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与“双奥之城”一起拥抱新的荣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3 07:10

3月2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种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8个采集地顺利完成采集。“光明之火”“互助之火”“希望之火”“源流之火”“和平之火”“‘氢’洁之火”“文明之火”“夏奥之火”与来自残奥运动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的火种在天坛公园汇聚,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始。“双奥之城”的北京,将迎来冬残奥会开幕的高光时刻,开启新一段包容、融合、共享的光明之旅。

冬残奥会火炬寓意光明、勇敢、平等,寄托着全人类对和平、团结、希望的期待和祝福。永恒的火种,表达着“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冬残奥会价值观。跨越14年,当北京冬残奥会官方火种以这种方式采集、生成,传承的力量与“双奥之城”独特的魅力相映成辉。

成功举办冬残奥意义非凡,是“双奥之城”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随着火炬传递的开始,刚刚赢得冬奥会荣耀的北京已经万事俱备,静静期待冬残奥会3月4日在鸟巢温暖、感人、精美开幕的那一刻。

北京冬奥会闭幕后,所有涉残奥场馆进入“一馆两用”转换期。冬残奥会有其特殊性,从竞赛场馆到运动员餐厅以及交通工作,要求都和冬奥会有所不同;从设施到服务都需要转换,力求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冬残奥会运动员带来美好的“无障碍体验”。冬残奥会5个竞赛场馆,以及3个冬残奥村、国家体育场、延庆颁奖广场等非竞赛场馆的无障碍设施和场馆功能转换已经全部完工。北京冬残奥会三大赛区冬残奥村正式开村,目前已有49个代表团获得了北京冬残奥会的参赛名额,预计将有1700余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陆续入住。

满腔热情、细致入微地为各类残疾人群体提供个性化、类别化、恰当得体的服务,做到让国际社会满意、让各国运动员满意、让人民群众特别是残疾人群众满意,将充分彰显“双奥之城”文明、进步、和谐、平等的温度与魅力。立足于“四个无障碍”,北京将在圆满完成冬残奥会使命的同时,为今后持续推进城市无障碍建设,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残障人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设施无障碍看,永久场馆的无障碍设施作为规划和建设遗产,将持续发挥作用,并为全国乃至世界无障碍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城市无障碍设施,将继续应用于城市运行各个点位,发挥日常为残障人士服务的作用。

从信息无障碍看,服务于冬残奥会的盲文、大字出版物、无障碍网站和手机软件等将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为今后信息无障碍功能改进提供借鉴。

从服务无障碍看,冬残奥会赛事中形成的诸如《北京2022男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及技术指标图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残疾人服务知识手册》等,将会为今后相关领域、相关活动服务残障人士提供样本。

而在冬残奥会筹办、举办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无障碍,也将随着交流沟通广泛传播,促进公众对残障人士的了解,自觉为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便利,更加深入持久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不负“双奥之城”的特殊荣耀和神圣职责,以最好的状态履行主办城市责任,再接再厉把冬残奥会这件大事喜事办好,北京有信心实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期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充分展现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精神和毅力,与“双奥之城”一道再次书写和平、友谊、团结、平等新篇章。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聆听“双奥之城”一起向未来铿锵足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4
出发,向着“双奥之城”的崭新未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0
“双奥之城”的“双奥村长” 程红讲述延庆冬奥村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5
“冰立方”打造奥运场馆残健融合新标杆 将在4月面向社会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4
北交大王梓博:戴着助听器的听障志愿者 学手语备纸笔 服务冬残奥知己知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