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雪容融”接棒 场馆转换以人为本:注重细节 积极备战冬残奥
央视网 2022-02-28 22:18

“细节入手”不仅需要细心、细致,更需要专业。从2月23日12时延庆冬奥村正式闭村到25日上午8时延庆残奥村正式开村, 44小时内运行团队完成了95项转换。不仅仅是冬奥村告别冬奥迎接冬残奥,各个比赛场馆的转换也是迅速进行。

这里是国家体育馆,和冬奥会期间的主要比赛项目相同,冬残奥会期间这里依然是冰球比赛的主要赛场。但是,在冬残奥会冰球比赛项目中,运动员需要全程乘坐冰橇参加比赛。这种情况下,冬残奥会和冬奥会的标准冰球球场要求有很多不同。2月21日,冬奥会闭幕的第二天,这里就迅速启动了转换工作,球场转换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厚冰面。

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 秘书长 齐靓:(冰面要从)3.5厘米差不多加到4.5到5厘米。为什么要加厚?因为残奥运动员是滑着冰橇(比赛),冰橇的一头是击球的,另外一头是尖,是辅助他来滑动来戳冰的,这个(冰橇的)尖比较尖,所以如果冰面比较薄的话,容易戳着冰的底漆。

不仅是冰面,针对运动员需要全程乘坐冰橇,在从更衣室到比赛场地的通道上这些运动员活动的地方还专门加铺了300平方米的仿冰板,方便坐着冰橇的运动员自由进出。针对坐在冰橇上视线也更低,运动员等候区的板墙也更换成了透明板墙。

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媒体副主任 潘忠民:运动员时刻要关注场上的变化,一旦到换人的时候,他这冰橇打开就出去了,所以这个地方必须是做透明的。同时为了做得精细,就是里面的冰厚度跟这个(赛场上)冰面的厚度一样高,不影响他出去。

除了考虑到比赛和备赛,比赛结束后为了方便运动员接受记者采访,在新闻混合采访区,原有的挡板也从1.2米高降到了60厘米。

以运动员为中心,注重每一个细节。北京冬残奥会共使用30个场馆,包括国家体育馆等5个竞赛场馆和冬残奥村等25个非竞赛场馆,目前,都在迅速转场积极备战冬残奥。

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 伊利安娜·罗德里格斯:目前一切进行都十分有序,这里有很棒的运行团队负责不同转换工作,他们的努力都确保冬残奥设施达到无障碍的标准。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冰立方”打造奥运场馆残健融合新标杆 将在4月面向社会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4
聚焦冬残奥|迅速反应、专业处置 中国医生守护冬残奥赛场
新华社 2022-03-08
冬残奥视点 | 国家体育馆“场馆迷你TAXI”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6
“冰立方”完成冬残奥转换 南广场地下冰场5月面向社会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3
让爱的音符持续飘扬在冬残奥会的气息里
人民网 2022-03-03
无缝衔接 冬残奥电力保障转换就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2
冬残奥会场馆转换:细节之处尽显人文关怀
科技日报 2022-03-01
“雪容融”上线:北京冬残奥会各场馆虚席以待
新华社 2022-03-01
最新评论