘权”,阶段性地将前期公布的个人信息从网络上删除以消除不良影响。

连玉明认为,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防控以来,各界对疫情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度有增无减。疫情信息公开不明不准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导致的谣言闹剧、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事件频发,给当事人造成身心伤害,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急需针对涉疫个人信息采集、存储、使用、披露等环节存在的制度性规范问题,进一步完善疫情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基于此,他提出相关建议。

连玉明提出,加快《突发事件应对法》修改进程,适时启动制定《紧急状态法》。系统、全面和深入梳理《突发事件应对法》修法工作思路,加快修法工作进度,争取2022年审议通过。建议将该法定位为应急管理领域的基本法,减少与应急单行法之间的冲突,做好与应急单行法之间的衔接。明确该法实施主体,完善细化应急处置措施,嵌入非常措施条款,赋予各级行政机关按照预案规定启动应急响应的职责。进一步健全配套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快研究论证和适时启动制定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的《紧急状态法》。

同时,进一步明确疫情信息发布主体。针对现行法关于疫情预警信息发布主体规定混乱问题,进一步明确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分情形明确疫情信息发布主体和启动条件,确保疫情信息公开主体的特定性。与此同时,适当放开疫情信息发布权,降低信息公布主体的门槛,细化信息发布程序和时限,完善疫情网络直报制度和预警系统。从国家层面明确各级防控指挥机构的责任,规定发布主体未按法律规定发布疫情预警的法律责任,强化数据管理者的法律义务。

连玉明认为,要妥善处理涉疫个人信息“善后”问题。明确“谁收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基本原则,细化涉疫个人信息保护主体的责任义务和善后处置的边界。进一步增强对疫情相关个人信息在采集、存储、使用、共享、传输、披露、销毁等生命周期各环节进行风险管控。指定相关机构根据个人信息保密级别、敏感程度划分保存期限,分设处理方式,建立分类分级的存储管理和销毁制度。做到事前可防范、事后可追溯、信息安全可管可控。适时引入“被遗忘权”,阶段性地将前期公布的个人信息从网络上删除以消除不良影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马晓晴
校对/葛冬春

相关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加快《自动驾驶法》立法研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4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 强化传染病防治中个人信息保护
法治日报 2023-10-21
全国政协委员李全明建议: 出台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记分办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8
涉疫网络谣言屡禁不绝危害大 专家提出:网络平台可建谣言联合惩戒机制
法治日报 2023-01-12
遏制涉疫就业歧视还须强化隐私保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2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建议:构建多元协同监管体系 加强平台治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0
构筑冬奥会疫情防控“数字防线”
人民日报 2022-01-30
媒体:政府官网泄露个人信息,个人隐私应加把“安全管理锁”
齐鲁晚报 2021-12-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