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新增1100万就业目标如何实现
中国青年报 2022-03-09 11:38

31次,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就业”关键词的次数。

稳就业再次被摆上突出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以上,和2021年目标持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比去年5.5%左右的要求更高。为实现就业目标,报告将“着力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单独列为工作任务之一,并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这进一步凸显了今年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稳就业永远不会是伪命题。”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对就业问题非常关心,同时也对实现全年就业目标有信心。他表示,今年面临的结构性就业问题仍然严峻:“超过1000万的高校毕业生要就业,还有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也有大量的工作没人干,有些岗位招不到人。”

更大力度扶持小微企业

尽管数据指标跟去年很接近,但其实今年的就业任务更为艰巨。

在刘世锦看来,完成就业目标的关键还是培育更多中小微企业,因为中小微企业承载了大部分的就业人群。他调研发现,去年以来许多上游原材料涨价,很多上游大企业还能勉强应对涨价压力,但广大位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小微企业难以消化成本,其中有一部分小微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甚至有裁员、缩减招聘的可能。

“就业政策还是要围绕解决中小微企业的困难来做,才能保障最广大普通人的就业,让他们有岗位有收入。”刘世锦认为,今年应以更大的力度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为实现今年的就业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各类专项促就业政策要强化优化,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要坚决清理取消。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指出,要实现全年就业目标,首先还是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他举例称,去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比较快,各地就业问题也不太突出,但到了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地方的就业压力也跟着变大。

去年,曾湘泉曾在山东青岛等地调研,发现很多制造业、外贸企业“疯狂招人”,甚至有一家只有2000多人的企业专门雇了11家中介公司去招人。但到了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进出口贸易遭遇各种外部压力,相应的就业问题就变得比较突出。“所以这些政策能不能最终使经济增长保持在5.5%之上,这对我们就业指标能不能完成非常重要。”

考虑到今年的就业压力和目标,曾湘泉认为有必要引入对就业政策的评估机制,“要考虑其他政策对就业会有什么影响”。去年以来出台的部分政策在短期内冲击了一些行业,一些地方“一刀切”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影响了部分生活服务业的恢复,此外房地产等行业也进入下行周期,这些变化客观上都影响了相当大规模的就业。

“除了经济增长,政策还要可持续、可预测,让企业有预期,这样才敢招人。”曾湘泉说,高层已屡次强调就业优先政策,今年的独特之处在于要考虑其他各项政策如何落到实处,以及出台政策的时机,避免影响全年就业目标的实现。

解决就业结构错配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着供需错配的结构性问题:“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有很多人在找工作,同时也有很多工作在找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胡卫认为,在目前的就业市场,很多企业招不到与需求相匹配的大学生,同时很多大学生要找到自己中意的企业也不容易,这背后存在着结构性的就业问题。

胡卫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让专业和学科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像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专业要大大加强,理、工、农、医方面人才的培养也要加强,并且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批技能型的大学生。”

胡卫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在他看来,这项举措切中了当前就业市场的关键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北汽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汽车工人吴端华也注意到了就业结构错配的问题。他观察到,一方面,许多工厂招不到工人;另一方面,城乡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作为蓝领工人的代表,吴端华深知我国蓝领群体普遍存在低学历、低技能现象,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与制造业升级所需的岗位技能并不匹配。这也是很多岗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重要原因。

怎么办?一线工人出身的吴端华认为,蓝领人群与岗位需求之间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人才结构不匹配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就业效率。因此,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人社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扶持创新性招聘模式发展,比如短视频平台“直播带岗”,实现蓝领群体就业与工厂招工的高效率匹配;二是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平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从产业升级、蓝领就业、商品交易等多方面与实体经济融合,实现合规健康发展。

稳住制造业就业大盘

来北京参会前,吴端华跟很多年轻人聊过,他发现如今很多高学历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就业意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相比进入工厂,他们更喜欢找一份时间自由、环境自由的工作,前者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机械、重复、价值含量低的职业选择。他甚至发现,如今社会上热议的两亿灵活就业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工厂“逃离”的。

年轻人不愿意进厂上班了,这让吴端华非常担心。“蓝领群体的就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社会稳定。而且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和新蓝领投身其中。”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68亿人。在这些劳动人口中,大约4亿人是蓝领,包括制造业蓝领、建筑业蓝领、服务业蓝领等。而白领人数只有蓝领的一半,大约两亿人。

制造业是全民就业的基本盘,怎么稳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香表示,国有企业应该撑起稳就业的大梁,积极发挥产业链龙头带动作用,稳定供应链,畅通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作为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我们把保用工促就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刘飞香认为制造业企业应该通过发展壮大新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进一步扩大就业增量,挖掘自身的用人潜力,储备、充实、培养员工队伍。同时,还应进一步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打造跨职能、跨部门的招聘平台。

在刘飞香看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走向深度融合,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实现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对新学科人才、高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形成刚需。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不仅可以提高就业数量,而且能提升就业质量。

文/王林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北京今年已帮助4.8万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2024年春风行动收官 一季度发布岗位超4300万个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4
2024年一季度教培业重返人才缺口TOP10榜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9
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促进青年就业,怎样打开新空间?——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六
新华社 2024-03-10
聚焦:高校毕业生到制造业就业意愿回升
工人日报 2023-11-07
精准释放制造业稳就业潜能
经济日报 2023-05-11
《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制造业蓝领投递简历数量是服务业3倍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7
证券时报:稳岗位增就业,筑牢民生之本
证券时报 2022-12-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